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论社会转型期馆员的心理问题与自我心理建设
“中国历史文选”课应定位于多功能
《国语》与《史记》记述范蠡比较
《淮南子》廉政理论撷英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述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
传统目录学表微
大典本《新安志》佚文研究
安徽杜诗学文献述略
保护典籍,致力经史——朱彝尊的文献学成就
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
20世纪古籍整理的成就及今后的工作
对于《太平广记》的整体文化观照
《奉天通志》征引书目辑录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几个问题
论汉代“通经致用”思潮对古文献整理的影响
金毓黻赴日搜求东北史地文献考略
旧志整理要注重点校质量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著录札记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
两汉乐赋中所见音乐理念的新突破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系的不能承载之重
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钱 穆 的 考 据 学 思 想
钱大昕的汉学、宋学和清学观
钱大昕在新、旧《唐书》研究上的成就
《清史稿•徐邦道传》释证
试论费宏政治生活三事
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学的成就
《宋史全文》(理宗部分)点校商榷
谈 古 籍 注 释
探讨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对于历史文献学科的一点思考
西夏文献资料述略
鲜卑石室祝文辨疑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
从《徐乃昌日记》考论随庵金石收藏特色
玄学思潮与东晋南朝史学
关于颜延之《庭诰》的几个问题
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
钱穆论朱熹
唐代男女初婚年龄的历史变迁
和諧原理三題
国学家的精神世界——对章太炎与《苏报案》的再认识
易学特点
孔子不是民主的敌人
“道统”与朱子的新儒学
論利瑪竇傳教模式的歷史意義
面向世界:后“五四”时期一个倾向的延续
学术上白手起家的罗振玉——《上虞罗氏枝分谱》资料的发掘利用
羅振玉在近代書法史上的地位
羅振玉父子對西夏學的貢獻
王國維《詠史二十首》手寫本的文獻價值
廖季平先生的经学传承
王献唐年谱
论书目的学术史价值
雍正帝与《龙藏》
明末版权史事钩沉——崇祯十三年金陵石啸居刻《四书大全辩》卷首版权文件十四通读后
“绝代坊贾”陈济川和孙殿起
顾廷龙晚年的版本目录学思想述略
马一浮佚诗佚文小笺——马一浮与龙榆生交往因缘剪影
讀錢罪言
敦煌本《壇經》錄校三題
《左传》疑义新证
《盐铁论》可与《史记》互证“实录”
《宋史•李性传传》考补
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與犧牲關係考
“士伍”本义与赵至身分之谜
酂侯萧何封地考
“太史公遭李陵之祸”述评
歆、莽关系新论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唐代谱学
论宪穆敬文武宣六朝的皇权嬗递及其间宦官权力的变化
漢代社會的讀書生活
汉赋与制度
诔文写作与亡者悼念——《世说新语》与《文心雕龙》研究札记
辽代文化及其历史地位
钱大昕的天文历法研究成就
《左传》预言及其文学价值
通才、絕藝與淒美戀情——关于姜夔的二三断想
论方拱乾诗及其家法的递嬗
由大历史而小历史:20世纪长篇传记发展鸟瞰
書藝旁徵
想象与意象表达:书法创作与审美的泛化对应关系
《虹月楼记卷》和冯子振墨翰
內藤湖南的史觀與史論──基於對其《支那史學史》的分析
蔡元培先生的一篇佚文——《历史学派经济学序》
文渊阁《四库全书》成书年代考
明代西洋三书的世界性意识 ——读《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
東洋文庫藏《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資料隨錄
《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的版本鑒定
大連著述考略
殖民统治与医疗:罗子珍编《西藏药材蒙藏汉名录记》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盐铁论》可与《史记》互证“实录”
作者:施 丁
【摘要】《盐铁论》是汉代桓宽所撰的历史专题作品。其中“论难”的内容,多引秦汉史事,可与司马迁《史记》有关内容互相印证,信为“实录”。其内容关键是盐铁之利问题,主要内容则有盐铁经营权、对匈奴和战、经营西域、尚德严刑、官吏权利诸方面。御史大夫桑弘羊代表主张官营、主战、严刑、权利的一方;贤良、文学代表庶人主张民营、主和、尚德、反贪的一方。桓宽思想倾向于贤良文学,深受司马迁思想影响,同属豪富抗拒皇权专制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盐铁论》 桓宽  桑弘羊大夫  贤良文学 《史记》 司马迁
《盐铁论》是盐铁会议纪录经过整理的文章。按班固说,桓宽撰《盐铁论》“推衍盐铁会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亦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旨焉” ,可谓历史专题作品。其“论难”内容多引秦汉史事,可与司马迁《史记》有关内容互相对照加以印证。扬雄、班固等谓司马迁《史记》“实录” ,班彪谓司马迁“良史之才” ,王充谓司马迁“书汉世实事之人” ,可从《史记》所写汉世史事得到证实;亦可从《盐铁论》内容以证明之。
    《盐铁论》的关键是盐铁之利问题,所涉及主要内容则有盐铁经营权、对匈奴和战、经营西域、尚德严刑、官吏权利诸方面。
(一)关于盐铁经营、平准、均输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朝廷召开一次“问民间所疾苦”的会议,有全国各地前来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与会;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到会主持;还有丞相史、御史等丞相、御史大夫的属吏参加会议。会上会下就盐铁经营权等问题反复论难,始终分歧。贤良文学以民方代表形象坚持其观点,桑弘羊则以官方代表自居坚持己见,丞相史、御史等为弘羊帮腔;车千秋身为主持人,只是偶尔点题提问,不言可否。在双方意见已很明朗,会议陷于僵局时,大概主要由他向皇帝报告奏请意见。“奏曰‘贤良文学不明县官事,猥以盐铁为不便。请且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奏章送上去后,得到了“可”的批示。就这样,朝廷向民方要求略示让步。可是,桑弘羊并不愿让步,会后还与贤良文学争论不休。桓宽根据会议纪录及所得传闻,整理成文,而成《盐铁论》。
    会议开始,文学首先发言谈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并提出要求:“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文学的这个要求,是个尖锐的问题,因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平准、均输等财经政策是汉武帝以来朝廷的重要收入手段,是立国的经济基础。贤良文学实际上是民间地主豪强与工商业豪富的代表。他们以为这些政策是“与民争利”,有碍百姓发展工商业,剥夺了百姓的利益,故持反对态度,提要“罢”的要求。桑弘羊是协助汉武帝制定并大力推行这些政策的主要人物,由此升了官、发了财,当然不能认可,故立即表示不能同意。
    大夫说:“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饰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他以代表朝廷的身份,坚持其一贯的立场,表示不能“罢之”的意见。他强调盐铁官营,是为了“佐助边费”。
    一方要求罢,一方说不能罢。于是针锋相对,展开辩论,反复论难。文学说:“主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意谓官营盐铁,只为官吏谋利提供方便。
    大夫说:“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取给者。”他强调盐铁官营方便于民。还说:“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难,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即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均、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利孔为民罪梯者也。”他把均输、平均,也说成是便民措施。
    文学立即辩驳:“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穫,女工效其功。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平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则吏容奸豪。而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 他们以为,均输、平准,弊病颇多,并不利于民。
    大夫进一步说:“今山泽之财,均输之藏,所以御轻重而役诸侯也。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钧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他说明搞均输,禁山泽,是为了控制经济,即役诸侯与胡羌,也抑制豪强商贾,即所谓“以轻重御民”。
文学表示反对,说:“王者不珍无用以节其民,不爱奇货以富其国。故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 这实际上是反对官府专利,而强调民有、民用。
    大夫立即声明禁豪民之利,说:“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异时盐铁未笼,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小,以成私威。私威积则逆节之心作。夫不早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所伤必多矣。……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豪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矣。”意谓山泽盐铁之利,只有豪民才可能利用,故官府为防止豪强兼并,才专山泽盐铁之利,决不让“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
