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清史稿•徐邦道传》释证——徐邦道在旅大
探讨唐朝对营州(辽宁)的统治
金毓黻赴日搜求东北史地文献考略
《奉天通志》征引书目辑录
试论王应麟的文献学成就——以《困学纪闻》为例
钱大昕的汉学、宋学和清学观
钱大昕在新、旧《唐书》研究上的成就
钱穆论朱子学
保护典籍,致力经史——朱彝尊的文献学成就
论汉代“通经致用”思潮对古文献整理的影响
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学的成就
中原典籍的入辽及其贡献
西夏文献资料述略
安徽杜诗学文献述略
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鲜卑石室祝文辨疑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
大典本《新安志》佚文研究
《国语》与《史记》记述范蠡比较
关于颜延之《庭诰》的几个问题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述略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
对于《太平广记》的整体文化观照
《淮南子》廉政理论撷英
两汉乐赋中所见音乐理念的新突破
唐代男女初婚年龄的历史变迁
玄学思潮与东晋南朝史学
孟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色
试论费宏政治生活三事
旧志整理要注重点校质量
传统目录学表微
20世纪古籍整理的成就及今后的工作
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几个问题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系的不能承载之重――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刍议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
对于历史文献学科的一点思考
从《徐乃昌日记》考论随庵金石收藏特色
满族家谱五种
《辽东诗坛》研究
后记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辽东诗坛》研究
作者:孙海鹏
引言
    大连图书馆藏《辽东诗坛》杂志自大正十四年一月十五日第四号开始,迄昭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第一百二十七号。共一百二十七期,装订为合订本共十册。其中缺失二十八期。根据范旭仑、王雨霖先生提供的复印件补齐七期。迄今尚缺失二十一期。大连图书馆藏《辽东诗坛》均钤盖“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图书印”方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连图书馆”椭圆印。就目前看来,研究大连地方文化史者,尚未触及到二十世纪初期大连地方诗社以及诗词刊物的研究领域,更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对当时大连地方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本文以《辽东诗坛》杂志的创办发行过程和大连地方诗社及诗人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的探寻研究工作。
一、 近代大连诗社的崛起
(一) 近代大连诗社崛起的原因
    日俄战争后,日本对大连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为进一步加强对大连地区的殖民统治,一九二零年七月成立了满蒙文化协会,该协会作为关东厅和满铁株式会社在文化上的喉舌,负责调查、宣传、开发满蒙文化。因此,在推进日本殖民文化的同时,日本一直在鼓吹“同文同种”言论。其目的在于改变大连地区中国人是原住民族,日本人是侨居民族的看法,而使之成为日本人是主体民族,而中国人是侨居民族。在这种带有强烈侵略色彩言论的引导下,日俄战争后,以田冈正树、野村直彦、武田南阳、松崎鹤雄为代表的定居在大连的一些日本文人开始组建浩然社、以文诗社,用以联系、笼络中国的文化人士。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时期。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的签订导致了五四学生运动的爆发。军阀连年混战,国民政府走马灯般的更换总统,时事动荡,民不聊生,均导致政局不稳。因此,大批早年拥护孙中山反清反袁的革命党人以及一些民族工商业者、书画人士、知识分子看到国民政府的无力控制动荡的时局,以傅立鱼、许学源、胡子晋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黄广、黄棣华、王又吾、李文权、陈锡庚、陈子勋等人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者;以谢廷麒、丁燮生、王亚南、王光烈、杨令茀、张文海、周嗣培为代表的书画人士,以杨成能、万云鸿、金念曾等为代表的新闻界知识分子纷纷避居大连,以谋求政治上的庇护和事业上的发展。还有大批政要,为了取得安全保证,也来连寻求庇护,其中有段祺瑞、孙宝琦、蔡廷干、黄炎培、王揖唐、潘复、田中玉、王承斌、孙传芳、李经方、袁金铠、周善培等政治要人。虽然大连地区在日本殖民者的高压统治下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但是从地理的角度看,大连地处海隅,海港铁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相对中原动荡的时局,可以暂时躲避战争的威胁。另外,辛亥革命后,溥仪小朝廷虽然苟延残喘,但是在大量前清旧臣的鼓动下时刻谋求复辟,大连也成为宗社党人和前清旧臣的避居地。这些人当中包括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郑孝胥、罗振玉、陈曾寿、王季烈、宝熙、杨钟羲等人。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大连本地文化自清末以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王永江、李义田、刘心田、王天阶、李西、毕乾一、刘家声、阎传绂、杨凤鸣、韩冈瑞等地方文士也为当时大连地区的诗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金州王永江,虽身居要职,而不废吟咏,其诗沉郁雄健,得老杜神髓,与当时大连地方文坛领袖李义田唱和不断。因此,二十年代初期的大连本土文化在日本殖民文化的压榨下也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嘤鸣社和宗风学社就应运而生。
