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论社会转型期馆员的心理问题与自我心理建设
“中国历史文选”课应定位于多功能
《国语》与《史记》记述范蠡比较
《淮南子》廉政理论撷英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述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
传统目录学表微
大典本《新安志》佚文研究
安徽杜诗学文献述略
保护典籍,致力经史——朱彝尊的文献学成就
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
20世纪古籍整理的成就及今后的工作
对于《太平广记》的整体文化观照
《奉天通志》征引书目辑录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几个问题
论汉代“通经致用”思潮对古文献整理的影响
金毓黻赴日搜求东北史地文献考略
旧志整理要注重点校质量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
两汉乐赋中所见音乐理念的新突破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系的不能承载之重
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钱 穆 的 考 据 学 思 想
钱大昕的汉学、宋学和清学观
钱大昕在新、旧《唐书》研究上的成就
《清史稿•徐邦道传》释证
试论费宏政治生活三事
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学的成就
《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点校商榷
谈 古 籍 注 释
探讨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对于历史文献学科的一点思考
西夏文献资料述略
鲜卑石室祝文辨疑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
从《徐乃昌日记》考论随庵金石收藏特色
玄学思潮与东晋南朝史学
关于颜延之《庭诰》的几个问题
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
钱穆论朱熹
唐代男女初婚年龄的历史变迁
和諧原理三題
国学家的精神世界——对章太炎与《苏报案》的再认识
易学特点
孔子不是民主的敌人
“道统”与朱子的新儒学
論利瑪竇傳教模式的歷史意義
面向世界:后“五四”时期一个倾向的延续
学术上白手起家的罗振玉——《上虞罗氏枝分谱》资料的发掘利用
羅振玉在近代書法史上的地位
羅振玉父子對西夏學的貢獻
王國維《詠史二十首》手寫本的文獻價值
廖季平先生的经学传承
王献唐年谱
论书目的学术史价值
雍正帝与《龙藏》
明末版权史事钩沉——崇祯十三年金陵石啸居刻《四书大全辩》卷首版权文件十四通读后
“绝代坊贾”陈济川和孙殿起
顾廷龙晚年的版本目录学思想述略
马一浮佚诗佚文小笺——马一浮与龙榆生交往因缘剪影
讀錢罪言
敦煌本《壇經》錄校三題
《左传》疑义新证
《盐铁论》可与《史记》互证“实录”
《宋史•李性传传》考补
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與犧牲關係考
“士伍”本义与赵至身分之谜
酂侯萧何封地考
“太史公遭李陵之祸”述评
歆、莽关系新论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唐代谱学
论宪穆敬文武宣六朝的皇权嬗递及其间宦官权力的变化
漢代社會的讀書生活
汉赋与制度
诔文写作与亡者悼念——《世说新语》与《文心雕龙》研究札记
辽代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钱大昕的天文历法研究成就
《左传》预言及其文学价值
通才、絕藝與淒美戀情——关于姜夔的二三断想
论方拱乾诗及其家法的递嬗
由大历史而小历史:20世纪长篇传记发展鸟瞰
書藝旁徵
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
《虹月楼记卷》和冯子振墨翰
內藤湖南的史觀與史論──基於對其《支那史學史》的分析
蔡元培先生的一篇佚文——《历史学派经济学序》
文渊阁《四库全书》成书年代考
明代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 ——读《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
東洋文庫藏《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資料隨錄
《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的版本鑒定
大連著述考略
殖民统治与医疗:罗子珍编《西藏药材蒙藏汉名录记》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探讨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作者:刘曼春
一、营州(辽宁)自古与中原同步发展,是中国的一部分。
    营口金牛山猿人化石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属旧石器时代,辽西红山文化与韶文化有共同的“之”字陶纹,辽东半岛原始文化与龙山文化类似,可见辽宁远古即与中原联系。
    《尚书•舜典》分十二州,其幽州(冀东北)、营州即今辽宁之地。(禹贡)分九州,其冀州、青州即辽宁地域,其时夏朝建立。《诗经、商颂》“相土(王)烈烈,海(渤海)外有截”指辽宁。喀左出土商代涡纹铜壘,饹文“父丁,孤竹,亚微”,孤竹国在辽方西部,从兴城到北票,包括喀左,孤竹国君亚微为父丁铸铜壘。周朝建立,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周朝封建辽宁为燕国,喀左出土燕侯盂,饹文“匽侯作馈盂”。燕国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统治辽宁八个世纪。燕在辽河、大凌河两岸,辽阳、锦州、朝阳农业发展。春秋时代,燕为北方大国,战国燕为七雄之一,《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名将秦开打败东胡,修筑燕长城,设上谷、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东胡,保护中原先进文化。可见,从舜帝时起,夏、商、周、春秋、战国,辽宁属于中国的侯国、州郡,是中国在北方的一部分。