    文学则强调藏富于民,说:“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远浮利,务民之义。……工商之事,欧冶之任,何奸之能成?三桓专鲁,六卿分晋,不以盐铁。故权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萧墙,而不在朐邴也。”他认为工商业富有者不可能为奸。还指出:“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夫失其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草莱不辟,则民困乏。故盐冶之外,大校皆依山川,近铁炭,其势咸远而作剧。郡中卒践更者,多不堪,责取庸代。县邑或以户口赋铁,而贱平其准。良家以道次发僦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愚窃见一官之伤千里,未睹其在朐邴也。” 他们说官制铁器“失其宜”,不便于民,而官营盐铁业,更加重了百姓劳役的负担。
    大夫不承认“铁器失其宜”的事实,而说“品品甚明”,“无妨于民”,只是笼统地承认“吏或不良,禁令不行,故民烦苦之”,所以只要“练择守尉”即可,强调“不待去盐铁而安民”。他还再次论说官营盐铁之必要性:“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下之专利也。山海之利,广泽之畜,天下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司农,以佐助百姓。浮食豪民好欲擅山海之货,以致富业,役制细民,故沮事议者众。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
    文学则强调汉武帝以来之政,今应立即改正。他说:“孝武皇帝攘九夷,平百越,师旅数起,粮食不足。故立田官,置钱,入谷射官,救急,赡不给。今陛下继大功之勤,养劳倦之民,此用糜鬻之时,公卿宜思所以安集百姓,致利除害,救明主以仁义,修润洪业之道。”并说今帝诏令他们来,“册(策)陈安危利害之分,指意粲然”,而“今公卿辨议,未有所定”,实在不识“大体”。 
大夫又谈到官府铸钱币,说:“刀币无禁则奸贞并行。夫臣富相欺,下专利则相倾也。”“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奸伪息。”
    文学则讽刺之,说:“币数变而民滋伪。……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上好货则下死利也。”又说:“废天下诸钱,而专命水衡三官作。吏匠侵利,或不中式,故有薄厚轻重。……商贾以美贸恶,以半易倍。……故王者外不鄣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 
    大夫还举商鞅变法为例,以说明官营盐铁于国于民均有利。他说:“秦商君之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无害于人。”又说:“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他意在自比商鞅而表功。
    文学针对以刺之,说:“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民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相与哭孝公。吴起长兵攻取,楚人搔动,相与泣淖王。其后楚日以危,秦日以弱。……今商鞍之册(策)任于内,吴起之兵用于外,行者勤于路,居者匮于室。”
大夫强调商鞅“为秦致利盛业”,“蓄积筹策,国家之所以强”,“功如丘山,名传后世。世人不能为,是以相与嫉其能,而疵其功也。”
    文学则以为,商鞅“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以致民怨,“今秦怨毒商鞅之法甚于私仇,故孝公卒之时,举国而攻之”,“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 
    文学与大夫关于盐铁经营问题的辩论,究之于司马迁《史记》,可以相互印证。《史记》记述:
    汉文帝时,“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禁钱之禁生焉。” 吴王濞“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后被景帝平定。 邓通得到文帝赏赐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后被景帝没收。 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 
    汉武帝时,“外攘四夷,内兴功业”,伐匈奴、通西域、盛养马、兴水利、修宫室、搞封禅、求神仙、开屯田、徙流民,等等,费用巨大,“财赂衰耗而不赡”,“府库益虚”,“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于是“兴利之臣自此始”。卖官鬻爵,严刑酷法,尊用儒士,都没有多大实效。又觉得“富商大贾或滞财役贫”,“冶铁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徙”。乃造“皮币”、“白金”三品,“更铸三铢钱”,稍后铸“赤侧钱”,铸废无常。大农颜异以为“皮币”质劣而值高,“本末不相称”,惹恼了天子;张汤“又与异有却”,又得知“异与客语,客语令初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便定颜异犯有“腹诽”罪,奏请“论死”。从此“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同时严禁盗铸钱者,诛之“甚众”。“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钱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于是“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使得官营盐铁扩大范围,以卖官之法收取民家经营权而给以为官。这时,“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于是公卿想出了加重算缗钱的办法,征收商贾的经营资产税,并有告缗令,重治违令者。“而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而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孔仅“之使天下铸作器,三年中拜为大农,列于九卿”。桑弘羊为大农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桑弘羊“为治栗都尉,领大农,尽代仅管天下盐铁”。他奏请制定均输、平准法,大力推行之。“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侔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因实行了均输、平准,“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泰山,行海上,并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桑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補官,及罪人赎罪。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告缗。他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又笼刮到很多钱物,“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因盗铸金钱者众,“于是遣博士诸大、徐偃等分曹循行郡国,举并兼之徒、守相为利者。而御史大夫张汤方隆贵用事,减宣、杜周等为中丞,义纵、尹齐、王温舒等用惨急刻深为九卿,而直指夏兰之属始出矣。”卜式“以田畜为事”,致富,以家财输官“助边”,“以给徙民”,得到皇帝赏识,竟然提拔为御史大夫。卜式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价)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乃因孔仅言船算事”。因此,皇帝“不悦”。被“贬秩为太子太傅”。他对桑弘羊等那套做法大有意见。在元封二年天旱“上令官求雨”之际,他借机放炮:“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亨(烹)弘羊,天乃雨。”意思是,桑弘羊大搞官营盐铁、均输、平准,“求利”笼财,触犯了天意,该杀。 
    《史记》也有关于商鞅变法及其结果的记述。商鞅因言变法有利,得到秦孝公重用,“卒定变法之令”,奖励耕战,严法推行,使得“秦人富强”,伐魏有功。引起有些人怨恨,“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孝公死后,反对者“告商鞅欲反,发吏捕商君”,结果商鞅被“车裂”,“遂灭商君之家”。 
(二)关于“以佐助边费”,击匈奴,通西域
    大夫面对文学提出“罢盐铁、酒榷、均输”的要求,明确地说明,因伐匈奴,“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并指责文学“无忧边之心”。
    文学对其所言极不满意,说:“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 
    大夫坦言其衷,说:“先帝计划国之利,料胡越之兵,兵敌弱而易制,用力少而功大。故因势变以主四夷,地滨山海以属长城,北略河外,开路匈奴之乡,功未卒善。……有司思师望之计,遂先帝之业,志在绝胡貉,擒单于,故未遑顾扣扃之义(议)而录拘儒之论。”他想将武帝“外攘四夷”之业进行到底。
    文学正告之,说:“昔秦常举天下之力以事胡越,竭天下之财以奉其用,然众不能举,而以百万之师为一夫之任。此天下共闻也。且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此百姓所疾苦而拘儒之所忧也。” 他们提出了以秦为戒的警告。
大夫辩解道:国家兴利,“以赡边,给战士,拯救民于难也。”
    文学则说:“夫蛮貊之人,不食之地,何足以烦虑而有战国之忧哉?” 他们不忧边患,有点盲目乐观。
    御史站出来为大夫帮腔,表彰大夫之功,说:“大夫君为治粟都尉,管领大农事,灸刺稽滞,开利百脉。是以万物流通,而县官富实。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甲车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于大司农。此皆扁鹊之力,而盐铁之福也。”
文学则讥之,说:“今去而侵边,多斥不毛寒苦之地,是犹弃江皋河滨,而困于岭坂菹泽也。转仓廪之委,飞府库之财,以给边民。中国困于徭赋,边民苦于戍御。……中外空虚,扁鹊何力,而盐铁何福也?” 
