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
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城市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实施总馆分馆制的意义——以南京为例
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浅论成都图书馆在提高公民道德修养中的实践
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成都图书馆为例
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杭州图书馆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公共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初探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浅谈社区图书馆作用和发展对策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
服务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图书馆立足于为弱势群体服务
公共图书馆完善盲人服务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
少儿图书馆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职
用好图书馆,把图书馆融入市民生活——哈尔滨市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文化定位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建立
创新图书馆学会工作的思考
夯实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基石——对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服务探析
公共图书馆服务新思路
公共图书馆馆员人格塑造浅析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图书馆展览工作初探——对成都图书馆展览工作的思考
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浅谈社区图书馆作用和发展对策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初探
利用手机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思考
论图书馆读者的权利
浅谈大连图书馆以古旧籍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浅谈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室的服务与创新
谈地方文献数字化
图书馆多元化文化服务
图书馆服务文化与资源的城乡统筹
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几个问题
拓展青少年读者服务活动空间
文化全球化中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初探
西安图书馆对少儿进行社会教育的可行性实践
白云无语自化成——新时期大连图书馆社会教育工作探索
长春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浅议
论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
关于发挥我馆汽车流动图书馆服务优势的对策与建议
以武汉图书馆的发展看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浅谈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文澜信息》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
作者:黄丽苑
    摘要:  城市人文精神是指城市在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个性和城市性格。它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精神和文化的城市,就是灵魂缺失的城市。作为城市文明建设重要标志之一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为人文精神建设建功献策,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是摆在图书馆员面前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上,就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城市人文精神  公共图书馆  文化建设 
一、前言
    美国学者亚历克斯•英克尔斯指出,在现代化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只重视如何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现代化的水平,政治学家也忙于从政治机构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来解释社会的现代性。但是,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国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现代的人格,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构中的行政人员都获得了人格的现代性,这个社会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现代社会。否则,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制度和观念,即使实现了经济起飞,也不会有持续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化。德国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上面的观点告诉我们:经济与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而文明建设中,人是决定的因素,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改革开放带来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基础,在党和政府“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引下,近年来,“文化立市”、“创建文化大都市”、“创建创新型国际城市”远景规划纷纷出台。《上海市文化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使上海成为文化事业高度繁荣,文化产业高度发达、文化品位高度提升的现代文化城市,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深圳在文化立市实践中,借鉴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高扬人文精神旗帜,在今年市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李鸿忠书记指出:深圳如今已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因而更有条件、更有必要致力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让大写的“人”字在特区的旗帜上高高飘扬。并用“五崇尚、五富于”对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作了高度概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深圳进入高端化发展的新阶段强调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把握发展大势,探寻发展路径是城市发展的明智之举。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市人民探索和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先走一步,这是一条产业结构、市民素质、城市品质全面协调发展之路,是一个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挑战更多的系统工程。这就给特区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城市文明建设重要标志之一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为人文精神建设建功献策,推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进程,为深圳的二次创业“走出一条新路”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是摆在图书馆员面前的思考课题。本文试图从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上,就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进行探讨,以请教同仁。
二、城市人文精神的主要含义及意义
    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人文精神是指城市在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个性和城市性格。它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精神和文化的城市,就是灵魂缺失的城市。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是指以人为中心,对人的存在价值、意义、权利、尊严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的关注和肯定,其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发展人。它不是一个孤立概念,而是极富内涵的概念集合体,比如,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专家、学者、市民的互动探讨就给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列出如下特征:敢闯、创新、开放、包容、务实、理性、关爱等。随着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竞争、平等、效益、法制观念正在普遍形成,但也要看到,目前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还存在很多混乱:一些人分不清君子,小人;先进模范成为被嘲笑对象,善良正直的人“不可解喻”,低品位、低格调反而成为时髦的偶像;一些人把诚实、守信视为无能、窝囊,不靠诚实劳动而是靠旁门左道致富却另人羡慕。在他们眼里,没有理想,没有崇高,没有是非观念,严重存在着人文精神的危机和缺失!这就向我们揭示了在改革开放、建立和谐社会,培养人文精神,重建精神家园是多么的迫切和重要!