   秦统一,于燕故地设上谷、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六郡,秦长城东至辽东。
    西汉设辽西、辽东两郡,人口六十二万。汉武帝用兵朝鲜,荀彘率辽东兵从辽阳出发渡鸭绿水攻占朝鲜。汉分其地,置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玄菟郡乃今辽宁的一部分。《汉书•地理志》记辽宁郡平郭县(盖县•熊岳)“有铁官、盐官”并在辽阳、鞍山、营口、大连、抚顺、清原、喀左、凌原出土汉代铁器。并出土汉代“半刃”饯,“五铢” 饯。
   东汉初,北方、西北的匈奴、鲜卑、乌桓和东部高丽进犯中原,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祭彤为辽东太守,坐镇三十年,大败鲜卑。东汉末赵苞任辽西太守,于柳城(朝阳)“弃母全城”大败鲜卑封鄃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公孙度任辽宁太守,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分辽东为辽西、中辽二郡,设太守,度为营州刺史“王辽东”。度死,子恭封永宁乡侯,子康嗣位斩袁尚,封襄平侯,相继为辽东太守。三国魏文帝拜康子渊为大司马,公孙氏在辽东统治了三代,公元238年灭。时为魏明帝景初二年。辽宁地处东北边,秦末两汉中原避难人口东来,辽宁、辽西、右北平及玄菟一部分,为辽宁地区,人口百万,带来中原文化,发展了辽宁经济,开辟了辽宁到山东的海上交通。
    魏晋南北朝,鲜卑人慕容氏魏初入据辽西,晋太康六年285年慕容廆建前燕,占辽宁大部分地区,以柳城(朝阳)为中心,鲜卑化的汉人冯跋称北燕,北票发现冯跋弟冯素弗墓葬,出土“辽西公章”金印。
北魏统一北方,在辽西设营州统治,慕容氏衰高句丽横跨辽东,集安县发现高丽广开土王碑,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埌,隋唐初高句丽几乎占领辽宁全境。①
二、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隋朝及唐初,辽宁全境几乎为高丽所占,为收复辽宁失地,隋文帝伐高丽趨平埌,炀帝三伐高丽进至怀远镇(今辽宁北镇县)。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命营州都督张俭征高丽,师至辽西。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水路趨平埌,陆路取辽东,进攻安市城(辽宁海城县南)未克,班师回营州(朝阳及附近县)葬战亡将士骸骨于柳城东南。唐主力没攻出辽宁,得城不能固守,得人西徙内地,对辽宁的统治仍不巩固。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九月攻高丽,遣李勣、薛人贵统大军渡鸭绿江,攻克平埌,灭亡高丽。十二月置安东都护府,薛人贵镇守,收复辽宁全部州县,隶安东都护管。②
    此后,奚、契丹、靺鞨兴起,唐前期,以维护对奚、契丹、靺鞨在辽宁在东北的统治为务。
    唐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埌,七年后,上元三年二月,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郡故城,仪凤二年又移置新城。开元二年移安东都护府于平州。天宝二年,移辽西故郡城置。至德后废。
领羁縻州十四,户一千五百八十二,并无城池。高丽降户,散处诸军镇。天宝领户五千七百一十八,口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六。
自燕以下十七州,皆东北蕃、降胡散诸处,幽州、营州界内,以州名羁縻,无所役属。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维系中央朝廷对其统治,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
    契丹:太宗征高丽,契丹大酋曲据耒归,置玄州,隶营州;贞观二十二年以内属契丹窟哥部,置松漠都督府;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叛,据营州;开元二年,契丹李失活耒归,复松漠府;开元天宝年契丹朝贡,至德后契丹鲜入寇,朝贡为主;会昌二年制颁《奉国契丹印》,唐末契丹君长大贺氏灭。
    奚:武德年朝贡;贞观二十年可度者内属,置饶乐都督府,同时于营州置东夷都护府镇押;景云年奚李大辅遣使贡;开元初李大辅与契丹李失活请于柳城復置营州都督府,皇上从之,始复营州都督府,大历后朝贡,以范阳为押奚、契丹两蕃使。
靺鞨:突地稽隋末内附,处营州,授辽西太守;唐武德初朝贡,置燕州,其子李谨行,麟德中任营州都督;开元十四年置里水都督府,遣使朝贡。
    渤海:靺鞨族,姓大氏,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建国;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2年,唐朝遣使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渤海遣诸生诸京师太学学习,遂为海东盛国。③
    唐设幽州大都督府,隋为涿郡。唐武德元年改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营、辽八州④,七年改大都督府。唐贞观四年平突厥,六年置顺州,寄治营州南五柳城,契丹陷营州,以顺州隶幽州都督府。
    唐设营州上都督府,在京师东北,隋柳城郡(今辽宁朝阳地区)。武德元年改营州总管府,领辽、燕二州,柳城一县;七年改都督府,管营、辽二州。贞观年又督昌州、师州、崇州、顺州、慎州。万岁通天二年契丹叛,营州陷,神龙元年移府幽州界。开元四年、十一年复还柳城。旧领县一,户一千三十一,口四千七百三十二;天宝户九百九十七,口三千七百八十九。
柳城(今辽宁朝阳)汉县,属辽西郡,室韦、靺鞨并在东北,西北与奚接界,北与契丹接界。营州地理位置重要,内属中央朝廷管辖,周边联系奚、契丹、靺鞨、室韦等各族,成为唐朝对东北统治的中心。
    燕州,隋辽西郡,寄治营州。武德元年改燕州总管府,领辽西(州所治县)、泸河、怀远三县;六年自营州南迁,寄治幽州城,所领户出粟皆靺鞨,另种,户五百;天宝户二千四十五,口一万一千六百三。