    大夫强调“边境强则中国安”,说:“缘边之民处苦寒之地,距强胡之难,烽燧一动,有没身之累。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捍也。《诗》云‘莫非王事,而我独劳’,刺不均也。是以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安灾,散中国肥饶之余以调边境。边境强则中国安,国安则晏然无事。”
    文学则强调首先要考虑百姓“弊落”,而不当“务在边境”。说:“今推胡越数千里,道路回避,士卒劳罢。故边民有刎颈之祸,而中国有死亡之患,此百姓之所以嚣嚣而不默也。夫治国之道,由中及外,自近者始。近者亲附,然后来远。百姓内足,然后恤外。故群臣论或欲田轮台,明主(武帝)不许,以为先救近,务及时本业也。故下诏曰‘当今之务,在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公卿宜承意,请减除不任,以佐百姓之急。今中国弊落不忧,务在边境,意在地广而不耕,多种而不耨,费力而无功。”他们强调了武帝晚年下轮台诏之意,是很有说服力的。
    大夫还否定文学之说,宣扬武帝攘夷之功,说:“先帝举汤、武之师,定三垂(陲)之难,一面而制敌,匈奴遁逃。因河山以为防,故去沙石碱卤不食之地,故割斗辟之县,弃造阳之地以与胡。省曲塞,据河险,守要害,以宽徭役,保士民。由此观之,圣主用心非务广地以劳众而已矣。”这话是符合史实的,但失之片面。
    文学乃否定武帝攘夷之功,并指责那是“好事之臣”之过。他们说:“秦之用兵可谓极矣,蒙恬斥境可谓远矣。今逾蒙恬之塞,立郡县寇虏之地,地弥远而民弥劳。朔方以西,长安以北,新郡之功,外域之费,不可胜计。非徒是也,司马唐蒙凿西南夷之途,巴蜀弊于邛筰;横海征南夷,楼船戍东越,荆楚罢于瓯骆;左将伐朝鲜,开临洮,燕、齐困于秽貉;张骞通殊远,纳无用,府库之藏流于外国;非特斗辟之费、造阳之役也。由此观之,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为县官计过也。”这说的也符合事实。但其举例多为武帝前期之事实,那是武帝之“用心”。 
    于是双方不欢,针锋相刺。会后告辞时仍然争论。
    大夫以为,“贤良文学称引往者,颇乖世务”,认为对匈奴还要进击。他说:“先帝绝三方之难,抚从方国,以为蕃蔽,穷极邦国,以讨匈奴。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辽远不遂,使得复喘息,休养士马,负骀西域。西域迫近胡寇,沮心内解,必为巨患。是以主上欲扫除,烦仓廪之费也。终日逐禽,罢而释之,则非计也。盖舜绍绪,禹成功。今欲以小举击之,何如?”并进一步说:“先帝之时,郡国颇烦于戎事,然亦宽三陲之役。语曰‘见机不遂者陨功’。一日违敌,累世为患。休劳用供,困弊乘时,帝王之道,圣贤所不能失也。功业有绪,恶劳而不卒,犹耕者劝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他主张将伐匈奴之业进行到底。
    文学强调“劳而息之,极而反本”,不可再用兵,主张结和。说:“方今为县官计者,莫若偃兵休止,厚币结和,亲修文德而已。” 
    大夫举出汉兴以来为证,以为只有用兵才能成功。说:“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著于海内,藏于记府。”并认为击胡有把握取胜,不当厚币结和。他说:“夫以天下之力,劲何不摧?以天下之士,民何不服?今有帝名而威不信(伸)于长城之外,反赂遗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毕怒也。”
    文学对于汉初以来汉匈和亲与战争的历史持不同看法,以为和亲相安,用兵无功。辩论曰:“往者匈奴结和亲,诸夷纳贡,即君臣外内相信,无胡越之患。当此之时,上求寡而易赡,民安乐而无事。耕田而食,桑麻而衣。家有数年之蓄,县官余货财,闾里耆老咸及其泽。自是之后,退文任武,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立郡沙石之间,民不能自守,发屯乘城,挽辇而赡之。愚窃见其亡,不睹其成。”并提出应当以秦用兵为戒,说:“秦摄利衡以御宇内,执修箠以笞八极,骖服以(已)罢而鞭策愈加,故有倾衡遗箠之变。”“秦南禽劲越,北却强胡,竭中国以役四夷,人罢极而主不恤,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兵破陈涉,地夺诸侯,何嗣之所利?……秦知进取之利,而不知鸿门之难。是以知一而不知十也。周谨小而得大,秦欲大而亡小。语曰‘前车覆,后车戒’。‘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矣。” 
    大夫强调秦强就靠威力,说:秦以用兵兼并天下,“秦既并天下,东绝沛水,并灭朝鲜,南取陆梁,北却胡狄,西略氐羌,立帝号,朝四夷。舟车所通,足迹所及,靡不毕至。非服其德,畏其威也。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矣。”
    文学强调“礼让”,说:“夫礼让为国者若江海,流弥远不竭,其本美也。”
    大夫以为“唇亡则齿寒”,故说“无手足则支体废,无边境则内国害”。宣扬汉武帝征伐匈奴之功,使匈奴“挫折远遁”,“浑邪率其众以降,置五属国以距胡,则长城之内,河山之外,罕被寇灾。于是下诏令,減戍漕,宽徭役。初虽劳苦,卒获其庆。”
文学则讥汉武之失,说:“往者兵革亟动,师旅数起,长城之北,旅车遗镞相望。及李广利等轻计,还马足,莫不寒心,虽得浑邪,不能更所亡。此非社稷之至计也。” 
    大夫反唇相讥,暗刺有人不支持他,说:以往齐、赵、燕、秦都御胡击匈奴。“夫以小国燕赵尚犹却寇虏以广地,今以汉国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齐桓之众、燕赵之师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并力,上下未谐故也。”这话说出了当时朝廷内部意见不一,桑弘羊故有怨言,还可能是对车千秋乃至霍光表示不满。
    文学则反驳之,说:“前君为先帝画匈奴之策:‘兵据西域,夺之便势之地以候其变。以汉之强,攻于匈奴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越之禽吴,岂足道哉?’上以为然,用君之义(议),听君之计,虽越王之任种、蠡不过。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执政十有余年,未见种、蠡之功而见靡弊之效。匈奴不为加俯,而百姓黎民以敝矣。是君之策不能弱匈奴而反衰中国也。善为计者固若此乎?” 他们强调桑弘羊画策之过。
    大夫申辩决策事西域是正确的,说:汉初,匈奴势力扩张,“文帝时虏入萧关,烽火通甘泉,群臣惧,不知所出,乃请屯京师以备胡。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属,南与群羌通,先帝推攘,斥夺广饶之地,建张掖以西,隔绝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国皆内拒;匈奴断其右臂,曳剑而走。故募人田畜以广用;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野,未睹其计之过也。”他不承认自己画策有何问题。
    文学乃摆出目前的情况,指出桑弘羊违背帝意,说:“明王知其无所利,以为役不可数行,而权不可久张也,故诏公卿大夫、贤良、文学所以复枉兴微之路。公卿宜思百姓之意,匈奴之害,缘圣主之心,定安平之业。今乃留心于未计,推本议,不顺上意,未为尽于忠也。”
    大夫认为文学的话不符合事实,强调说:武帝命李广利两次伐大宛是成功的。“宛举国以降,效其器物,致其宝马。乌孙之属骇胆,请为臣妾。匈奴失魄,奔走遁逃,虽未尽降,远处寒苦墝埆之地。壮者死于祁连天山,其孤未复。故群臣议以为匈奴困于汉兵,折翅伤翼,可遂击服。会先帝弃群臣,以故匈奴不革。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而止。度功业而无断成之理,是弃与胡而资强敌也。辍几沮成,为主计若斯,亦未可为尽计也。”他以为自己画策是尽忠的。
    文学指出,决策伐宛,“议者皆缴一时之权,”“县官(天子)”是想得到大宛的汗血马。“历数期(年)而后克之。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过半,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他们认为,“其咎皆在于欲毕匈奴而远几也”,何以谓忠? 
