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
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城市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实施总馆分馆制的意义——以南京为例
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浅论成都图书馆在提高公民道德修养中的实践
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成都图书馆为例
公共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建设——杭州图书馆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公共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初探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浅谈社区图书馆作用和发展对策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
服务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图书馆立足于为弱势群体服务
公共图书馆完善盲人服务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
少儿图书馆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职
用好图书馆,把图书馆融入市民生活——哈尔滨市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文化定位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建立
创新图书馆学会工作的思考
夯实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基石——对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服务探析
公共图书馆服务新思路
公共图书馆馆员人格塑造浅析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图书馆展览工作初探——对成都图书馆展览工作的思考
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浅谈社区图书馆作用和发展对策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初探
利用手机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思考
论图书馆读者的权利
浅谈大连图书馆以古旧籍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浅谈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室的服务与创新
谈地方文献数字化
图书馆多元化文化服务
图书馆服务文化与资源的城乡统筹
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几个问题
拓展青少年读者服务活动空间
文化全球化中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初探
西安图书馆对少儿进行社会教育的可行性实践
白云无语自化成——新时期大连图书馆社会教育工作探索
长春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浅议
论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
关于发挥我馆汽车流动图书馆服务优势的对策与建议
以武汉图书馆的发展看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浅谈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以《文澜信息》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浅谈大连图书馆以古旧籍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作者:薛莲
    摘要: 大连图书馆以丰富而多元性的馆藏古旧籍文献为依托,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与多种文明、各种思想对话,开展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多元文化服务,为多元文化的研究、交流和学习提供了一条通道,体现了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关键词: 大连图书馆 古旧籍 多元性 多元文化服务 

    大连图书馆的前身是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连图书馆”,具有近百年历史,藏古旧籍文献丰富,特别是满铁资料更是闻名于世。这些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古旧籍,一直吸引海内外各国家、各民族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前来咨询和研究,大连图书馆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保存、利用好馆藏古旧籍并开展多元文化服务是大连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工作,在当今大力提倡构建多元文化的时代亦具有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与图书馆
    近几十年,多元文化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日渐流行。“文化”在《辞源》(商务印书馆,2006年)中解释为:文治和教化……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康德在他晚年最重要的著作《实用人类学》中把“多元”解释为“不是在自身中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来研究,而是仅仅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来观察和对待自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一词,最早由加拿大于1922年提出,并于1971年再度提出,以强调移民带来世界各地的文化丰富了加拿大本地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取代以往“同化”移民文化的观念。
    中国虽未直接提出“多元文化”一词,但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境内民族融合,有汉、满、蒙、回、藏、苗等56个民族。今天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即是多民族的融合和多元文化的展现。1990年12月,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最坚实的奠基者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以“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为主题进行演讲,从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世界文化的多元和谐,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观点。今天看来,以这十六个字阐释构建多元和谐文化是非常精辟独到的:承认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客观存在;全世界全中国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及个体各自领悟着、欣赏着、保持着、表达着各自的文化个性或独特性,并且也能够了解、尊重、欣赏、融会其他文化的优点和特色;同时,在探寻、认同、遵循基本的普世价值的过程中“美美与共”,这也是通往“天下大同”的基本路径。在尊重文化多元基础上 “美美与共”,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保存者,展现、传播多元的人类文化是其基本职责之一,也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着力发展的读者服务项目。国际图联于1987年发表《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方针》指出,在一个地区,某一语言或民族群体超过300个人,这个群体就应该得到与社会公众同等的服务。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设中进一步提出,“图书馆应配备用少数语种的语言或者这些少数群体能够接受的语言书写的资料、反映少数群体文化的资料、为学习通用语言或母语所必须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视听资料。此外,在服务方面,除了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要为少数群体提供其他服务,如介绍当地情况,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当地语言,上门服务等”。