(二)诗社介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大连诞生了四个诗社:嘤鸣社、浩然社、以文社、宗风学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侨居大连的文士和大连本地文士所组成的嘤鸣社。其持续时间有九年之久,编辑刊行了社友诗集《嘤鸣社诗钞》。而且社友在大连期间,雅集唱和不断,即使是在嘤鸣社解散之后,社友分布在南北各地,如傅立鱼在天津、许学源在四川、杨成能在辽宁、黄广在浙江、黄棣华在广东、尹本和在安徽、毕乾一在黑龙江,这些诗人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五六十年代。浩然社是由侨居在大连的日本诗人组成的,在田冈正树的组织下,在华与在日的日本汉诗作者,纷纷向田冈正树、野村直彦、滨田正稻、吉川助之丞等人所编辑的《辽东诗坛》投递诗作。浩然社也多次在大连组织以纪念苏东坡为主题的雅集活动,编辑有雅集诗稿《清风明月集》。浩然社的影响力不仅在东北地区,在京津两地也得到了郑孝胥、孙雄、郭则沄、曹经沅、王揖唐等人认可。以文社是在嘤鸣社社友寥落后,与浩然社合并而成的。虽然浩然社兼并了嘤鸣、浩然两社,实质上其人数并不多,活动也不是很频繁。因为在以文社成立的前后,日本已经大肆入侵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戮掠,致使中国百姓民不聊生,逃亡他乡。因此,带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旧时嘤鸣社友绝大多数没有参加以文社,除了亡故的胡子晋、林培基、吴胥荪等人以外,傅立鱼赴天津、许学源赴湖北、毕乾一赴黑龙江。因此,在一九三五年后,伴随着《辽东诗坛》杂志的衰落,以文社也走向末日。一九三六年,田冈正树病故于大连。《辽东诗坛》停刊,以文社就此终止了活动。宗风学社是由杨成能兴办的综合性的社团组织,主要是在寺儿沟组建觉民学校。而诗社雅集仅是其中一项活动。杨成能本身是一个诗人、书画家和小说家。曾经主持编辑《东北文化月报》。宗风学社从创建到无声无息的解散前后总共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宗风学社对大连文化的影响力是相对有限的。
    嘤鸣社。一九二一年春天,广东南海人胡子晋侨居大连,办理实业。胡子晋号哮公。别署椎铁、骏男。胡子晋到大连后,联络在连的老同盟会会员以及寓居在连的旧时官吏、当地文士组建嘤鸣社,包括傅立鱼、许学源、蔡清禅、关俊明、黄广、黄棣华、尹本和、杨成能、徐守一、陈锡庚、林培基、毕乾一等人。一九二二年秋,国民政府征胡子晋任新疆实业厅长,辞不就。而且辞去嘤鸣社社长,寄居营口,仍然从事实业经营;一九二九年秋病逝于营口;终年五十二岁;生前诗文未结集;仅有《广州竹枝词》流传于世。胡子晋辞去嘤鸣社社长后,诗社的社务均由寓居在大连的江苏余姚人黄广负责。黄广字越川,号小梅苑主人,别署余姚布衣,与广东顺德人黄棣华并称嘤鸣社“二黄”。黄广在大连从事油坊业,于一九二七年离开大连,此后又于一九三五年返回大连。嘤鸣社的活动在胡黄等人之后也就走向衰落。从一九二一年创建直至一九二七年共计六年中是嘤鸣社的辉煌时期,与田冈正树领导的浩然诗社并存,时有雅集唱和。例如黄广在《偕嘤鸣诗社同人公宴浩然吟社诸君赋》诗中写道:“诗坛此夕会群雄,妙句缤纷落眼中。刮目人看三日别,埋头我欠十年功。宾朋旧雨兼今雨,格调唐风复宋风。最是西窗愉快事,论文两国果相同。”一九二六年嘤鸣社编辑有《嘤鸣社诗钞》一函四册。收录了嘤鸣社十九位成员的八百二十余首诗。有田冈正树、李义田、李文权三人的序言。
    田冈正树在《嘤鸣社诗钞序》中说:“或曰情思之所钟,意气之所感,是人间之至交也。惟余窃以为不然,缘此虽动物,亦或能之。独以艺术相交,以文会友者,始可以谈人类特有之尊严神秘矣。盖因文化之至境,不能外此耳。日本之诗,中国之诗也;日本之文,即中国之文也。日本之词客文人,对中国之文豪词雄,固心焉慕之。无奈蓬壶三岛,重洋间隔,有碍于把臂之会也。英国文豪喀雷儿,与美国哲人耶马逊,以文相识,愈交愈厚。喀氏每有文问世,耶氏乃必为序以荐,作书以评之。其后耶马逊,竟绝大西洋,访喀雷儿于伦敦瑟璃西庐,淹留忘返。文坛传为千古之佳话。此类之事英法德奥间,不乏其例。而我两国间不无稍欠融合之嫌焉。不知文运之隆,不如彼乎?抑亦词林之时会未至乎?余曾有感于此。前年适值壬戌七月既望,邀请嘤鸣浩然两社同人,特开赤壁记念诗会,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是实为我嘤鸣浩然两社联盟之初也。自是厥后,两社同人每年必一两次相聚唱酬。至于今日,虽未得美满之结果,而于愿略足以稍慰矣。此次嘤鸣社集该社同人所作之诗,付诸剞劂,名曰嘤鸣社诗钞。裒然巨册,琳琅珠玉,洵辽左诗界之一伟观也。集中所收凡二十家,在余为平生所亲交,间有闻其名,而未及见其人者。开卷读之,不啻旧雨重逢,倾盖把话矣。至友胡子晋君,致函索序,谊不可辞,乃书数语,以志所感。日本大正十五年,岁在丙寅夏五月,识于大连侨居淮海田冈正树。”从田冈正树的序言中可以大致了解嘤鸣社的情况,更可以明显的看出其鼓吹以文学“亲善国交”的理念。
    在一九二九年三月《嘤鸣社东坡生日雅集诗稿》序中:“嘤鸣诗社,诞生于连滨,已有年矣。社中同人,谢世者有之,离连者有之。一时颇有寂寞之感。”此时的嘤鸣社已经尽显萧条,很难维持正常的诗社活动。广东顺德人黄棣华字伟伯是嘤鸣社的老社员,在其《嘤鸣社友开诗会追悼胡子晋怆然赋此不胜今昔之感矣》诗中记叙了嘤鸣社社友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关于大连诗坛掌故的叙述。“嘤鸣诗社十八人,子晋群英推领袖。年来寥落似晨星,人间天上纷纷走。关林前后已凋殂关乙仙林心栽,杖履难亲商句读。陈杨早驻沈阳车陈尘隐杨橐吾,傅安共醉燕京酎傅立渔安淮阴。觉园南为孝感官许觉园现为孝感县知事,清禅北向龙沙狩蔡清禅现客黑龙江。越川蠡郡屡猷新黄越川在绍兴办电器事业,介甫汉口操旧业尹介甫在汉口。太初皖水自遨游徐太初在安徽,大拙台安难邂逅毕大拙在台安。回思骚社全盛时,秋月春风将韵斗。欢然畅饮酒楼中,击钵催诗诗立就。岂知聚散太无常,连湾莫把游踪逗。何堪子晋又骑箕,正当风雨重阳候。本来生死亦寻常,胡为斯人偏不寿。山房尚有未完书子晋辑万松山房丛书,肇椿哲嗣当研究子晋子名肇椿。哮公从此不忧哮子晋又号哮公,留得诗名弥宇宙。”由于社友的相继病故和离开,已经很难维持正常的诗社活动,因此在一九三零年嘤鸣社与浩然社合并,称以文社。由田冈正树担任社长。