于是,双方再辩论任力还是任德,制胡是否要动武还是以德服远。
    大夫说:“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还说:“今匈奴不当汉家之巨郡,非有六国之用、贤士之谋,由此观难易,察然可见也。”
    文学强调匈奴经济生活、军事用武的特点,“群臣为县官计者,皆言其易而实难。是以秦欲驱之而反更亡也。”
    大夫当即含讽带刺地说:“今文学引亡国失败之治而况之于今,其谓匈奴难图,宜矣!”
    文学则认为弘羊别有用心,说:“今明主修圣绪,宣德化,而朝有权使之谋,尚首功之事,臣固怪之。”并认为:“秦灭六国,虏七王,沛然有余力。自以为蚩尤不能害,黄帝不能斥。及二世弑死望夷,子婴系颈望楚,曾不得七王之俯首。使六国并存,秦尚为战,固未亡也。何以明之?自孝公以至于始皇,世世为诸侯雄,百存余年。及兼天下,十四岁而亡。何则?外无敌国之忧,而内自纵恣也。自非圣人,得志而不骄佚者,未之有也。”所谓外胜敌则“内自纵恣”,“得志”则“骄佚”,很有哲理,也是暗刺弘羊骄狂不逊。 
双方关于制胡问题的辩论,至此不了了之。
    关于汉朝对待匈奴的和战以及通西域问题,《史记》有详细的记载,可引以为史证。《史记•匈奴列传》记述:
战国时代,北面有匈奴、东胡,西有月氏,都较为强盛,赵、燕、秦筑塞设郡备兵以御之。秦灭六国,占有燕、赵等地,“始皇帝使蒙恬将千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谪)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谿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匈奴头曼单于“不胜秦,北徙”。蒙恬死后,秦内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冒顿单于代头曼而自立,与东胡争“瓯脱地”,“破灭”东胡王。又“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匈奴以畜牧为生业,有军事编制,善于骑射掠取,“得人以为奴婢”。冒顿单于时,“匈奴最强大”,“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后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
    楚汉相争时,双方都无力外顾。汉初,高祖被匈奴围于白登七日七夜才得以脱逃,于是“使刘敬结和亲之约”。故匈奴“以骄”。文帝时“复修和亲之事”。匈奴有时来扰,则设备防御。汉朝曾议“击与和亲孰便”。公卿皆曰:“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文帝与匈奴书,要求和好相处。言“和亲”为上。景帝时,匈奴“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汉将王恢别有意图,设计阻击匈奴单于,“汉兵约单于马邑而纵,单于不至,以故汉兵无所得。”武帝恼怒,斩了王恢。“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但尚维持关市。汉使卫青等将北击匈奴,互有胜负。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以予胡。”匈奴时来盗扰。元朔五年,卫青等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小胜。次年,卫青等六将军,“兵十余万骑,乃再出定襄数百里击匈奴,得首虏前后凡万九千余级,而汉亦亡两将军,军三千余骑。”元狩三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又“过居延,攻祁连山”,战胜,得胡首虏数万人。匈奴入北边,汉将李广等失败,“汉失亡数千人”。匈奴浑邪王因内部矛盾投降于汉,带来“四万人,号十万”。因此,“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戍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元狩四年,汉将卫青、霍去病率两支大军分道北击,“乃粟马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匈奴单于逃遁。卫青军“行斩捕匈奴首虏万九千级”。霍去病军“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余万”。实际上是汉匈两败俱伤,“于是汉亦久不伐胡”。“匈奴亦不侵入边”。太初四年,汉“既诛大宛,威震外国。”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匈奴单于卑辞言好。汉以苏武出使答之。天汉二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得胡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将军,几不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将公孙敖“出西河”,“毋所得”。李陵“将步骑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被围,战败,投降于匈奴,“其兵遂没,得还者四百人”。天汉四年,汉使李广利“将六万骑,步兵十万,出朔方”。路博德“将万余人,与贰师合”。韩说“将步骑三万人,出五原”。公孙敖“将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匈奴接战,汉军失利而归。 
    《匈奴列传》末有言:“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司马迁是倾向汉初和亲而暗刺汉武用兵的。
    《大宛列传》记述,武帝时,汉使张骞两次通西域。张骞回来向皇帝报告西域情况,武帝颇有兴趣。待到霍去病“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元狩二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张骞又向武帝言“断匈奴右臂”之计,第二次出使西域得到很多西域情况,西域人亦随之来汉,“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武帝想得到大宛所产的“汗血马”(即所谓“天马”),“使者相望于道”。带去很多中原的物品。汉与乌孙“和亲”,匈奴亦与其结亲。汉使到了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西域的物产、文化、艺术多传入中原。武帝一心想得到大宛的汗血马,又“欲侯宠姬李氏”,于太初元年任李广利(李姬之兄)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李广利出师不利,“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损失大半。武帝“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关”,不让其军入关。这时汉军又在北边败于匈奴,“公卿及议者皆愿罢击宛军,专力攻胡”。武帝不采纳,还“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乃“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賷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余校尉。……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李军西行,到了宛城,“汉兵到者三万人。”遭到宛兵抵抗。“决其水源”,“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破”。宛人“走入中城”,欲与汉军议和。“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李广利乃与宛讲和。“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立昧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军马千余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武帝“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赏赐生还的士卒。于是“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之《匈奴传》、《西域传》所记与《史记》略同。其《匈奴传》记述汉武帝末年以来事:征和年间,匈奴来骚扰。三年,汉使李广利“将军七万人出五原”,还有商丘成“将三万余人出西河”,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以击匈奴。遭匈奴抵抗,失利。这时,李广利“妻子坐巫蛊收”,“闻之忧惧”,战事又失利,遂投降于匈奴,受到单于尊宠,不久被害。汉因李广利大军覆亡,“新失大将军士卒数万人,不复出兵”。汉武帝死,匈奴因战争损失惨重,“自单于以下常有欲和亲计”。因权利之争,匈奴内部矛盾不断。始元年间,匈奴欲讨好汉朝,卫律出谋,遣还扣留的汉使苏武、马宏等。汉匈又结和亲。此时正是盐铁会议之年。
    《汉书•西域传》记述:“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武帝“悔远征伐”。他晚年遇到李广利降于匈奴,巫蛊之祸,卫太子自杀等事,实已心力交瘁,故对征伐有忏悔之意。此时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言”,建议“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发展西域屯田事业,加强西域武备。武帝不采纳,“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指出:“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烽,是劳扰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是著名的轮台诏。诏意由“征伐”而“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毋乏武备”,着意在与民休息,缓和矛盾。班固于此特意书写一笔:“由是不复出军。而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武帝调整战略和政策,不纳桑弘羊建议。这就是盐铁会议的时代背景。
(三)关于“锄豪强”,任刑与任德
    大夫言官府之经营盐铁时,强调为了抑制豪强势力,说:“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豪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兼并之徒奸形成矣。”
    文学不同意其说,认为:“民人藏于家,诸侯藏于国,天子藏于海内。……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远浮利,务民之义。”
大夫强调:“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不疑。县官设衡立准,人从所欲,虽使五尺童子适市,莫之能欺。今罢去之,则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决市闾巷,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端坐而民豪。是以养强抑弱而藏于跖也。” 御史随之帮腔。
    文学指出:“上下兼求,百姓不堪。抗弊而从法,故憯急之臣进,而见知废格之法起。杜周、咸(减)宣之属以峻文决理贵,而王温舒之徒以鹰隼击杀显。” 
    御史说:“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张廷尉论定律令,明法以绳天下,诛奸猾,绝并兼之徒,而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文学反驳之,说:“严法任刑欲以禁暴止奸,而奸犹不止。” 
    丞相史亦为大夫帮腔,认为儒者不识世务,不可与论治。他说:“此颜异所以诛黜,而狄山死于匈奴也。处其位而非其朝,生乎世而讪其上,终以被戮而丧其躯,此独为谁负其累而蒙其殃乎?” 
