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论社会转型期馆员的心理问题与自我心理建设
“中国历史文选”课应定位于多功能
《国语》与《史记》记述范蠡比较
《淮南子》廉政理论撷英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述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
传统目录学表微
大典本《新安志》佚文研究
安徽杜诗学文献述略
保护典籍,致力经史——朱彝尊的文献学成就
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
20世纪古籍整理的成就及今后的工作
对于《太平广记》的整体文化观照
《奉天通志》征引书目辑录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几个问题
论汉代“通经致用”思潮对古文献整理的影响
金毓黻赴日搜求东北史地文献考略
旧志整理要注重点校质量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
两汉乐赋中所见音乐理念的新突破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系的不能承载之重
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钱 穆 的 考 据 学 思 想
钱大昕的汉学、宋学和清学观
钱大昕在新、旧《唐书》研究上的成就
《清史稿•徐邦道传》释证
试论费宏政治生活三事
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学的成就
《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点校商榷
谈 古 籍 注 释
探讨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对于历史文献学科的一点思考
西夏文献资料述略
鲜卑石室祝文辨疑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
从《徐乃昌日记》考论随庵金石收藏特色
玄学思潮与东晋南朝史学
关于颜延之《庭诰》的几个问题
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
钱穆论朱熹
唐代男女初婚年龄的历史变迁
和諧原理三題
国学家的精神世界——对章太炎与《苏报案》的再认识
易学特点
孔子不是民主的敌人
“道统”与朱子的新儒学
論利瑪竇傳教模式的歷史意義
面向世界:后“五四”时期一个倾向的延续
学术上白手起家的罗振玉——《上虞罗氏枝分谱》资料的发掘利用
羅振玉在近代書法史上的地位
羅振玉父子對西夏學的貢獻
王國維《詠史二十首》手寫本的文獻價值
廖季平先生的经学传承
王献唐年谱
论书目的学术史价值
雍正帝与《龙藏》
明末版权史事钩沉——崇祯十三年金陵石啸居刻《四书大全辩》卷首版权文件十四通读后
“绝代坊贾”陈济川和孙殿起
顾廷龙晚年的版本目录学思想述略
马一浮佚诗佚文小笺——马一浮与龙榆生交往因缘剪影
讀錢罪言
敦煌本《壇經》錄校三題
《左传》疑义新证
《盐铁论》可与《史记》互证“实录”
《宋史•李性传传》考补
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與犧牲關係考
“士伍”本义与赵至身分之谜
酂侯萧何封地考
“太史公遭李陵之祸”述评
歆、莽关系新论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唐代谱学
论宪穆敬文武宣六朝的皇权嬗递及其间宦官权力的变化
漢代社會的讀書生活
汉赋与制度
诔文写作与亡者悼念——《世说新语》与《文心雕龙》研究札记
辽代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钱大昕的天文历法研究成就
《左传》预言及其文学价值
通才、絕藝與淒美戀情——关于姜夔的二三断想
论方拱乾诗及其家法的递嬗
由大历史而小历史:20世纪长篇传记发展鸟瞰
書藝旁徵
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
《虹月楼记卷》和冯子振墨翰
內藤湖南的史觀與史論──基於對其《支那史學史》的分析
蔡元培先生的一篇佚文——《历史学派经济学序》
文渊阁《四库全书》成书年代考
明代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 ——读《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
東洋文庫藏《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資料隨錄
《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的版本鑒定
大連著述考略
殖民统治与医疗:罗子珍编《西藏药材蒙藏汉名录记》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鲜卑石室祝文辨疑
作者:栾继生 张黎黎
    1980年,在大兴安岭嘎仙洞发现了鲜卑石室祝文,在考古界引起高度重视,认为它解决了拓跋鲜卑发祥地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九十年代以来,有学者提出一些疑问,所列依据涉及很多方面。 本文拟仅就石室刻石祝文与《魏书》记载所存在的差异问题略陈管见。

一、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的“祖宗之庙”
 