    浩然社。就目前的资料来看很难推断浩然社的创办的具体时间,但是不应当晚于一九二四年《辽东诗坛》创刊。一九二二年一月十五日毕乾一在田冈正树《燕齐游草》序中写道:“田冈先生者,东瀛名宿,而兼通中外学说者也。就任满铁西席,来连埠者,今既十年矣。”由此可以推断田冈正树大约是在一九一一年前后来到大连,并长期定居于此。一九三五年,为欢迎万云鸿从哈尔滨返回大连。黄广在位于大黑町七三番地的自己家中召开欢迎会,并将此次雅集的诗作命名为《一席庐诗稿》。《泰东日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在《辽东诗坛》第一百二十号中将此消息作为《一席庐诗稿跋》登出,其中写道:“曩者连滨文豪荟萃,正所谓人杰地灵。公余之暇,以文会友,辄为消遣,亦韵事也。当时,除有无名诗人文士外,尚有诗团之结合。日方有浩然吟社;国人有嘤鸣诗社。两相对峙,各自秣马厉兵,时而单开诗会,时而合会斗韵。铁砚磨穿,大观蔚起。”从中可以推断,浩然社的创办时间应当与嘤鸣社同时,或者不会相差太长时间。但是,浩然社从创办开始,田冈正树就是其中的骨干健将,其积极投身于社务之中,而且对华了解较一般日本人更多更全面,又是多产的诗歌作者,因此登上浩然社社长的位置。
    以文诗社。《满洲报》编辑部长金念曾在《辽东诗坛》第七十一号《欢迎尘隐雅集诗稿》的序言中提到:“嘤鸣诗社以吟朋寥落,去年公议更号以文。意在面目一新。并广邀诗友,藉为风雅之扢扬。乃迄今日,仍以人事靡常,离多聚少,不克大张旗鼓,诚憾事也。”此次雅集是在一九三一年七月,由此可知嘤鸣社在一九三零年更名为以文社。但是,嘤鸣社的旧有社员如黄棣华、陈锡庚等人仍以嘤鸣社社员自居。万云鸿在一九三五年立春后三日的雅集的诗中小注:“大连嘤鸣浩然两诗社曩曾联合开会,推田冈淮海先生为盟主。”可知以文社社长是田冈正树。一九三二年春日以文诗社在辽东酒楼雅集。旧时的嘤鸣社、宗风社的诗人已经飘零殆尽。中国诗人仅剩下黄棣华、阎传绂、杨凤鸣、黄文灿、李文权诸人。当时寓居在大连的政界人物田中玉、书画家谢廷麒也参加了此次雅集。而日本诗人仅有田冈正树和园山良之助了。因此可以推断,《辽东诗坛》在一九三二年前后开始走向衰落。一九三五年春,嘤鸣社友黄广返回大连,邀请田冈正树、黄棣华、韩冈瑞、沈止民、杨凤鸣、金念曾等人在登瀛阁雅集。黄广有句云:“诗坛尚剩几吟侣,我亦当年呐喊人”。至此,嘤鸣社、浩然社、以文社社友已经所剩无几,大连地区的诗社走向了低靡不振的境地。
    宗风学社。一九二六年五月间宗风学社在大连成立。由杨成能担任社长,林培基、陈子勋担任副社长。在《宗风学社简章》缘起中有这样的文字:“大连一埠,中外杂居。一切情形自与内地不同,但自又一方面观之,地属租界,与内省军事无关,政潮不到,文人学士正可在此读书养晦,砥砺举行,训育子弟,造成优美健全之国民。试其要,不外成(少)年人尚无纯粹文艺相切磋之集合,少(成)年人殊少真正不带政治色彩之修养机关之故。此本学社之创设所以不容缓也。”在《宗旨》中写道:“本学社纠集同志,定期集合,期于砥砺学行,以救时弊。组织伊始,其定标的,以资迈往。其目如左。(一)保存国粹(二)挽回颓风(三)增进知能(四)最勉道义(五)援助公益”在《事业》中的第一项即是诗歌。宗风学社在建社伊始就致函田冈正树“谨拟借重先生,充任本社顾问兼诗歌部主讲。”宗风学社成立后,发行有《宗风》杂志。并且先后组织了五次重要的雅集活动。第一次是于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在老虎滩清风馆举行的消夏雅会。参加者有杨成能、林培基、梅季五、李文权、毕乾一、野村直彦。第二次是于同年八月十一日在万松阁举行的松山馆雅集。参加者有杨成能、陈子勋、毕乾一、侯云峰、王凤岐、郭蒲村、田冈正树、野村直彦。第三次是于同年十月三十一日在金州响水寺举行的观枫会雅集。参加者有杨成能、李文权、梅溪、侯小飞、陈子勋、尹本和、吴景勋、阎传绂、王承斌、武田南阳、野村直彦等三十余人。第四次是于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寺儿沟觉民学校举行的宜春雅集。仅知道有杨成能杨凤鸣、田冈正树等人参加。第五次是于同年四月三日在伏见台公学堂举行的宗风学校修禊会。参加人有杨成能、田冈正树、野村直彦等二十余人。杨成能本名新诚,一作性诚,字橐吾,晚号百耐囷叟。以字行。江苏武进人。一八七七年生。一九零八年至辽东,后于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部国文科任教员。一九二二年三月至大连,寓居伏见台,出任《东北文化月报》编辑。五十岁时刊有《石谱百图》行于世。著有科幻小说《非非想》;实事小说《铁窗鸳侣》;社会小说《工夫市》。精通日文,译有《满洲发达史》。于一九六九年逝于北京,年九十有二。一九二七年夏杨成能离开大连赴沈阳。在其离开大连之后,宗风学社的活动即告终止。
(三) 《辽东诗坛》缘起
    田冈正树在《辽东诗坛》发刊词中写道:“辽东胡有诗坛之刊乎?曰缘也。夫佛与众生缘。众生与众生亦有缘。诗人者,具佛根佛慧而最有佛缘者也。缘之久且远者,莫李太白、太戈尔若。之二氏者,虽一去今千有余岁,一相隔万有余里,而二十世纪之欧美人士,惊太白为浪漫派之神圣,推太戈尔为歌咏界之明星。诚以二氏之杰作,字字皆物我平等,处处皆世界大同。虫鸟闻而悲鸣,金石感而歌泣。矫含生负气者乎?同人之在辽东也。空桑一宿,与地缘也。其刊《诗坛》也,樽酒论心,与人缘也。若就我佛无边际言,辽东藏世界,世界缩辽东耳,不必泥其地点。以佛之无执著言,诗坛大同人,同人小诗坛耳,不必分为谁何。由是言之,嘤鸣浩然两社,鼓吹文化缘也。嘤鸣浩然,与非嘤鸣非浩然,以文学亲善国交,亦缘也。同人与浩然缘,且与嘤鸣缘,更进而与非嘤鸣非浩然之各大词宗缘。以缘故。是以词。大正十三年甲午十月上浣。”从中看到的是一位热衷于汉诗的日本老诗人对“以文字亲善国交”的美好期盼,而且反复强调“不必分为谁何”。其实,此时已经六十一岁的田冈正树有将近二十年在中国生活的经验。在其思想的深处,是一直强调中日“不分彼此”,包括思想、文字、乃至领土、主权等问题。但是,田冈正树也深深的了解中国人的心理,如果很露骨去表述侵略、取代的意思,中国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因此要闪烁其词,拉出佛祖来作幌子。从登载在《辽东诗坛》第一号上的《本社启示》上可以看出端倪:
一、本社称同人社。每月一次(十五日)发行《辽东诗坛》杂志。
二、《辽东诗坛》发刊两国人士诗歌。并欢迎其投稿。
三、本志编辑事务由野村柳洲掌管之。投稿者既寄“大连市光明台振东学社内同人社野村柳洲”可也。
四、凡寄稿者以每月二十日以前为限。
五、本杂志发刊宗旨在扢扬风雅,兼资国交。其趣旨载在发刊辞。兹不另赘。
六、本杂志本拟以上月十五日始判。无奈当创业时,诸多丛脞,以致展期至本月,洵出于不得已。读者幸谅之。
登载在《辽东诗坛》第二号上的《本社启示》与第一号有所不同:
一、本社称同人社。每月一次(十五日)发行《辽东诗坛》杂志。
二、《辽东诗坛》发刊两国人士诗歌。并欢迎其投稿。投稿者既寄“大连市光明台振东学社内同人社野村柳洲”可也。
三、本志发刊宗旨在扢扬风雅,兼资国交。其趣旨载在发刊辞。兹不另赘。
扢扬风雅,亲善国交。本于会友辅仁之义,而世道国计不可忽者也。鄙人等不自揣,卒先刊行本志者,盖有关乎斯文不能已,不有复暇顾菲才绵力也。切祈方家博学,幸谅微意而赐援助。实为至祷。敬布。
野村直彦、田冈正树、滨田正稻
而登载在《辽东诗坛》第六号上的《本社启示》上就进一步明确将“同人社”更名为“同文社”:
一、本社称同文社。每月一次(十五日)发行《辽东诗坛》杂志。
二、《辽东诗坛》发刊两国人士诗歌。并欢迎其投稿。投稿者既寄“大连市惠比须町百十七番地同文社”可也。
三、本志发刊宗旨在扢扬风雅,兼资国交。其趣旨载在发刊辞。兹不另赘。
扢扬风雅,亲善国交,本于会友辅仁之义,而世道国计不可忽者也。鄙人等不自揣,卒先刊行本志者,盖有关乎斯文不能已,不有复暇顾菲才绵力也。切祈方家博学,幸谅微意而赐援助。实为至祷。敬布。
                                   同文社
    在第六号《本社特别启事》中有这样的记载:“本社此次改同人社为同文社,并将发行所移转左开之处。特此布告。大连市惠比须町百十七番地。辽东诗坛发行所。同文社。”关于社名更改的理由,《辽东诗坛》前期的发起人野村直彦在第六号的《诗坛记事》中有过阐述。大意为,“同人”二字取自《易经》中“同人于野享,利涉大川”之意。但《辽东诗坛》创刊的主要目的是在文墨上“亲善国交”,所以改称“同文”,取“同文同种”之意。
    《辽东诗坛》于一九二五年(大正十四年)六月十五日发行了第九号后,便告休刊。直至十个月后,即一九二六年(大正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在田冈正树的主持下发行第十号。自该号开始将创刊号由金州名宿刘心田的题签改由在当时颇有影响的政治人物辽阳袁金铠题签。在目前可以看到的一百零六期中,从印刷的角度看第十号《辽东诗坛》是最为特别的。该号除封面封底以外完全由宣纸绿印而成,纸张柔软,印色悦目。至于田冈正树为何仅在第十号中采用这种装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中国传统的书籍印刷过程中,有红蓝印本之说,即在未完全定稿之前,作者使用红色或蓝色的印色预先刷制若干册,分赠友好,征求意见,留待日后正式刷制之前好进行修改。或许田冈正树有此种想法。在该号卷首有日文的同文社社告一篇,应当出自田冈正树之手。大体意思是解释了《辽东诗坛》暂时休刊的原因,主要因为编辑人员较少,只有一二位,一旦有他事,便难于保证刊物的准时出版。另外,也通告读者《辽东诗坛》复刊,从纸张、活字、题签、表纸等方面均有所改变。印刷所也由原来位于大连东公园町的满日社印刷所改为位于奉天的盛京时报社印刷所。从编辑内容上看,田冈正树在《摛藻扬芬》栏目中的第一门选取了王国维、赵熙、吴昌硕、向仲坚、贺良朴、张元奇、余肇康、康有为、张謇、姚永概、王毓青、汪兆铭、江庸、林学衡等十四位当世名家的诗作。在第二门中则全文刊出了由田冈正树本人在登瀛阁举办的《第二次大苏生日雅集诗稿》。此次雅集几乎包括嘤鸣社、浩然社中的所有重要成员,共计二十一人。包括杨成能、李西、胡子晋、毕乾一、陈锡庚等当时大连文化精英以及林培基、吴胥荪、尹本和、王又吾、黄广、黄棣华、李文权等民族资本家。《辽东诗坛》保持这一面貌直至其七十七号之前。
二、《辽东诗坛》的构成
(一)栏目与编辑(见表)
    《辽东诗坛》创刊之初栏目设置并不是很规范。但是在第二号之后,就有所改观。特别是从第六号改版之后开始,栏目设置日趋成熟。其主要栏目有:《摛藻扬芬》、《诗坛记事》、《诗坛漫笔》、《遗稿栏》、《著述绍介》、《现代支那诗界人物》、《诗话》等。
    《摛藻扬芬》:是以刊登当时中日两国诗界人士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是《辽东诗坛》中最为重要的栏目,也是该书中持续最长的栏目。第一号《摛藻扬芬》中分为两栏,第一栏虽不名其目,但是编辑者的意图一望而知,其中集中了当世较有声誉的诗人。在第二栏的起首部分,编辑者有这样的提示:“以下所载系嘤鸣浩然两诗社社中吟藻。”在第二号中编辑者明显的将《摛藻扬芬》中分为两栏,第一门“本门专收两诗社以外,两国大家名人及社友制作。”第二门“本门专收嘤鸣浩然两诗社社中各人咏藻。”但从第六号开始,《摛藻扬芬》中两栏的内容略微有所调整,第一门“本门专收两国大家名人及其余特别诸家制作。”第二门“本门专收嘤鸣浩然两诗社及其余社友诸家咏藻。”
    《诗坛记事》、《诗坛漫笔》:是《辽东诗坛》编辑者将当月所发生的与诗坛有关的事件或人物以记事的方式照录下来的栏目。大体上包括栏目解释、征稿启事、来往信函、雅集情况、展览信息、诗人行踪、重要政治人物以及诗社社友亡故讣告、当代名人来连参观演讲、校勘表等内容。前期的主要编辑者是野村直彦。在其去世后主要编辑者则是田冈正树。例如在第一号中记载了以下事件:
八月十五日。《辽东诗坛》创刊后由田冈正树、野村直彦、滨田正稻三人联署的征稿启事。
八月二十日。《辽东诗坛》办理完发行手续。
九月五日。野村直彦、上中剡溪、吉川助之亟三人参加金州文庙丁祭。参与者在祭典之后于南金书院公学堂举行午餐并有题咏。参与者有:刘雨田、郑有仁、吴永年、冈本随轩、张时和、徐寅绍以及野村直彦、上中剡溪、吉川助之丞三人。
九月六日。野村直彦拜访经过大连的日本诗人久保天随,并约取诗稿。
九月八日。田冈正树从朝鲜旅行归连,出示记游诗数首。选取其中的四首先为刊登。
九月十一日。收到关东厅署九月九日所批准的发行许可。
九月十四日。在振东学社召开庆贺金子雪斋花甲的纪念会,有五百余人参加。
九月十五日。广东诗人、嘤鸣社社长胡子晋从营口寄赠其所著《广州竹枝词》。是书由樊增祥、李义田等作序。
九月十七日。日本东京诗人森沧浪寄诗。
九月二十三日。田冈正树、野村直彦至老虎滩拜访傅立鱼,并同游老虎滩,均有唱和。
九月二十七日。田冈正树、野村直彦、滨田正稻、吉川助之丞召开关于《辽东诗坛》发行的恳谈会。
    《遗稿栏》:是专门刊登已经故去诗人作品的栏目。在第二号《遗稿栏》下有提示:“人寿有数,世岂有千载之人乎?惟虽形骸消残,其不朽者,非妙文好辞邪?设遗稿栏。”在第二号《遗稿栏》中编辑者选取了肃亲王善耆、谭嗣同、王闿运、张锡銮、杉浦重刚、山根虎臣等六人的诗作。
    《时事零墨》:是专门登载当时政治人物简牍、电报的栏目。在第三号《时事零墨》下有提示:“时局急转,风云多变态者,是国现状也。而要人名士往来简牍,亦足以资知人论世。所以设此栏也。”第三号《时事零墨》中编辑者选登了《段芝泉与吴子玉书》、《吴子玉答段芝泉书》、《张冯卢胡孙之拥段通电》等三篇。此栏目的设置除了表示《辽东诗坛》关注当世政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编辑者认为所选登的文字通达,易于研究中国的有关人士了解当世政局情况。当然这些都是为日本政府服务的。