    文学立即反驳:“治国谨其礼,危国谨其治。昔秦以武力吞天下,而斯、高以妖孽累其祸,废古术,隳旧礼,专任刑法,而儒墨既丧焉。塞士之途,雍人之口,道谀日进而上不闻其过,此秦所以失天下而陨社稷也。故圣人为政,必先诛之,为巧言以辅非,而倾覆国家也。今子安取亡国之语而来乎?”并讽刺丞相史:“今子不听正义以辅卿相,又从而顺之,好须臾之说,不计其后,若子之为人吏,宜受上戮。子姑默矣!” 
    贤良则从用人方面而立论,说:“今吏道壅而不选,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射功。戏车鼎跃,咸出补吏,累功积日,或至卿相。垂青绳,捐银龟,擅杀生之柄,专万民之命。弱者,犹使羊将狼也,其乱必矣。强者,则是予狂夫利剑也,必妄杀生矣。是以往者郡国黎民相乘而不能理,或至锯颈杀不辜而不能止。” 
    大夫则推说良吏难求,而明确表示已见:“刑所以正民,锄所以别苗。”他以为刑是必要的。
贤良表示不能同意其看法,说:“古者学教以导民,明辟以正刑。……今废其纪纲而不能张,坏其礼义而不能防。民陷于罔(网),从而猎之以刑,是犹开其阑牢,发以毒矢也,不尽不止。” 故其主张尚礼教。
    会议之后,大夫与贤良文学仍然辩论任刑与任德问题。
    大夫暗刺贤良文学“信往疑今,非人自是”。说什么“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秋冬行德,是谓逆天道。”
    文学则说:“天道好生恶杀。”“故法令者治生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 
    大夫辩论道:“令者所以教民也,治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他以为非严刑不可,“法之微者,固非众人之所知也。”御史随和之,说:“今刑法设备而民犹犯之,况无法乎?其乱必也!”
    文学则讽刺今刑法烦重害民,说:“法令众,民不知所辟(避)。……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奸伪萌生。有司罚之,若救烂扑焦不能禁。非网疏而罪漏,礼义非而刑罚任也。方今律令百有余篇,文章繁,罪名众,郡国用之疑惑。或浅或深,自吏明习者不知所处,而况愚民乎!律令尘蠹于栈阁,吏不能遍睹,而况于愚民乎!此断狱所以滋众,而民犯禁滋多也。”并说“德明而易从,法约而易行。” 他们还说:“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囚圄而刑杀之也。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不本法之所由生,而专已之残心。文诛假法,以陷不辜,累无罪,以子及父,以弟及兄。一人有罪,州里惊骇,十家奔亡。” 严刑峻法弄得人心惊慌不安。
    御史还谈到法当株连,说:“今不轨之民,犯公法以相宠,举弃其亲,不能伏节死理,遁逃相连,自陷于罪。其被刑戳,不亦宜乎?一室之中,父兄之际,若身体相属,一节动而知于心。今自关内侯以下比地于伍,居家相察,出入相司。父不教子,兄不正弟,舍是谁责乎?”
    文学则针对以刺之:“刑罚中,民不怨。……今以子诛父,以弟诛兄,亲戚相坐,什伍相连,若引根本之及华叶,伤小指之累四体也。如此,则以有罪诛及无罪,无罪者寡矣。……自首匿相坐之法立,骨肉之恩废,而刑罪多闻。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匿之,岂不欲服罪尔?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闻兄弟缓追以免贼,未闻兄弟之相坐也。闻恶恶止其人,疾始而诛首恶,未闻什伍之相坐也。”
    御史辩解道:“彼以(已)知:为非,罚之必加,而戮及父兄,必惧而为善。”
    文学言秦法严酷而民犯上,“政严则民谋主,……恶在峻法之不犯,严家之无悍虏也?” 
    御史说:“法弊而更制。”汉初之法,“非拨乱反正之常”。“夫少目之网不可以得鱼,三章之法不可以为治。故令不得不加,法不得不多。”又说:“礼让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
    文学驳曰:“民之仰法,犹鱼之仰水,水清则静,浊则扰。扰则不安其居,静者乐其业。……今之治民者若拙御,马行则顿之,止则击之。身创于箠,吻伤于衔,求其无失,何可得乎?……严而不能禁,峻法不能止。”又说:“严刑峻法,不可久也。”秦末严刑峻法,“刑者半道,死者日积。杀民多者为忠,敛民悉者为能。百姓不胜其求,黔首不胜其刑,海内同忧而俱不聊生。……当此之时,天下期俱起方面而攻秦,闻不一期而社稷为墟,恶在其能长制群下,而久守其国也?” 
