【诗友会】芒种时节农家诗 - 大连市图书馆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大图要闻
【诗友会】芒种时节农家诗
作者:读者服务中心 浏览量:3535 发表于:2021-06-05 来源:读者服务中心  
 

 

  中华民族的祖先以农业立本,古人观察物候变化,按照天时进行耕作和农事祭祀。二十四节气到汉代已经完全确立,用以指导农事生活、维护社会秩序。观稼或亲耕的诗人将节气候应写进反映农事生活的诗中,结合自己的体验抒发所思所感,这些诗句浸润着自然的规律和人文的意义。
 
芒种有三候
  每个节气对应的气候特征、物候现象等在唐诗中都有大量反映,不少节气诗歌围绕着自然时序的变化而展开。敦煌文献中有组诗《咏廿四气诗》,题“卢相公”或“元相公”撰,一般认为“元相公”即唐代诗人元稹。其中《咏芒种五月中》写道: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鵙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物候类节气之一,时间已是仲夏。古人将芒种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在芒种时节螳螂初生,麦收时的候鸟伯劳感阴而鸣,而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此时清澈的池塘里莲花正开,所谓“炎风暑雨”,意指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适宜谷类作物耕种,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对生活衣食至关重要的“蚕麦”,煮茧缫丝,收割麦食,也是人们在芒种时节最为重要的工作。这首诗紧扣气象特点,将气象与物象完美结合,笔调淡雅,描写细致。

梅子黄时雨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这在古人的诗中多有描写,如窦常《北固晚眺》:“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陆游《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中写:“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自然天气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劳作。范成大《梅雨五绝》中引入谚语写诗,体现了吴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吴地有农谚曰:“甲申犹自可,乙酉怕杀我!” 吴中民俗忌讳五月甲申、乙酉日有雷雨,雷雨则有水涝之灾,不过庆幸今年芒种碰到了天气晴朗的情况。可见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总结,芒种日的阴晴预示着将来的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作物的收成,下雨则为凶兆,天晴则为吉兆,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会十分注意这些。

  梅雨有时也会带来降温,而此时正是麦子吐穗扬花的时候,故而俗称“麦秀寒”,范成大在《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二就写道:“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农历五月上旬,已是黄梅季节,阴雨连绵,寒气依旧袭人。《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三云:“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这时,农家忙于移秧插田,农夫冒着寒冷“披絮移秧”的画面,成为吴地的农耕景象。

五月人倍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农历五月,大麦、小麦等有芒的夏熟作物需要收割,同时黍、稷等夏播作物正值最忙的播种时节。抢收和耕种交织在一起,因此整个五月都相当忙碌。“芒种”一词,亦一语双关。唐诗中就有关于芒种时节农人忙碌的描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题为《观刈麦》。诗人作为旁观者,描写五月芒种时节,农民全力抢收庄稼的劳作场景。壮汉收割,妇孺提饭。天气炎热,双脚像被笼蒸,脊背如被炙烤。即使精疲力竭,农人们依然奋力劳动,只希望白昼更长,能多收割些庄稼。诗歌将芒种时节农家忙碌的生活极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接下来又写贫寒妇人一手抱子,一手提筐,不停捡拾麦穗,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唏嘘,年年如此艰难劳作的农家,却食难果腹,家中余粮都要用来缴纳租税。诗人反躬自省,自己不事耕作却衣食无忧,故问心自愧。在歌吟他们苦难的同时,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写尽农人的心酸。

  归隐田园的诗人,接触到了更多的农事活动,对农人的劳作及生活场景描写更为细腻具体,情感更为真挚。宋代陆游晚年在诗作《时雨》中写道: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陆游晚年罢归山阴,自己躬耕田园,有躬耕之累,也有闲适自得。麦子熟了做成饭,四野农人忙插秧。下雨的天气便是最适宜懒散休息的,诗人作为农人的闲适,与其诗人的情怀是相关的,即使是务农,也会格外豁达与洒脱。
  农事诗中反映节气与生产劳作的还有很多,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二十四节气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漫长的岁月中指导农人的生产生活,其中蕴含的自然地理知识与直至今日仍散发着智慧的幽光。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推荐] [打印] [关闭]
 
上一篇:【活动预告】多媒体阅览区·音乐图书馆6月线下活动
下一篇:【有奖朗读】“传诵红色文化” 市民朗读大赛开始啦!
 
  新书推荐  
Havanaise, op. 83《哈瓦涅斯,op. 83》 Havanaise, op. 83《哈瓦涅斯,o
《哈瓦涅斯》是法国作曲家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内容]
Concerto in D Maj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Op. 35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 Concerto in D Major for violin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唯一……[内容]
民乐漫谈 民乐漫谈
本书从介绍民族乐器着手,以“漫谈”为写作特点,对笙……[内容]
音效师手册 音效师手册
本书是针对软件剪映的手机版与电脑版的各种音效制作与……[内容]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