    《著述绍介》:是专门介绍最近所刊行的文史方面新书的栏目。此栏目由当时满铁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主笔。松崎号柔甫,早年留学中国,在湖南跟随叶德辉学习汉学,并深得叶氏器重。后长期定居大连,吏事于满铁大连图书馆,直至日本投降后方才回国。   《著述绍介》栏目包括介绍图书名目;卷数;作者;出版社;预定定价以及简单的图书提要。
    《现代支那诗界人物》:是专门介绍中国当世著名诗人及其诗作的栏目。此栏目的主笔是居住在北京的日本诗人桥川时雄。桥川字醉轩,号待晓庐主人。结交了众多的中国著名诗人。《现代支那诗界人物》在《辽东诗坛》第十八号中有栏目预告,告知读者将于新年的杂志中看到这一栏目。但是由于《辽东诗坛》第十九号登载了田冈正树《入蜀诗纪》全文,这也是《辽东诗坛》第一次以登载个人诗作为专刊的开端。所以,在第十九号的《诗坛漫笔》中,田冈正树进行了解释。在第二十号中,首期《现代支那诗界人物》才与读者见面。桥川时雄写的首篇文章是《诗史阁主人孙师郑氏之诗藻》。简要介绍了孙雄的生平,交游以及作品的特点。并且在该号的第一门中收录了孙雄的两首诗作。从该号开始,桥川时雄用待晓庐主人的名字不定期地先后通过十二期介绍了樊增祥、陈宝琛、张楠、王国维、黄节、曹经沅、杨令茀、程淯、吴闿生、吴芳吉、王云等十一位中国诗界人物。其中樊增祥介绍两次。从第四十号开始此栏目即行停止。
    《现代支那学界人物》:是专门介绍当世中国著名学者生平及其著述的专栏。此专栏由于《现代支那诗界人物》的主笔桥川时雄因为“多忙”故而暂时改为此栏。此栏目仅在《辽东诗坛》第二十三号中由满铁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撰写了介绍其老师的《叶德辉传略》,并附载了杨树达致松崎鹤雄的尺札。该栏目仅此一期。
   《诗话》:是专门连载诗话的专栏。《辽东诗坛》从第二十七号开始不定期的使用日文连载在当时颇具盛名的《今传是楼诗话》。在第二十七号中有田冈正树所撰写的引言,简单的介绍了《今传是楼诗话》的作者王揖唐以及开办此栏目的原因。当时王揖唐定居天津,但经常往返于北京、大连诸地,作为政治人物的王氏曾经与孙宝琦、蔡廷干、黄炎培等人在大连西园亭,即今劳动公园与田冈正树等中日诗人举行雅集。因此,作为诗人的王揖唐与田冈正树也有唱和。《辽东诗坛》自昭和二年九月十五日第二十七号开始登载《今传是楼诗话》的日文版。同年(一九二七年)《国闻周报》开始登载《今传是楼诗话》的中文版。《辽东诗坛》从第七十五号开始登载由当时定居于大连的李文权撰写的《道衡诗话》。仅就目前所看到的《辽东诗坛》而言,《道衡诗话》只在第七十五、七十六号中登载。
   《茗余杂志》:是诗话类栏目。《辽东诗坛》从第四十一号开始登载由满铁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撰写的诗话文章。但是该栏目仅在第四十一号、第四十二号两期中登载。第四十一号中松崎鹤雄以柔甫的名字为宋育仁、阚铎撰写了简单的生平介绍并为其二人各选取了三首诗。第四十二号中介绍了吴禄贞、瞿鸿禨等人的生平和诗作。
《剪烛琐语》:是与《茗与杂志》类似的诗话类栏目。《辽东诗坛》在第四十五号中登载由满铁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以柔甫的名字撰写的诗话文章。介绍了松崎拜访当时隐居在大连文化台的王季烈以及王氏的生平与所赠送的书籍。最后介绍了王氏之父颂蔚的两首诗。该栏目仅此一期。
    《文具琐谭》:是专门介绍文房用具的栏目。《辽东诗坛》在第四十七号中登载了磨刀背迂人的文章《印石》。介绍了篆刻所使用的各类石材的品质、产地等情况。该栏目仅此一期。
    《文墨丛谈》:是专门介绍关于收藏墨的书刊的栏目。《辽东诗坛》在第四十八号中登载由满铁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以柔甫的名字撰写的专题文章。简单介绍了吴昌绶《十六家墨说》。松崎与当时居住在大连南山的古墨收藏家任凤宾有过交往。凤宾字见禅,号百墨斋主人,湖南人。曾经在大连举办过古墨展览,所以松崎撰写了这篇文章。该栏目仅此一期。
    《杂录》、《别录》:是专门登载杂感和随笔等文章的栏目。《辽东诗坛》在第五十号开始登载了田冈正树对日本贵族院在尊号方面有关看法的文章。在第五十二号中登载了《满洲日报》采访宝熙关于书法的文章。
    《学海丛谈》:是专门介绍古籍善本的栏目。《辽东诗坛》在第五十三号登载了由满铁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以松崎柔甫的名字撰写的文章。介绍了清代学者惠栋手批的《说文解字》以及惠栋的生平、著述等。在第五十七号、五十八号中记录了罗振玉在满铁图书馆所作演讲《殷墟文字之发现及研究之经过》、《近三十年间西陲发现之古文物》的大要。
    《史谭》:是专门介绍中国、日本历史名人的栏目。《辽东诗坛》第六十一号中登载了杉原谦的文章《上杉家之名臣莅户太华翁》。文前有田冈正树的序言,简单介绍了莅户太华翁的生平及其传记的编辑情况。
    《简牍》:是专门刊登往来信函的栏目。《辽东诗坛》在第六十二号中登载了与田冈正树有关的信件。这些信件大多与田冈正树讨论与诗有关的问题。
    《一经楼琐谭》:是诗话类栏目。一经楼是田冈正树的斋号。在《辽东诗坛》第五十六号中《杂录》栏目中首次出现田冈以淮海的名字撰写的诗话文章。简单介绍了文字之祸等话题。该栏目在第六十二号中以独立栏目出现。自第六十四号开始刊登的《一经楼诗话》与此栏目内容相一致。只是同一栏目的不同名称。
    《论说》、《评论》:是评论性栏目。《辽东诗坛》第七十三号是《记念山阳专刊》。该号主要是为了配合记念日本著名诗人赖襄逝世一百周年的展览会,选取了赖襄的诗文以及后人所撰写的赖襄行状、论说、评论。
    《杂纂》、《史传》:是专门记录史料的栏目。《辽东诗坛》第七十四号中登载了园山良之助的文章《讨伐郑成功敕谕》。昭和六年十月为庆祝大连商业学校创立二十周年,特意举办了记念展览会。并邀请当时定居在旅顺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展出四十二件大库档案。其中就有关于讨伐郑成功的敕谕。因此设立了《杂纂》一栏。在该号中登载了寺石正路的文章《赖山阳翁》。主要是为了承接前一号《记念山阳专刊》。
    《谐文》:是杂文随感类栏目。《辽东诗坛》第七十五号中有石顽仿制艺体的文章《申申如也》。
    《杂俎》、《史料杂俎》、《史料》:是杂感、历史史料以及历史评论类栏目。《辽东诗坛》第七十五号中《杂俎》栏目登载了李道衡的文章《申之拆字》以及关于申姓的名人表,主要是为了迎接壬申新年,属于应景文章。第七十七号中《史料杂俎》栏目登载了田冈正树关于溥仪、易实甫以及辛亥立宪党等史料。第七十八号中登载伪满州国《建国宣言》以及宇田友猪的文章《唐书檄》。