大夫讥文学“颂死人之语”而不识世务,说:“杜(周)大夫、王(温舒)中尉之事,绳之以法,断之以刑,然后寇止奸禁。故射者因势,治者因法。”
    文学说:“残贼民人而欲法者,非良吏也。” 非良吏,则是酷吏。
双方关于锄豪止邪、任刑任德问题的辩论,至此仍以分歧而告终。
    关于秦汉法刑的宽严得失问题,《史记》多有记载,为《盐铁论》提供可靠的史证。
    《秦始皇本纪》记述:秦始皇死后,二世阴谋为帝,赵高用事。二世担心“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问赵高怎么办。赵高建议尚法严刑。“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并逼死“公子将闾昆弟三人”,使得“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筑骊山墓,建防房宫,急政暴赋,压榨万民,“用法益刻深”。谒者从东方来到咸阳,报告陈涉造反,二世闻之,“怒,下吏”。右丞相去疾,左丞斯李斯、将军冯劫等进谏,说:“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不采纳而加罪之,“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篇末引贾谊《过秦论》曰:“(二世)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酷吏列传》写道:“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汤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所谓“昔天下”,是指秦朝。
    《高祖本纪》记述,刘邦于汉元年带兵进入咸阳,“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酷吏列传》写,汉初吏治简单:“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蒸蒸,不至于奸,黎民艾安。”高后时有“刻轹宗室,侵辱功臣”的侯封,景帝时有“族灭瞷氏首恶”的郅都,酷史只是个别官员。“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稍后,宁成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然宗室豪杰皆人人惴恐。”“其治如狼牧羊。”
    此传记述武帝时尚法酷刑、酷吏辈出,颇为具体:周阳由为郡守,“最为暴酷骄恣。所爱者,挠法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亡。所居郡,必夷其豪。”后为河东都尉,与其守胜屠公“争权、相告言罪”,结果都不得好下场。自宁成、周阳由之后,“事益多,民巧法,大抵吏之类多成、由等矣”。赵禹由小吏而为太中大夫,“与张汤论定诸律令,作见知,吏传得相监司。用法益刻,盖自此始。”
张汤,始为小吏,由田蚡推荐,得到武帝赏识,稍迁至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升为廷尉,“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执法按帝意处理,“所治,即上(帝)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及治淮南、衡山、江都反狱,皆穷根本”。升为御史大夫,“会(匈奴)浑邪等降,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张汤乃出谋划策,“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兼并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匈奴遣使来请和亲。群臣在武帝前议论。博士狄山说:“和亲便。”武帝问他何以便。狄山答:“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武帝问张汤是什么看法。张汤说:“此愚儒,无知。”狄山立即辩驳,说:张汤是“诈忠”,“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不自安。臣固知汤之为诈忠。”武帝对狄山不满,“作色”,令他去抵御匈奴,结果被匈奴斩首。“自是之后,群臣震慴”。张汤弄权巧诈,积怨颇多,丞相庄青翟等言汤有以权谋私的奸事,武帝怀疑。减宣亦奏汤有弄法害人之事。武帝“果以汤怀诈面欺”,下令责汤。张汤被迫自杀。
    义纵,少年时曾为“群盗”,后因裙带关系,得入仕途,“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迁为南阳太守,“至郡,遂案宁氏,尽破碎其家”。宁成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南阳吏民重足一迹”。以杜周等为爪牙之吏。迁为定襄太守,“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粟,猾民佐吏为治。”此人“以鹰击毛挚为治。后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乃以纵为右内史。……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后因捕告缗者,武帝“以为废格沮事”,将其弃市。
    王温舒,“少时椎埋为奸”,已而为小吏,“以治狱为廷史。事张汤,迁为御史,督盗贼,杀伤甚多”。升官为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迁为河内太守,“部吏如居广平时方略,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臧。……论报,至流血十余里。……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武帝“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其治复放河内,徙诸名祸猾吏与从事”。“督盗贼,素习关中俗,知豪恶吏,豪恶吏尽复为用,为方略。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奸,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此人势利眼,“善事有势者”,“有豪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势者,视之如奴”,“无势者,贵戚必侵辱”。“舞文巧诋下户之猾,以熏大豪”。“奸猾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其爪牙虎而冠”。有势者为他“游声誉,称治”。后来“徒为右内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坐法失官。复为右辅,行中尉事,如故操”。因犯贪污罪,事发,畏罪自杀。
    尹齐,“以刀笔吏稍迁至御史。事张汤,张汤数称其廉武,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迁为中尉,吏民益凋敝”。后因办事不力,“抵罪”。杨仆为御史,“使督盗贼关东,治放尹齐,以为敢挚行”。后病死。
自从王温舒等“以恶为治”,吏酷成风,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楚、齐、燕、赵等地都有之。武帝“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犹弗能禁也”。乃使一些大官“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饮食,坐连诸郡,甚者数千人”。没有解决问题。于是“作‘沈命法’”,惩治不得力的大小官吏。官吏畏罪隐瞒而不报,“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
    减宣,为御史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治准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升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皆关其手”。后因故畏罪自杀。
    杜周,曾为南阳守义纵的“爪牙”,经张汤推荐为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任为御史中丞十余年,与减宣同事。“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升为廷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冤状”。他“专以人主意旨为狱”。他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余章。……会狱,吏因如章告劾,不服,以笞击定之。于是闻有逮者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抵尽诛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者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武帝“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他的两个儿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
    《酷吏列传》末云:“自郅都、杜周十人者,此皆以酷烈为声”。“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一切亦皆彬彬质有其文武焉。虽惨酷,斯称其位矣。”汉武之世的酷吏,以张汤、王温舒、杜周三人为最突出。《盐铁论》中的大夫、御史也提此三人为代表。
(四)关于以权谋利,酷吏权富
    文学言官营盐铁、均输、平准之时,说有些官吏以权谋利,以权致富。曾说:“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大夫说:“今夫越之具区,楚之云梦,宋之巨野,齐之孟诸,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乘利骄溢,散朴滋伪,则人之贵本者寡。大农盐铁丞咸阳、孔仅等上请:愿募民自给费,因县官器煮盐予用,以杜浮伪之路。由此观之,令意所禁微,有司之虑亦远矣。”
    文学沉痛地愤言:“有司之虑远而权家之利近,令意所禁微而奢僭之道著。自利官之设,三业之起,贵人之家云行于涂(途),毂击于道,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非特巨海鱼盐也;执国家之柄以行海内,非特田常之势、陪臣之权也;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舆服僭于王公,宫室溢于制度,并兼列宅,隔绝闾巷,阁道错连足以游观,凿池曲道足以骋骛,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斗鸡,中山素女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被罗纨,婢妾曳纟希纟宁,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是以耕者释耒而不勤,百姓冰释而懈怠。何者?己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上升而不息,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
大夫恬不知耻地申辩,并讽刺儒生穷而羡富,说:“官尊者禄厚,本美者枝茂。……居编户之列而望卿相之子孙,是以跛夫之欲及楼季也,无钱而欲千金之宝,不亦虚望哉?”
    文学鄙视而讥之,说:禹、稷佐尧治天下,“平治水土,教民稼穑”,“岂云食禄以养妻子而已乎?”“故君子之仕,行其义,非乐其势也。受禄以云贤,非私其利。……故周德成而后封子孙,天下不以为党,周公功成而后受封,天下不以为贪。今则不然,亲戚相推,朋党相举,父尊于位,子溢于内,夫贵于朝,妻谒行于外。无周公之德而有其富,无管仲之功而有其侈。故编户跛夫而疾步也。” 
大夫强调官府掌管权利是应当而必要的,不可让权利。
    文学认为:“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变,无功而衣食县官者众。是以上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绩,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县官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鄣假之名,而利归权家。” 
    大夫讥文学“处贫而非富”,“诽誉訾议以要名采善于当世”。“儒皆贫羸,衣冠不完,安知国家之政、县官之事乎?”
文学针对以讥之,说:“夫贱不害智,贫不妨行。……惟仁者能处约乐贫,小人富斯暴,贫斯滥矣。杨子曰‘为仁不富,为富不仁’。苟先利而后义,取夺不厌。公卿积亿万,大夫积千金,士积百金,利已并财以聚。百姓寒苦,流离于路,儒独何以完其衣冠也?” 