    威州,武德二年置辽州总管,处契丹内稽部落,徙寄治营州城内,领户七百二十九,口四千二百二十二。贞观元年改威州,隶幽州大都督府。
    慎州  武德初置,隶营州,领涑沫靺鞨乌素固部,契丹陷营州,万岁通天二年移淄州、青州安置,神龙初复旧,隶幽州。
    崇州  武德五年,分饶乐都督府置崇州、鲜州,处奚可汗部落,隶营州都督。
    北黎州  贞观二年置,寄治营州,八年改崇州,置昌黎县,契丹陷营州,徙治潞县。
    夷宾州  乾封于营州界内置,处靺鞨秋思岑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二年迁徐州,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师州  贞观三年置,领契丹、室韦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青州安置,神龙初改隶幽州部督。
    阳师  贞观置州于营州东北废阳师镇,神龙中自青州还寄良乡县。
    鲜州  武德五年析饶乐都督府奚部落置,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青州安置,神龙初改隶幽州。
    带州  贞观十九年于营州界内置,处契丹乙失革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青州,神龙初放还,隶幽州。
    孤竹——旧治营州界,从兴城到北票,契丹叛,寄治昌平。
    黎州  载初二年析慎州置,处浮渝靺鞨乌素固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元年迁宋州,神龙初还,改隶幽州。
    沃州  载初析昌州置,处契丹松漠部落,隶营州,寄治营州城内,契丹叛,州陷,乃迁幽州(蓟县)。
    昌州  贞观二年置,领契丹松漠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二年迁青州,神龙初还,隶幽州。
    龙山州,贞观二年置于营州废静蕃戍,营州陷,迁安次县。
    瑞州  贞观十年置营州界,隶营州都督,处突厥乌突汗达干部落,万岁通天二年迁宋州,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来远  旧县在营州界,州陷,移治良乡。
    信州  万岁通天元年置,处契丹失活部落,隶营州部督。二年迁青州,神龙初还,隶幽州都督。
    三、营州民族战争与民族融合
    武后万岁通天中,营州都督赵翙侵侮契丹首领,契丹举兵杀翙,据营州作乱,攻崇州,入冀州,屠幽州,残瀛州,以契丹内乱告终,击溃,契丹遂附突厥。东北各族,初皆隶营州都督,契丹叛,内迁交流,融合。玄州迁徐州、宋州;咸州迁幽州境;昌、师、带、鲜、信五州迁青州境;崇、慎二州迁淄、青;夷宾州迁徐州;黎州迁宋州。在河南者十州,神龙初乃使北还,皆隶幽州都督府。
安禄山⑤营州柳城杂种胡,开元二十八年授营州都督,天宝元年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天宝三载升为范阳节度使,河北採访使,十载入朝求为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押两蕃(奚、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控制了东北。私养同罗、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人为假子。多次欺诱契丹众首领毒杀之,天宝四载奚、契丹杀公主再叛,天宝十一载安禄山邀功讨契丹,大败逃回。安禄山天宝十四载冬十一月公元755年反于范阳,率诸蕃马步十五万,一切驱之为寇,遂扰中原。据两京,安史争权内乱,唐肃宗平定叛乱,收复两京。至德后,历史进入唐后期,藩镇割据。安史余孽入据河朔三镇,藩汉融合,无部落名。财富、兵甲自擅,对抗唐朝中央一百五十年,唐亡。
    营州入安东道通黑水靺鞨。自安东都护府(辽阳)东北经盖牟新城(抚顺),又经勃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临忽汗海(牡丹江市南东京城),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肃慎城,其北经铁利府德里镇(依兰)至南黑水靺鞨千里。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东濒海,西属突厥,南高勾,北室韦。开元十六年置黑水都督府,黑水府勃力州(在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黑水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鞑靼海峡西岸,北临北海)东北行十日得这穹说部(库页岛)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鞑靼海峡西岸)不能自通。今存其朝京师者附左方。靺鞨唯黑水部全盛。开元十三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置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开元十四年,黑水靺鞨遣使来朝,诏以其地为黑水军,仍置长史。十六年,其都督赐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仍以幽州都督为其押使,自此朝贡不绝。流鬼(今苏联勘察加半岛),去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其北莫知所穹,“地早寒,多霜雪,以木广六寸长七尺系上,以践水,逐走兽,土多狗,以皮为裘。贞观十四年,其王遣子可也余贡貂皮更之译来朝,授骑都尉遣之”。
注:
① 《辽宁风物志》 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年9月。
② 《旧唐书》 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
③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一百四十九。
④ 《新唐书》 卷二百一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四。
⑤ 《旧唐书》 卷二百上列传第一百五十上。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