    因此,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个平台开展多元文化服务是适应当代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大连图书馆历来重视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对外读者服务,满足国内外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民族读者的需要,为多元文化的研究、交流和学习提供了一条通道,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与多种文明、各种思想对话,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大连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是依托在丰富的、多元性的馆藏基础之上的。
二.大连图书馆古旧籍文献的多元性
    大连馆藏约55万册古旧籍,其多元性体现在载体形态、版本形式及语言种类等方面,从而呈现出了多元文化的属性。
    古旧籍载体形态多样表现在,既有图书、报纸、期刊、档案、舆图、拓片等纸质文献,也有其数字化形态,如孤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三补编》等已经全文数字化并实现网络阅读。舆图有1200种,5000余幅,大体包括军事类、城市类、风景名胜类、风水类、水利类、经济类,还有碑刻地图等;这些舆图以汉文为主,又有满文和满汉合璧;亦有日文、德文等。历代碑刻拓本2000余件,也以汉文为主,包括满、蒙、藏等少数民族语言。清代内府档案1700余件,以满文和满汉合璧为主,包括汉文。
    古旧籍版本形式丰富,有线装、经折装、平装、精装等多种装帧形式;有写本、稿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石印本、油印本、铅印本等;文献的出版地不但有中国本土各个地区,亦有日本、朝鲜、越南、俄、英、美、法、德、荷等世界各国。可以说大连馆藏古旧籍不但从时间上跨越古今,从地域看也是非常广泛,具有国际性,如有国内稀见的日刻本、朝鲜刻本和越南刻本的中文古籍(即域外汉籍),有多达十几万册的日文古旧籍,有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出版物等,在今天的西方亦属珍本。
    古旧籍文献的语言种类多,以汉文为主,经、史、子、集、丛藏书丰富;又有中国少数民族的满、蒙、藏、维吾尔、朝鲜、女真、西夏等文字的文献。如馆藏中国少数民族的满语、满学图书有四百五十余种,三千三百余册,涉及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哲学、伦理、文教体育、宗教、军事、天文历法等各方面。由于满语、满文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而无人使用,这些图书对满语、满族,乃至对清史的研究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其中十八、十九世纪日、俄、德、法等外国人编著的满语、满学著作,在今天更是难见的珍稀本;其他如满文《新约全书》,满朝文合璧《清语老乞大》、汉、满、蒙、维(维吾尔)、藏文合璧刊本《五体清文鉴》等均为国内仅有,弥足珍贵。
    西文古旧籍也颇有特点,包含29种文字,约3万余册,以英文为多,其余有德、法、俄、意、荷、拉丁、西班牙、阿拉伯、波斯、希伯来、亚述语等文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民俗等十分广泛;既有十七、十八世纪来华西方传教士的著作,也有当时欧美国家出版的各种百科全书、莎士比亚全集等。如巴黎1776-1791出版的《北京教士报告》(Missionaires de peking)十五卷,由清朝中期在中国传教的洋教士所写,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时局、历史、文化、民俗等情况;1762年伦敦版《耶稣会士游记》(Travels of the Jsuits),为英国学者约翰•洛克曼编,有记录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在中国,得到康熙皇帝赏识的事,以及传教士张诚作为翻译被派到尼布楚和沙俄使节接触,说服沙俄使节签订尼布楚条约经过等的史料,非常珍贵;第九版和第十一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初版的《意大利百科全书》等,文物价值巨大;关于犹太问题的藏书独成一体,称之为“犹太文库”。西文期刊近百种,有1832年5月创刊的《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是由美国来华的第一个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主编的;还有法国著名汉学家高第创办的《通报》(T’oung’pao),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中国每周评论》(China Weekly Review),《亚洲评论》(Asiatic Review)等,在我国国内非常稀有。
    总之,大连馆藏丰富的、涵盖多元的古旧籍,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是今天我们为中国和世界各地读者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根基。
三.大连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
    大连图书馆在明清小说、地方志、东北问题、蒙古问题、日本问题、满铁资料、清史等方面的研究,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研究项目。现已出版《大连图书馆藏孤稀本明清小说丛刊》55种、《清内府档案选编》、《中国古代地图精选》等书籍,编著了《大连图书馆馆藏地方志目录》、《大连图书馆古籍善本目录》、《大连图书馆藏少数民族古籍图书综录》等二、三次文献;部分中、日文的旧报纸也或影印或制作成缩微胶片,方便读者查阅。
    目前大连图书馆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古旧籍进行发掘、整理和复制,特别是以计算机和数字传媒技术对馆藏古旧籍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以增强多元文化服务的生命力,是我们近年来不断努力的目标,现在已有“古籍线装书目库”、“犹太文库书影”、“远东文库书影”、“罗振玉学术全集”、“善本书目库”、“旧报刊数据库”、“明清小说全文库”等数据库实现网络化查询、阅读,满足了更多读者的需要,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提供高质量的多元文化服务,必须以高素质的文化学养作保证,不但要精通文史,还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才能揭示馆藏、开发馆藏,才能接待来自国内外各阶层、各民族的读者到馆阅览、查询。如最近,我们接待了一位留学国外的满族读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其提供大连馆藏刊本、抄本满文、满汉合璧、满蒙汉合璧“满洲话条”类图书《清文启蒙》、《清书指南》、《庸言知旨》、《满蒙汉话条五十四段》、《满汉单话》等十七种之多,帮助他对比、研究存在于清朝乾隆至光绪年间的各类“满洲话条”——“不同于清代通用的口语亦有别于满文的书面语言”;另提供各种刊本、抄本满文、满汉合璧“金刚经”等十四种佛经类图书,对他研究清朝时期的满语和满族人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文献保障,协助其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对不同文化的关注、理解与研究为人类的沟通提供了一条通道,因为世界的沟通,既靠语言,又关乎文化。大连图书馆出色的多元文化服务,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公共图书馆形象,也使我们图书馆人引以为自豪。这种自豪感又激励我们今后要不断开发特色馆藏资源,不断完善多元文化服务。
    大连图书馆与时俱进,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多元文化建设组成部分,也与大连国际化都市的多元文化城市精神相适应——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与包括现代西方文化在内的各种外来文化的多元性存在,吸取多元文化的精华,深入发掘、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有益知识及其人文精神,达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与兼融互摄,以创建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丽宁.论费孝通的和谐社会思想.学海,2005.5
2.吴建中.多元文化与城市发展——以上海图书馆为例.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
3.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download/eresource/tplpub_periodical/articles/ 2401/240102.pdf
4.汪哮海.满铁大连图书馆的西文藏书.大连文史资料,(4)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