大夫大言不惭地解释:“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一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圭之废著,子贡之三致千金,岂必赖之民哉?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耳!”看来,桑弘羊为官还兼经商,还可能放高利贷。
    文学认为,“利禄不兼”, 才能使“贫富不相悬”。“因权势以求利者,入不可胜数也。食湖池,管山海,刍荛者不能与其争泽,商贾不能与其争利,子贡以布衣致之,而孔子非之,况以势位求之者乎?故古者大夫思其仁义以充其位,不为权利以充其私也。”又说:“君子能修身以假道者,不能枉道而假财也。”
    大夫则说:“道悬于天,物布于地,智者以衍,愚者以困。”他嘲笑儒生固陋无能,“虽欲假财,信奸佞亦不能也。” 
    文学也嘲笑之,说:“今之在位者,见利不虞害,贪得不顾耻,以利易身,以财易死。无仁义之德而有富贵之禄,若蹈坎穽,食于悬门之下。此李斯之所以服五刑也。南方有鸟,名鹓雏,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飞过太山,太山之鸱俯啄腐鼠,仰见鹓雏而吓。今公卿以其富贵笑儒者,为之(此)常行,得无以太山鸱而吓鹓雏乎?”
    大夫不同意文学之见,认为“今人主张官立朝以治民,疏爵分禄以褒贤”,是无可非议的。
    文学进一步说:“今之有司,盗主财而食之于刑法之旁,不知机之是发,又以吓人,其患,恶得太山之鸱乎?”
    大夫分辩说:“司马子言‘天下穰穰,皆为利往’。赵女不择丑好,郑姬不择远近,商人不愧耻辱,戎士不爱死力。士不在亲,事君不避其难,皆为利禄也。儒墨内贪外矜,往来游说,栖栖然亦未为得也。故尊荣者士之愿也,富贵者士之期也。“他认为,当官得利禄,于心无愧,反讥贫儒无能,“虽欲吓人,其能已(以)乎?”
文学予以警告:“贤士徇名,贪夫死利。李斯贪其所欲,致其所恶。孙叔敖早于未萌,三去相而不悔,非乐卑鄙而恶重禄也,虑远而避害谨也。” 
    大夫竟然泼口大骂:“诸生阘茸无行,多言而不用,情貌不相副。若穿窬之盗,自古而患之。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何者,以其首摄多端,迂时而不要也。故秦王燔去其术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乃安得鼓口舌,申颜眉,预前论议,是非国家之事也?” 
    文学寸步不让,而直刺桑弘羊,说:“国有贤士而不用,非士之过,有国者之耻。孔子大聖也,诸侯莫能用”。“今公卿处尊位,执天下之要十有余年,功德不施于天下而勤劳于百姓。百姓贫陋困穷,而私家累万金。此君子所耻,而《伐檀》所刺也。……今执政患儒贫贱而多言,儒亦忧执事富贵而多患也。” 
    大夫被刺得“悒悒而不言”。丞相史出面劝解。大夫“谓贤良”,希望他们支持官方。贤良则与文学一鼻孔出气。
贤良说:“间者士大夫务于权利,怠于礼义,故百姓仿效,颇逾制度。”他们大谈古今社会风气大变,以为“故国病聚不足即政怠,人病聚不足则身危。” 并指出:“方今公卿大夫子孙诚能节车舆,适衣服,躬亲节俭,率以敦朴;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如是,则气脉和平,无聚不足之病矣。”
    大夫讥昔儒者公孙弘、倪宽为公卿,无能于治。“若疫岁之巫,徒能鼓口耳,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贤良以为,汉初以来官场风气大变,起初“守正”,后来“徇私”。公孙弘、倪宽毫无办法,权贵“廉耻陵迟而争于利矣”。“故良田广宅,民无所之。不耻于利者满市朝,列田畜者弥郡国。横暴掣顿,大第巨宅之旁道路且不通,此固难医而不可为工。” 并指出,关键在于高官权贵:“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大夫忙作解释:“贤不肖有质,而贪鄙有性,君子内洁已而不能纯教于彼。……今一一则责之有司,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其无为 非哉?” 他表示对官吏贪污问题无能为力,实是推卸责任,更无半点自责之意。
    在争辩中,贤良文学往往讥刺官以权富,“虎吞”,“不学”,“顺风”派,“官率不正”, 
等等。大夫等则嘲笑儒者“鸡廉”,“贫士好议”,“无能于治”,“不逊”, 等等。官民双方难以调和。
    关于官吏以权贪利、酷吏权富问题,《史记》有些记载,可印证《盐铁论》所记可信。
    《酷吏列传》记述,酷吏不仅挥舞屠刀肆虐,还多贪财图利,一手杀人,一手捞钱。武帝时最著名的三个酷吏:张汤、王温舒、杜周。除张汤尚可算“廉”,王、杜二人则贪利不厌。王温舒为右辅行中尉事,搞权钱交易,“诏征豪吏,温舒匿其华成”。有人告发他“受员骑钱,他奸利事”。他畏罪自杀。此人本是穷汉,因做官贪污,到死时竟然“家直(值)累千金”。官吏贪污,往往上行下效,或有小团伙集体作恶。王温舒贪污受贿,而“其吏多以权富”,即多数属吏以权谋利而成暴发户。可谓黑了一窝。官至御史大夫的杜周,更是以权致富者。此人“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赀累巨万矣。”原来只有一匹残马的穷汉杜周,因多年为官,当上了御史大夫,两个儿子也做了大官(郡守),于是其家暴发,财富“累巨万”。如此巨额财富,来历不明,非以权谋利,贪污受贿所致而何!