    笔者以为,嘎仙洞石室祝文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刻于当时,而应以祝文为基点,结合传世文献,加以综合研究。石室祝文与《魏书•礼志》记载并不矛盾,石室祝文应是母本,《魏书•礼志》祝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概括。
    首先,对于“凿石为祖宗之庙”,应具体分析。庙本是祭奉的场所,利用天然石洞稍施加工,未必不可以称作“凿石为祖宗之庙”。经实地勘查,洞壁“在2米多的高度上,有一条较为平直的痕迹,其下部似经过人工修饰。……据洞口不远的两侧石壁上,有人工剥落石片的痕迹,其下部的石壁较为平整。” 再退一步说,鲜卑先世“畜牧迁徙,涉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 那么其“祖宗之庙”的状态可想而知。既然承认古时游牧人生产力十分低下等事实,就不能要求他们具备礼乐文化意义上宗庙规模。更不能将所谓《书•太甲上》“社稷宗庙罔不祗肃”之语引以为据。再说,这里的“祗肃”是指“恭敬”之意,并不是指规模而言,也不足以否定嘎仙洞为鲜卑人祖宗之庙。另外,鲜卑先世原本还“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可见,当地历史文化传播状态就是如此,乌洛侯的传说,不能轻易斥为全不可信。
    其次,从叙述方式上看,《魏书•礼志》的侧重点就是记载“朝廷典礼之迹”。关于李敞此次告祭的记载,起首两句“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显然是铺垫交代性的语言,引出下文,核心内容是记述本次告祭典礼。在以下的行文中,先是乌洛侯“云石庙如故”,接着是“李敞诣石室”,最后是“具知旧庙,弗毁弗亡。”可见,“石室”就是“石庙”。《魏书•乌洛侯传》:“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可见,“石室”就是“旧墟”。“石庙、旧墟、石室”三词交互使用,并没有加以区分,说明作者所指是同一地点。石室祝文也称此为“旧墟”,告祭大员在此告祭,显然对此地是完全认同的。使用这几个不同词语并不是有意把旧墟神化改易成为宗庙,而是因为在这里它们所指的是一件事物。否则,如果是有意改易,那么,为何只在《礼志》中改了一处,而在其他篇章中留下那么明显的漏洞呢?
另外,从规模上,嘎仙洞也可与《魏书》记载相印证。北魏时期的一尺约合28厘米左右,那么,石室高七十尺则应为19.6米左右,与今日实测基本吻合。
    第三,北魏政权对此地深信不疑
    《魏书•乌洛侯传》:(乌洛侯)“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乌洛侯来朝的具体时间,《魏书•世祖纪》载:(太平真君)四年三月,“壬戌,乌洛侯国遣使朝贡。”李敞告祭的具体时间,石室祝文载:“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中间相隔四个月。据《魏书•礼志》:“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除去告祭队伍行程所需时日,北魏政权应有很充裕的时间考虑决断,这说明北魏政权对此应是相信的。有人认为,北魏政权要借此告祭来确立自己的宗主地位,其实不然。太平真君时,万国来朝,《魏书•世祖纪》详言之。若非对刚刚获知的自己祖先发祥地确信无疑,北魏政权何必跋涉四千里在山野之中去确立其宗主地位呢?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次告祭活动不应是一次将信将疑的轻率之举。许多材料都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点。《魏书•乌洛侯传》所记:“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应当出于当时官员复命记录,可见郑重其事。此其一;后来,这个石室仍受到关注。《魏书•礼志》载:“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奉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可想而知,这桦木生长成林,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种记载也一定是发生在出现这种景象之后。再从语气上看,是称颂北魏政权的口吻,当出于当时官方手笔。这说明北魏政权对此地应是十分重视的。此其二;《魏书•礼志》记载,早在太祖定都平城之时,“又于云中及盛乐神元旧都祀神元以下七帝,岁三祭,正、冬、腊。”那么,李敞告祭之后,石室也有可能还曾举行过某些活动,后来关于石室环境的记载也有可能是由此而形成的。此其三。
    第四,告祭仪式完全是按照宗庙礼制进行的。
    《魏书•礼志》:“太祖登国元年,即代王位于牛川,西向设祭,告天成礼。”
石室祝文正镌刻在嘎仙洞的西壁之上,并非偶然,它与北魏的礼仪密切相关。当年的告祭也应是西向的。
《魏书•礼志》:“天赐二年夏四月,复祀天于西郊。……祀讫,复拜。拜讫,乃杀牲。”李敞告祭:“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从祭祀程序上看,完全遵循旧制。
    《魏书•礼志》:天兴二年正月,太祖“帝亲祀上帝于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以先祖配祀,是一种常例。石室祝文“敢昭于皇天之神……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完全符合惯例。“帝亲祀上帝”须特别注明,可见亦当有帝不亲祭,而由官员代行的情况。明元帝泰常三年,就曾“有司主之。” 李敞告祭正是如此。
    《魏书•礼志》:太祖时,“置献明以上所立天神四十所,岁二祭,……神尊者以马,次以牛,小以羊。”石室祝文:李敞告祭,“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礼记•曲礼下》曰:“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羊曰柔毛。”《抱朴子•博喻》:“蒲梢汗血,迅趣之骏足也。”“骏足”即骏马。可见,这次告祭使用的是最高礼仪了。
所以,这次告祭程序完全是国家典制,可见在告祭者心中,这里就是“祖宗之庙”。