    《纪行》:是专门登载游历记闻文章的栏目。《辽东诗坛》第七十七号中登载了日本诗人桥川时雄以醉轩学人的名字发表的文章《闲云出岫游历记》。该文是一篇极为重要的访学记。涉及到黄节、杨钟羲、张尔田、杨树达、阚铎、瞿宣颖、王献唐、柯劭忞等众多人物,并且极其详细介绍了其在当时山东国立图书馆的所见所闻。
    《漫笔》:是随笔类栏目。《辽东诗坛》第七十八号中登载了不扫庵的文章《杨梅诗》。该文疑为田冈正树所作。
    《游记》:是专门刊登游记的栏目。《辽东诗坛》第一百零三号中抄录了《盛京时报》记者的文章《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成访问记》。

(二) 诗人及分布(见表)
本表是根据现有《辽东诗坛》杂志统计整理而成。有部分作者姓名是以字号出现,个别诗作有重复登载的情况,均酌情整理。本表日本作者有将近六百位,部分作者名号失载,亦或存在同一人以不同名字出现的情况,尚希识者正之。
三、《辽东诗坛》与田冈正树
(一)田冈正树其人其事
    《辽东诗坛》的核心人物是田冈正树。田冈正树字子长,号淮海。所居曰容膝居、一经庐。土佐县人。生于一八六三年。田冈正树的老友本多天耕《送田冈淮海之清国》:“沈阳天地入边愁,日没处君无恙不。三代衣冠空涕泪,两朝玉帛自春秋。辅车唇齿宁相忘,伐异党同终未休。忆汝大江频击楫,澄清志气渡中流。”田冈正树注:是在甲辰前一年。可知其于一九零三年来到中国。《辽东诗坛》第六十五号中登载有田冈正树《与清国王大臣及各督抚书》。在其中的小注里写道“明治癸酉(卯)十月,日俄开战前一年。代根津一氏作。时在上海。”由此可知此时的田冈正树任职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癸酉当为癸卯之误,即一九零三年。《辽东诗坛》第二十号开始连载的田冈正树《长安纪行》:“明治四十二年二月,余时就聘于陆军学堂。”可知其受任于袁世凯北洋讲武学堂翻译官,为日本同文学社成员,踪迹遍及中国。野村直彦在《题淮海诗钞》中有:“廿年游遍吾曾记”句。《辽东诗坛》第二十号开始连载的田冈正树《长安纪行》中写道:“明治四十二年二月,余时就聘于陆军学堂。在保定府以暇时为出游,以恣游观。先是四十一年一月以年假游开封洛阳,同行者为陆军多贺少佐,黑川大卫。是岁年假又游西安,同行者为农物学堂高桥,师范学堂柏原两教习。” 田冈正树在《燕齐游草》小序中写道:“大正八年十一月,自大连启程。海路抵青岛,更由胶济铁路。小住济南数日,并游泰山曲阜等处。遂经天津赴燕京,勾留十余日。十二月上浣,由京奉铁路起行。下车榆关,游览一日。过沈而归焉。”在青岛拜访大谷光瑞,田冈正树以师称之,并且受到在青岛驻屯的陆军大将由比光卫的款待。田冈正树在其《燕京联欢诗稿》中写道:“大正十三年五月,南满铁道会社社长川村竹治(字亚洲)氏访问燕京,交欢要路。随从者为理事赤羽克巳,文书课长筑岛信司等数人,余亦在其中焉。大总统曹锟待以优礼,各部总长等款待异常。此行以五月十一日启程,海路向津,归时则取;陆路,下车奉天。二十三日始归大连。”在其《赴燕京有作二首》中写道:“金瓯应护此山河,千古倒持忧太阿。到日风云感多少,中原形势果如何。”“亚东长策在交联,万古圣经传道全。至竟文章修睦谊,一腔诗思入幽燕。”大正十五年九月,田冈正树遍游蜀、湘、吴、楚各地历时将近三个月。至十一月二十三日方从上海返回大连。十一月二十五日,田冈正树即在《辽东诗坛》第十八号上《编辑启事》中对读者有所交代,并预告,其旅行中所写的“恶诗”他日将请“诸君子阅正”。民国十一年一月十五日毕乾一在田冈正树《燕齐游草》序中写道:“田冈先生者,东瀛名宿,而兼通中外学说者也。就任满铁西席,来连埠者,今既十年矣。”长期定居大连。杨成能在读田冈正树《淮海诗钞》自题诗的和诗中有“廿载辽东似倦鸥”句。主持浩然社、同人社、以文社近十年。创作了大量的诗作,金念曾在《辽东诗坛》第五十五号专刊《登瀛阁雅集诗稿》的跋语中提到:“淮海先生为日本汉学家之泰斗。尤工吟咏,诗境甚高。前读《淮海诗钞》窃叹不类今人作。其吊古篇章骨格苍老,气韵沉雄,尤为罕见。”因此沈止民曾经有“淮海先生今少游”之语。曾任日本高知县人会代表、满铁顾问。一九三六年卒于大连。年七十有三。著有《淮海诗钞》《游杭小草》《楚南游草》《汴洛游草》《燕齐游草》《入蜀诗纪》《南游吟草》《长安纪行》《台湾游稿》《乘槎稿》《沪上游集》《保定杂诗》《燕北小稿》《满洲杂诗》《槿域游草》《归东诗纪》等十六部。编有《辽东诗坛》《清风明月集》等。
    关于田冈正树的思想,傅立鱼在民国一九二二年一月所作的《清风明月集》序中说道:“尝谓凡欲谋两国之亲善,必先图两国思想之融合;而欲图两国思想之融合,尤必先谋两国文人学士之接近。盖思想之为物,虽不有形体之可以摸捉,而在典籍章句之间,成之于文人学士之手。随时传播,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其行甚速,其力甚伟,其效甚大也。老友田冈淮海先生,日本汉学界之铮铮者也。余自癸丑自天津来大连,与共晨夕者凡十年之久。居恒讨论汉学,凡吾辈有所质疑,无不穷源竟委,阐明义蕴,使人快然满足。博大精深,隐然大连之泰斗矣。”从中可以看出田冈正树的思想及其在大连诗界的影响。
    《辽东诗坛》第六十五号中登载有田冈正树《与清国王大臣及各督抚书》。在其中的小注里写道“明治癸酉(卯)十月,日俄开战前一年。代根津一氏作。时在上海。”文中有“顾当今之急务,惟在此一事。不挫折俄人之凶威,则世界平和,东方康宁,断不可望也。而其机实在今日,一战之下,粉齑俄人,逐出满洲境外,则为上策。”从中可以看出田冈正树在中国东北问题上的看法是带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的。一九三四年,在欢迎嘤鸣社社友黄广回大连的登瀛阁雅集上,田冈正树曾经写道:“敷扬道义邦家起,整顿乾坤岁序新”的句子。在诗句的小注中又写道:“满洲国仁政为本,以王道乐土为国是。满洲国以去年三月一日声明建国。以今年三月一日执政登极,立君主制。”此时前清逊帝溥仪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扶植下,在东北建立了人所不齿的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从田冈正树的诗当中看到的是欢呼,已经六十八岁的他并没有冷静的思考日本的侵略行径,从中足见田冈正树的思想还是来源于带有强烈侵略色彩的日本军国主义。可以说,伪满州国的建立,使田冈正树来华三十年来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从《辽东诗坛》第七十七号开始,杂志的文学性就被强烈的政治性所替代,从杂志的固有栏目中登载的文章可以明确的表现出《辽东诗坛》已经变为满铁侵略和分裂中国的喉舌。例如在第一百零二号的《别录》中登载了小柳司气太《王道论》;《杂录》登载多贺宗之《支那之教育》,都是宣扬日本侵略思想的文章。