    另方面,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实力较量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人的现代化素质将是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流的城市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和辐射能力,人文精神作为“软实力”已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发展已到了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一座有远见、有前途的城市必须加强以人文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这是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导向、规范体系和内在、永恒的动力之所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
    (一)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城市化已成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的出现和大都市群的形成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已日益显现,一些著名城市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甚至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代表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而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图书馆的发展总是与文明城市的发展同步,图书馆在城市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整个城市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文明积淀和记忆,它与城市的形象、人口、素质、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城市文化的主角和文明标志。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世界上第一座图书馆——美索不达米亚图书馆就诞生在开启了城市革命历史的世界文明发祥地——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当今世界各地城市都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东京国会图书馆等都代表各自城市的形象。深圳市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图书馆事业,投资7.78亿元新建一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大开间、典雅宏伟、富有人文意蕴的深圳图书馆新馆,并配置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不但配备了先进的小型机群和超大容量的数据库、网络设备,在馆藏管理和读者服务平台中引荐了RFID技术,实现智能化藏书体系和读者到馆的智能化服务,成为城市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形象代表。 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同城市的兴衰、城市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更是文化立市总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集城市书房、城市记忆、城市精神家园等功能于一体,服务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以丰富的知识库和多彩的活动引导着城市的阅读风气,影响着城市品格的提升和城市精神的凝练。所以,公共图书馆承载着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二)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终身教育不可替代的学校
    图书馆是城市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80%的知识来自社会学校。随着创建学习型城市理念的日益加深,城市的发展由过去重视资源、设备、资本转变为重视人力、知识、教育、科技、信息等。这些要素在当代经济运行中所占的地位日益突出,这些转变从根本上讲是“物”到“人”的转变,更进一步证明了人是现代生产力最终决定的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正确性。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根本是人才之争,在科技、知识、信息、市场竞争的背后,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最为激烈,而这些竞争的基础是教育。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97年,而美国为12.7年,德国为13.5年。在从业人口的25—64岁中,75%是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由此可见,我国从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发达、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没有现代化的市民,就建设不了现代化的城市。就深圳来说,当实现从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急剧嬗变时,也感觉后劲乏力,这种感觉来自于人才的匮乏和科教水平的制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问题。所以,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重视全民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支撑,为城市综合竞争提供不竭的活力源泉,才能更好地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城市的创造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图书馆具有的资源、场所正是市民终身教育不可替代的社会学校。
(三)公共图书馆是提升城市整体人文精神的主阵地
    1、人文理念从这里提升: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是关心人、重视人、发展人。这与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完全吻合的。“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历来是图书馆秉承的服务理念。笔者认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理念主要体现在开放和平等两个方面。
    开放,包括图书馆的藏书向城市一切人开放,不论常驻人口与外来人口、临时人口,都可免费进入图书馆阅读;另方面是藏书向读者开放的程度,应多采用开架阅览的方式,  让读者与书亲密接触,获取文献信息更加便利。
    平等,人文精神强调对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权利、尊严的理解、关注和肯定,而城市公共图书馆均等地让一切的社会成员都自由进入图书馆,都享有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文化权利和受人尊重的权利。蒋家福先生认为,图书馆员的价值在于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在实践中必须坚持贯彻公益原则、服务原则和自由存取原则。《公共图书馆宣言》阐述:“公共图书馆对其所在民众,应不分职业、信仰、阶层或种族,一视同仁,给予以同等的免费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首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这表明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使每一社会成员具备了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代表了知识信息的公平分配,从而维护了社会民主的公正,这也是消除信息社会发展带来的信息获取和利用上不公正所造成的“数字鸿沟”的最好途径和方式!