二、两篇祝文之间的差异应是修史熔铸素材而造成的

    第一,在魏收《魏书》之前,北魏政权曾组织过修史工作。
   《魏书•自序》说:“魏初邓渊撰《代纪》十余卷,其后崔浩典史,游雅、高允、程俊、李彪、崔光、李琰之世修其业。浩为编年体,彪始分作纪、表、志、传,书犹未出。世宗时,命邢峦追撰《高祖起居注》,书至太和十四年,又命崔鸿、王尊业补续焉。下讫肃宗,事甚委悉。济阴王晖业撰《辨宗室录》三十卷。”魏收正是在此基础上“博总斟酌,以成《魏书》。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
    刘攽等《旧本魏书目录叙》说:“魏史官邓渊、崔浩、高允皆作编年书,遗落时事,三不存一。”读《魏书•礼志》,不难发现,其前后材料分量相差悬殊。世祖以前,叙述多为概括语言,十分简略。引述原文也只有两篇祝文,一是太祖即位,一是李敞告祭。显然,魏收所据材料很有限。所幸,李敞告祭祝文保存下来。《魏书•礼志》祝文应属于二手材料。魏收所据,不管是采自先前史书,还是搜采到亡遗档案,石室祝文都应是原始底本。有人认为《礼志》祝文是事先写好的原文,告祭时又有所改易。此说不确,祝文是国家典策,隆重之文,告祭官员岂能随意改动。
    石室祝文是当时原文的真实记录。行文体式完整,内容齐备。无论如何,它都是最原始的档案。比较大的一种可能性是,临行之前,以皇帝口吻拟就祝文主体,祭祀时间和祝文镌刻之人则是当时补充,因为这两项内容不可能事先预知。祝祭之后,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而后来的史书,在创作过程中,对原始材料进行剪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正常步骤。《魏书•礼志》祝文对摩崖祝文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整合概括。试看:摩崖祝文去掉了摩崖祝文中的“应受多福”、“庆流后胤”等似乎略嫌空泛的词语,使文句显得更整齐。因为时过境迁,修史者着眼于整齐简练,却改掉了祝文当时原有的气势。二者的细微差别应当就是在这个编写的过程中产生的。
第二,《魏书》本纪中未记此事,不能说明石室祝文可疑。
    《魏书•世祖纪》记朝贡的常例是只记某国朝贡,仅一句话。延和三年“冬十月癸巳,蠕蠕国遣使朝贡。”太延元年,“二月,蠕蠕、焉耆、车师诸国各遣使朝献。”六月丙午,“高丽、鄯善国并遣使朝献。”“八月丙戌,……粟特国遣使朝献。”太延二年“三月丙辰,刘义隆遣使朝贡。”八月,“甲辰,高车国遣使朝献。”冬,“河西王沮渠牧犍遣使朝贡。”三年二月,“高丽、契丹国并遣使来朝。……龟兹、悦般、焉耆、车师、粟特、疏勒、乌孙、渴般陁、鄯善诸国各遣使朝献。丁酉,刘义隆遣使朝贡。”四年春三月庚辰,“鄯善王弟素延耆来朝。”五年“夏四月丁酉,鄯善、龟兹、疏勒、焉耆诸国遣使朝献。”“高丽及粟特、渴般陁、破洛那、悉居半诸国各遣使朝献。”太平真君二年,“夏四月丁巳,刘义隆遣使朝贡。”“十有二月……丙子,刘义隆遣使朝贡。”四年三月,“壬戌,乌洛侯国遣使朝贡。”五年冬,“十一月,刘义隆遣使朝贡。”“九年春正月,刘义隆遣使朝贡。”十年“十有一月,龟兹、疏勒、破洛那、员阔诸国各遣使朝献。”
    偶有附记其所献及之物者。太延三年冬“破洛那、者舌国各遣使朝献,奉汗血马。” 五年遮逸国献汗血马。”“十有一月乙巳,刘义隆遣使朝献,并献驯象一。” 太平真君十一年冬,“(刘)义隆使献百牢,贡其方物,又请进女于皇孙以求和好。”
亦有附记朝贡结果者:太延元年,“三月癸亥,冯文通遣大将渴烛通朝献,辞以子疾。”二年二月“冯文通遣使朝贡,求送侍子,帝不许。”太平真君三年冬,“李宝遣使朝贡,以宝为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封敦煌公。”
    可见,多数情况下,记朝贡不附载他事,是常例。因此,就不能以本纪未记作为理由,来怀疑拓跋焘祭祀的可靠性。
    总而言之,石室祝文是原始的档案,《魏书•礼志》相关记载经过了修史者的整理,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两篇祝文之间的文字差异。这种差异并不能否定石室祝文的所证明的鲜卑发祥地。


作者简介:
栾继生,男,1963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邮编:150025
张黎黎,女,1983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