    官吏贪财比比皆是,不仅王温舒、杜周二人。田蚡在武帝时官至太尉、丞相,封为武安侯。此人贪于权利。《武安侯列传》记述其事。田蚡,是王太后的同母弟,巧佞善辩,故青云直上。为太尉时,与淮南王刘安勾结。刘安向他“厚遗金财物”。当了丞相之后,弄权,滋骄,“治甲宅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当时已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巴结田蚡,邀请饮宴,恭敬备至。田蚡却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即要取窦婴长安城南的良田。窦婴不愿意,很怨望,对籍福说:“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他不许这种仗势夺田的恶劣行为。灌夫帮腔怒骂来使。田蚡听了回报,恼羞成怒,从此怨恨窦婴和灌夫,竟设法置其于死地。此人受贿不厌,梁内史韩安国、大行王恢都曾以金向他行贿 。
    《主父偃列传》记述,主父偃是齐临淄人,本来“家贫”,多年混得不好,后来到长安找出路,向皇帝提建议,有“推恩分子弟”,“徙豪民于茂陵”等,得到武帝赏识和信用,名噪一时,“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他大把大把地捞钱,自觉很得意。有人劝他收敛一点,他却恬不知耻地说:“我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身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之。”这话的意思是,我以往穷得响叮口当,亲友都不理睬我,我困厄太久了;现在我有了权势,发财的时机来了,如果失去时机再也没法捞了。与其穷得饿死,还不如暴富而被烹死。我要抓紧时机大捞特捞。贪官就是如此丧心病狂,而不顾一切。
    《史记》也写了个别廉洁的良吏。《循吏列传》记述,战国时代鲁国公仪休是个廉洁的大官。他是鲁国的博士,当上了鲁相。他身正不为邪,奉法“循理”,照章办事。“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他喜欢吃鱼,有人想从此向他讨好,送给他鱼。他“不受”。送鱼者说:“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他答复很干脆:“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罢官),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这话既朴实,又有哲理。
    《酷吏列传》所记张汤倒是廉洁的。他为御史大夫,为武帝集权敛财出了不少绝招,但不乘机贪贿。而对“侵渔”的奸吏,则“痛绳以罪”。张汤死时,“家产直(值)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俸)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故司马迁于传末论道:“自郅都、杜周十人者,此皆以酷烈为声。……然此十人中,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如张汤之廉,确实难能可贵!如王温舒、杜周之贪,实在令人可恶。
(五)《盐铁论》的体裁与性质
    《盐铁论》是对话体的史记,而非历史小说。说它是“历史小说”,主要理由是,作者桓宽利用了盐铁会议的记录,“把它组织了一番,即‘推衍’和‘增广’。所以这部《盐铁论》并不等于盐铁会议的纪录文件”,只是“一部处理历史题材的对话体小说”。“是处理经济题材的对话体的历史小说”。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盐铁论》确实非盐铁会议的“纪录文件”,而是经过整理“组织了一番”的;但因此而说它是“小说”,未免过当,因它没有杜撰虚饰的内容,它与号称“实录”的《史记》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它像“小说”,是因其有适当的描述与修饰而已;而适当的描述与修饰,是传记体及对话体等史书所不可免的。
    《汉书》谈到桓宽撰《盐铁论》,“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这“推衍”与“增广”,只是把盐铁会议记录“组织了一番”,甚至有可能补充了一些史实,但始终未离历史主题,全部本之于双方论难内容,件件条条都有史可查。我们列出《史》《汉》的有关内容,是可供相互印证的。
    《盐铁论》有少量的描述文字。其中写贤良、文学、大夫、御史、丞相史、丞相等六种人物,在会上的言语、感情、动态都较为生动。贤良、文学引古论今,能言善辩,或曰《诗》、《书》,或曰孔孟,或咄咄逼人,对大夫冷嘲热讽,有时针尖见血。可谓标准的儒生形象,无愧是庶民的代言人。大夫仗势卖老,俨然官方代表,时而声色俱厉,时而默然气短,或“缪然不言”,或“默不对”,“默不答”,“未应”,“默然不对”,或“默然,视其丞相、御史”,或“视文学,悒悒而不言”,或“勃然作色,默而不应”,或“俯仰未应对”,或“怃然内惭,四据而不言”。最后无可奈何,说“诺,胶车倏逢雨,请与诸生解” 。御史、丞相史为大夫帮腔,顺风使舵,犹跑龙套,官场的老话套话已很在行。丞相稳坐首席,静观动态,犹钓鱼台上的老渔翁,时或吱声,只一二言以点题,如“愿闻散不足”,或“治聚不足奈何” ,仅此而已。这样描述人物,实是“文直事核”,而非虚构粉饰;乃“颊上三毫”,而非夸张之笔。写到会议发言顶牛,形成僵局,则有“公卿愀然,寂若无人,于是遂罢议,止词”之语 。说明再无法继续下去。写到“大夫怃然内惭,四据而不言”,则续以“当此之时,顺风承意之士如编钟,口张而不歙,举舌而不下,闇然而(如)怀重负而见责” 。此乃讥刺御史、丞相史辈也与大夫一样哑口无言而惭愧得很。这样描述情节,合乎情理,而非节外添枝加叶;《史》《汉》多有这种笔墨。
    桓宽撰《盐铁论》是有思想倾向的。《杂论篇》言:“公卿知任武可以辟地,而不知德广可以附远;知权利可以广用,而不知稼穑可以富国也。近者亲附,远者悦德,则何为而不成,何求而不得?不出于斯语,而务畜利长威,岂不谬哉!”这显然是倾向贤良文学思想之议,而非大夫所论。其称贤良文学,“发愤懑,刺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强御矣!”此乃称赞之词。其言“桑大夫据当世,合时变,推道术,尚权利,辟略小辩,虽非正法,然巨儒硕学恧然不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然摄卿相之位,不引准绳以道化下,放于末利,不师始古。《易》曰‘焚如弃如’。处非其位,行非其道,果陨其性,以及厥宗。”此乃讽刺挖苦之词,持反对者态度。其论“车丞相即周鲁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似乎不识渔翁真面目。车千秋并不是消极派,也不是中间派。他是在日前桑弘羊积极建议制胡与屯田西域,遭到武帝否定,下了轮台诏而思前过之后,被武帝任为丞相而执行“富民”路线的。他主持盐铁会议,左右局面,引导贤良文学发言,虽不完全采纳之,但欲借其口以针刺桑弘羊坚持己见;不满意弘羊居功傲世,是不言而喻的。会议结束时,上奏“请且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 ,很可能出自车丞相的建议,桑弘羊是不可能退一步的。此人当轴处中,很谨慎,有大度,是可取的。桓宽讥笑丞相史、御史等曰:“不能正议以辅宰相,成同类,长同行,阿意苟合,以悦其上。斗筲之人,道谀之徒,何足算哉!”立意显然,不必多论。桓宽与贤良文学是同一条思想路线,至为明显。
    从贤良文学的发言,桓宽的撰著,以及本文引证的《史记》文字,可以察见前者是与《史记》作者司马迁同一条路线。司马迁于《平准书》讥官营铁盐、平准、均输是官府“与民争利”;于《货殖列传》为民营农牧工商业者树碑立传,强调民富则国富,议论国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此显然是对官营盐铁、平准、均输等持反对态度。其于《匈奴列传》、《蒙恬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宛列传》,以及《孝文本纪》、《律书》等,记述秦汉与匈奴的和亲与战争,明显地倾向和亲,反对征战,以为征战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其于《酷吏列传》、《武安侯列传》等针刺酷吏草菅民命,致使社会骚乱,“盗贼滋起”;高官权贵多以权谋利,贪贿暴富,并发出“其污者足以为戒”的警告。其于《儒林列传》记述儒者,敬仰孔子为人为学,立志救世抚民;讽刺汉世俗儒阿顺苟合,贪图利禄而为顺风派。于此可以想见,司马迁思想对于后世贤良文学具有很深的思想影响。贤良文学自称“庶人议” ,而司马迁实是庶人议的代表。
    所谓“庶人”,就贤良文学代言的阶级性来看,实是当时的豪富地主与工商。汉代武昭之世,皇权除与农民的阶级分野外,主要就是同豪强势力的矛盾,因为豪强势力时时威胁着皇权的维持与巩固。上述司马迁的有些议论,客观上是倾向豪富的。他本人的家庭出身实际上也属于豪族。据《太史公自序》言,司马迁的祖辈,历来入仕为官,司马昌“为秦主铁官”,司马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皆葬高门”,高门在今韩城地区。喜生谈,谈“为太史公”,谈生迁。司马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其家在今韩城地区从事农牧业。从《史记•太史公自序》三家注来看,“《茂陵中书》司马谈以太史丞为太史令。”可以推想司马谈为太史令时已迁家于茂陵。汉武帝时建茂陵,迁豪富以实之。则知司马谈已属豪富之列。由此可以推断,司马迁出身于豪富之家而无疑;其书《史记》写有上述文字也就不足为奇。
    《盐铁论》的内容与《史记》相符,两者可互相印证。则言《盐铁论》为历史专题的史记,而非历史小说,是可以成立而无疑的。 (完)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