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儒德:较量 - 大连市图书馆
 
陆儒德:较量
 2014年,系甲午战争120周年,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围绕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六场讲座,讲座将带领读者在了解历史、回顾国殇的同时,反思失败的原因。10月25日上午,原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主任、教授陆儒德先生莅临大连图书馆白云论坛,做题为《较量》的专题讲座,本场讲座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祭”系列的第一场,共有百余名读者参加。

 
       陆老师首先介绍了甲午战争的概况。他讲到,甲午战争是一场帆船时代转为钢铁时代的经典大海战,是一场导致中日关系易位的近代海上大较量。甲午战争分为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之战三场战役,其中,在丰岛海战中,因为日军偷袭丰岛成功,鼓舞了日军士气,使其有恃无恐,中日宣战,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展开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由于中国“茫然莫辨,寻求调停”,最终陷于不利战局;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在日方海陆军夹击下,在“炮资敌,我打我”的绝境中最终全部被歼。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
       在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时,陆老师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讲,即是一场不该失败的战争,又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当时,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基数、文化积淀及战争态势等方面,中国均占优势。19世纪,中日两国有着相似的外侵经历,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实施的改革,同样的“师夷”,皆从海军开始,中国有洋务运动、日本有明治维新。而由于当时中国的“权贵斗争”、国家体制等因素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慈禧太后也承认“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其“例”字指的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中日两国因为文化特质不同,日本强势的军国文化和神教文化形成的国家观念及民族意识,与腐朽的中国封建文化产生强烈反差,形成了非对称的“软实力”较量,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最后,陆老师表示,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个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的进步补偿的”。甲午战争带给后人的反思良多,日本自此走上了侵略他国的道路,中国则痛定思痛,在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加强中国海军建设,发展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强国之路。

   
版权所有 ©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 制作维护:大连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
联系电话:0411-39662300 邮编:1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