    2、丰富馆藏是构建城市人文品格的通途: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公共图书馆是市民最贴近、最便利的学习、文化休闲场所。建设国际性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人文品格,关键是要整体地提高人的知识水平、提升人的艺术素养,没有相当的知识积累,没有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力,就不可能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也不可能是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知识水平和艺术素养较高的城市,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而公共图书馆正是重要的载体,大大小小的图书馆网络就是市民学习知识不可或缺的通途。深圳市自2003年10月启动“建设图书馆之城”以来,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区馆为骨干、街道馆为基础,社区馆为节点的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不但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全市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530座,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馆),而且在文献资源的增长上、技术平台建设上、多元文化办馆格局上实现了新突破和创新,服务工作、共享工程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提升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图书馆读者服务量与日俱增,据统计,2003年——2005年全市8家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397.2万人次。深圳图书馆新馆自2006年7月12日试开馆以来,更是创造了日均接待读者8144人次,最高的日接待人次突破2.3万的记录。
    深圳市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七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市图书馆在每届的读书月活动中起着策划和组织作用,以责无旁贷的主人翁姿态向市民倡导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向市民展示丰富的馆藏,推荐好书,开展网上阅读和各种文化活动,特别是承办了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主题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活动以来,已在市民中产生极大的反响,逐步倡导和培养了市民开放、参与、不断探求,勇于创新的精神,文化大讲堂的形式让深圳走出一条建设城市人文精神的创新之路,也营造出崇尚知识与人文、求学问道的良好氛围。
    3、感化市民、温暖弱势群体,同创和谐社会:公共图书馆为城市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和保障机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从城市来说,弱势群体是指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退休人员、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瞻养人)的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这些群体普遍都存在经济收入、个人能力、信息沟通、维护权益弱势的特点,但他们也是市民的组成部分,生活在城市里,参与了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文化的积淀,他们也是城市的成员,应纳入文化福利的范围。图书馆要遵循公益、开放、平等的服务理念对这个群体给予更多方便与关怀,可从自身的资源出发,给予信息援助和技能阅读培训,开展专门服务,在农民工密集区办图书馆或图书流通点,专门为队伍庞大的农民工提供服务,要让城市的每个角落、每个成员都能读到书,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深圳图书馆新馆就设有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设施,如盲道引导,无障碍通道,视障阅览室,为视障人士提供含各种载体的250册盲文文献和5个专用电脑。市馆先后在老人院、边防站、看守所、市福利中心、大型住宅区等设立了二十多个分馆或图书流通点,将服务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深圳南山区图书馆去年与桃源街道办、众冠股份公司通过三方协议的方式,在劳务工聚集的工业区办了区图书馆分馆,大大地方便了工人的学习,深得广大劳务工的欢迎,开馆10个月,进馆读者就突破10万人次。
(四)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科技信息传播枢纽
    城市信息化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必然给坐拥信息仓库的图书馆带来发展的契机。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献信息宝藏,其信息集散辐射的功能将更加突出。图书馆本身要加快发展步伐,要尽可能地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既要对现有的馆藏数字化,又要利用学科优势和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对网上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实施动态的知识资源集成、应用系统集成、智力服务集成网络服务策略,为各行各业、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撑,充分发挥图书馆高层专业人才在提供决策、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策略等服务层面上的作用。
要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读者熟悉数字图书馆收藏内容及信息检索方法,使其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识别和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要开展网上知识评价与信息导航,对信息先行筛选,为读者节约时间精力,既要管理现代化,又要实现服务网络化和智能化。增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资源、人才优势,担负起城市科技信息传播的枢纽。深圳图书馆新馆借助先进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和高端的网络设备,大容量的存储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管理系统(RFID)以及自行研制开发的国家“十五”科技发展重点项目——“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dILAS)”,已成为深圳这座城市信息文献收藏中心、文献资料加工中心、网络管理控制中心及数字图书馆、研究、参考咨询服务中心,承担着“大众型、研究型、数字化”的历史重任,成为区域信息、数字化研究和服务的龙头和辐射中枢。
四、 结语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担负着历史的使命,是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主阵地。图书馆要全面实践人文关怀理念、高扬人文精神伟大旗帜,全心全意为城市的人文精神建设出谋划策,以热情、务实的态度和职业品德去感化市民,温暖市民,以精湛的信息服务技能和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的服务理念和方式为读者提供平等、开放、免费、便捷的终身服务,让人文精神的春风吹遍城市的每个角落,让城市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温馨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李东来.城市图书馆: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图书馆建设,2007(1)
2.刘鸣亚.图书馆特色服务与人文精神. 现代情报,2007年1月3期
3.吴晞.天下之公器——论公共图书馆精神. 深图通讯,2006(2)
4.程卫东.城市发展与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3)
5.朱丹君.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 贵图学刊 2006(3)
6.王世伟.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序. 图书馆杂志 2006(4)
7.向英明,罗爱静.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和保障机制研究. 新世纪图书馆 2006(5)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