诗社社友的作品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专刊的出现。例如第七十七号《专刊伪满州国建国号》;第七十八号、七十九号《专刊天耕诗钞》。登载了田冈正树的朋友本多天耕的诗作。该号也未收其他任何人的诗作。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五日,野村直彦病逝于满铁大连医院。《辽东诗坛》创刊伊始,发行人就是野村直彦,直至第九号,《辽东诗坛》进行了刊物调整,发行人才改为田冈正树。野村直彦逝后,田冈正树在三月二十日午后五时于庆云楼召开野村直彦的追悼会,参加的有中日诗人共十八人。在《辽东诗坛》第三十四号中刊有《追悼柳洲诗集》。田冈正树在前言中写道:“柳洲谢世,于余实有绝弦之叹。盖其生前坎坷,身后萧条,殊不胜志士凄凉之感。柳洲病时,余俾之就治于医院者约四十日,自任经济,竭心力视之,而命也可如何,人琴俱亡。”在追悼野村直彦的诗中,最为特别的是黄广的《挽野村柳洲》。此诗是已知《辽东诗坛》八千余首诗中唯一的一首新诗。在诗中黄广写道:“柳洲!你真随孤筇去了吗?你在混浊世界六十余年,没有一日不在穷困中过生活!诗虽愈工,境却愈苦。你快快离开这里。衣啊,食啊,住啊,可不麻烦,或比较的,优胜在大连呀!但是苦了淮海老人!一个月一册底辽东诗坛,三十一期以后,便无人帮忙咧!”在野村直彦病逝后五十日,其生前友好在谭家屯(今体育场南)召开祭祀会,以示纪念。
    一九二四年五月田冈正树跟随南满铁道会社社长川村竹治氏访问北京过程中,不但受到当时的大总统曹锟以及各部部长的款待,还与北京蛰园诗社的诗人包括袁德宣、陈隆恪、郭则沄、姚华、赵世瑄、李宣倜、贺良朴、齐璜、周肇祥、方洛、张楠诸人均有唱和。一九二七年,田冈正树将《清风明月集》寄给在北京的诗人孙雄。孙雄曾作七言古诗一首寄赠。田冈正树不仅与在大连的革命党人如傅立鱼、许学源、胡子晋等人保持密切的来往,唱和不断。也与寓居在大连的前清旧臣保持一定的关系,如善耆、郑孝胥、王季烈、宝熙、杨钟羲、宪真等人。宝熙在赠给田冈正树的诗中写道:“东方古君子,信道守诗书。汉学有师法,海滨成故居。苦吟多寄托,忧世岂迂疏。羁旅堪相慰,懽然邂逅初。”其二:“丧乱余悲愤,苍茫赋远游。书名君谬许,生计我无谋。不惜齿牙论,遂多文字求。京华人海外,高谊邈难俦。”在诗前小序中宝熙写道:“余来大连鬻书日友田冈淮海先生奔走其间最力展览事竣酬之以诗淮海好学能诗老而不倦忧心世道时见乎辞盖古之君子人也。”一九三四年五月三日,宝熙在大连访田冈正树,田冈正树送给宝熙日本新茶。宝熙有诗:“千里相思命驾来,晤言一室笑颜开。匆匆惜别还相送,云白山青首虫回。”其二:“新茶见饷手亲持,远道携归啜饮时。春露一区君意重,香清最好沁诗脾。”与大连地方文士,如王永江、李义田、刘心田、毕乾一、杨凤鸣等人交往也很密切,王永江曾经为田冈正树《淮海诗钞》作序。一九二二年,海城文士陈宗岱、韩瑞昌等人创建他山诗社。田冈正树也组织嘤鸣社、浩然社与之遥相唱和。
    总之,田冈正树与桥川时雄、小平绥方、松崎鹤雄、武田南阳、宫岛大八等人一样,是负有对中国进行文化刺探与文化侵略使命的,因此,在这一大批清末以“留学”名义来到中国的日本人心目中,侵略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四、《辽东诗坛》诗歌综述
    在《辽东诗坛》发行的十二年中,登载了包括中日朝三国诗人的大量诗作。仅以中国诗人为例,地域幅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也几乎囊括了当时诗坛的重要人物。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沈阳等处的诗人纷纷将诗作邮送《辽东诗坛》。该杂志所登载的诗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辽东诗坛》是以刊登日本诗人诗作为主的杂志。从现有诗作的统计情况来看,日本诗人有五百八十九名,占诗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四;中国诗人有四百九十四名,占使人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六;日本诗人的数量大于中国诗人的数量。其次,《辽东诗坛》是以刊登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为主的杂志。该杂志大量的登载以七言为主的诗作,而五言、歌行等体裁的诗歌极少。这与发行人田冈正树个人的好恶有极大的关系。作为热衷于汉诗的日本诗人,虽然具备一定的汉学造诣,但是在诗歌的创作上还是显得先天不足。再次,《辽东诗坛》所刊登的诗作的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该杂志也选登了中日两国元明时期诗人赵孟頫、朱舜水、赖襄等人的诗作,但是,还是以登载当世诗人作品为主。作为当时诗坛的主力人物如陈三立、陈宝琛、郑孝胥以及北京、天津等地诗社诗人的诗作也相应的在杂志上发表,而具有一定水准的诗作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大量日本作者的诗作,就显得捉襟见肘的多了。在《辽东诗坛》第七十七号以后,诗作的质量更是大幅度下滑。《辽东诗坛》所登载的诗作大致可以从乡土文人、日本移民、革命党人、政治要人、民族资本家五个群体来审视。
(一)乡土文人的文化表述
    《辽东诗坛》发行的十二年间,正是大连地区遭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时期。大连地区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自清末以来,逐渐从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都市。作为大连乡土文人的代表,金州王永江可以说是当时政治文化上的重镇。张本义先生在《论铁龛诗词》中说:“他的诗词,抒发对乱世之悲愤,吞吐个人之拂逆,叙写山川之壮丽,反映人民之灾厄,或直叙垒块,或幽曲凝咽,或刚健清新,或悲凉沉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可以说王永江是当时金州乃至大连的翘楚。王永江的诗作沉郁苍凉,深得少陵放翁的神髓。但是“诗言志”,王永江的抱负绝对不在于个人的升迁,因此从其诗作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一腔报国热忱无处倾洒的愤懑之情。如:
《感时二首》之一
满天风雨正飘摇,起陆龙蛇各见招。事去黥彭方背楚,时艰王管共归辽。新享名士囚相向,醇酒王孙恨未消。欲蹴刘琨同起舞,剑光惨淡又残宵。
《感时二首》之二:
悲歌掷酒数行下,满眼风烟接地阴。舞帐美人羞楚项,渡江名士笑华歆。空闻霸业成心醉,坐使神州见陆沉。纵有冯谖难市义,误入到底是黄金。
《感时》:
明月高悬辽水横,骚然草木夹风声。空陈河朔十三策,孤负胸中数万兵。灭烛几人惊马逸,篝灯到处有狐鸣。热肠冷眼交相问,疑是疑非总不明。
    这三首诗作,仅是从《辽东诗坛》所登载的二十一首王永江的诗作中选取的,可以代表向王永江一样的乡土文人在国家处于战乱、被列强掳掠瓜分、乡邦又被日本占有、可以说是在有家不能归的境遇中所爆发出的呐喊之声。
与王永江有将近三十年交谊的李义田同样是当时大连乡土文人的代表。作为清光绪年间的举人,李义田在大连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威望,虽然其一生没有外出做官,只是在大连本地担任一些徒有虚名的闲职。但是,作为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旧时文人,对祖国为列强瓜分、家乡遭异国殖民统治这样国恨家仇,采取的方式只有隐讳去表述。李义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思想的消沉,欲言又止的痛苦,对现实的逃避与满足,在其诗歌中多有体现。如《丁卯夏历正月人日咏怀》:
绝口不谈当世事,浪游乞似地行仙。记从陶令归田日,已是羲之誓暮年。眼有千秋羞白发,身无一物只青毡。亲朋寥落音书少,人日题诗殊自怜。
《杂感六首答芷石见和》之一:
    兰成频触乡关念,杜甫长怀家国忧。大地于今多鹤唳,长江从古即鸿沟。千军万马何时息,尺素双鱼那及修。且踵前吟庚大句,为君时事再重讴。
    后一首诗是李义田写给金州名士徐骏生的。徐骏生同样是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旧式文人,曾经出任过奉天图书馆馆长。据传闻,其晚年在金州街道上看到日本宪兵横行霸道,立即就当街大骂不止,碍于徐骏生的名望,日本宪兵也不能将其如何。因此,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乡土文人的苦闷心理是普遍而且极其严重的。李义田在其晚年隐居旅顺双台沟老宅期间,诵经作偈成为常事。另外,因为李义田在大连地区的影响极大,所以,大连本地文士、流寓大连的文人以及日本政要、诗人等纷纷拜访,以大连“李太白”目之。胡子晋有诗言及李义田:“双台李山人,享得神仙福。洗耳一清溪,狂啸万山谷。生趣寄林檎,晚节属秋菊。是中国名流,是辽东耆宿。有时作诗歌,野气盎篇幅。”即使这样,在李义田去世不久,其诗稿就被日本人毁掉。因此,今天看到的李义田的诗作仅是其大量作品中的一小部分。
    在《泰东日报》担任主笔的金州文士毕乾一是金州爱国文人的代表,曾经加入金州益友社,也是嘤鸣社的重要成员,与田冈正树有很深的文字之交。毕乾一文笔纵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尤其精于戏曲评论。《辽东诗坛》登载了毕乾一五十五首诗作。如:
《松山馆雅集》之一
散发江湖未解嘲,兴来纵笔似腾蛟。松山台上松山馆,诗韵琴声带梦敲。
《松山馆雅集》之二:
文章千古景髯苏,锻炼乾坤一道炉。世自炎炎心自静,个中佳境有真吾。
    在日本统治时期,大连乡土文士大抵都采取毕乾一这种逃避的心态。即便如此,其后来也因为言论开罪日本人,于是远赴哈尔滨图书馆担任馆员。六十年代中期病逝于抚顺,年近七十。著《关外春秋》《旅大外史》等书。除了毕乾一之外,又如曾经在大连商业学堂担任教员的旅顺人刘家声也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刘家声字子振,曾经参加嘤鸣社、浩然社的活动。与寓居旅顺的革命党人许学源交往很深,在其思想深处,即有逃避的一面,也存在对时局扭转的期盼。如:
《挽林心栽先生仙逝二首》之一
同寄连滨劳作勤,治生终愧老输君。久逃彭泽抛升斗,遍觅桃源读典坟。国脉枯萎犹晋末,学风裂灭甚秦焚。一瞑了却尘缘恨,别我幽明境暂分。
《拟挽黎黄陂总统步许觉园词宗元玉》
独立昆冈起振衣,武昌高揭吊民旗。河山依旧风云变,舟楫轻从雪浪归。渔食枭雄争问鼎,婆心菩萨早捐帷。中原何日消戍马,血泪羽书海外飞。 
    总之,在《辽东诗坛》所登载的大连乡土文士的诗作都体现出一个矛盾性心理的特点。这与当时的政治局面密不可分,在彷徨与苦闷中,大连文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乡邦的忧思之情。至今看来,仍让人唏嘘不已。
(二)日本移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田冈正树在编辑《辽东诗坛》中的过程中,是具有日本本土倾向的。因此选登了大量日本人的诗作,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人还具备一定的汉诗水平,诸如内藤虎、松崎鹤雄、武田南阳、野村直彦等人。例如丁卯七月,武田南阳与孙宝琦、王揖唐、蔡廷干、黄炎培以及宗风社、嘤鸣社、浩然社的诗人在中央公园西园亭雅集。有诗:“隔帘风影夕阳迟,暑散凉生雨亦奇。此日西园文酒会,谈诗沈醉解襟期。”从中可以看出武田等人对雅集的喜好程度。
    但是,绝大部分的作者汉诗水平较低,很难称得上是诗人。即便如此,日本人士对中国文化具有挥之不去的浓厚兴趣,在强烈的中国文化渴求欲的驱使下,在孜孜以求的过程中,又包藏着难以掩饰的掠夺欲望。另外在日俄战争后,拥有了对大连的殖民统治权,得意之余,对大连地区的“去中国化”也成为日本统治当局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在《辽东诗坛》也登载了大量这样的诗作。如当时侨居在大连的日本人的诗作:
杉原谦《西园亭即事》
脉脉春风涨九衢,满园草木一时苏。两邦文士团栾坐,酌酒题诗半日娱。
《书感二首》之一
时平壮士爱轻肥,弹雨硝烟梦半非。凭吊春风无限感,表忠塔畔对残晖。
《书感二首》之二
开拓波涛万里心,老来意气未销沈。千言谁草治安策,自笑贾生忧国心。
野村直彦《乙丑春日书怀》
岁华如水去悠悠,万里关山感浪游。未见天心能厌乱,频惊沧海极横流。客怀中酒慵于病,烟柳含愁澹似秋。谁唱王郎莫哀曲,春风也上仲宣楼。
冈幸次郎《在华三十年记念》之一
一剑西游三十年,天涯知己几人残。休言北马南船迹,眼底风云我老焉。
《在华三十年记念》之二
落拓江湖三十年,燕山吴水迹犹残。中原有志未得偿,眼底之人我老焉。”
松崎鹤雄《次冈幸西门在华三十年记念原韵》
鼓钟振铎卅周年,经世文章几卷残。不待河清爱江阔,一苇风骨付君焉。
《次冈幸西门在华三十年记念原韵》之二
我亦西游廿许年,镜中才见二毛残。柯阴未领封侯地,坠在洿池圉圉焉。
小平绥方《吾家有盆栽海棠其种为垂丝于盛开时招请北海钓徒对花偕斟》之一
倩将仙露护花名,一脉春风属我家。著雨垂丝袅无力,绣帘深处几枝斜。
《吾家有盆栽海棠其种为垂丝于盛开时招请北海钓徒对花偕斟》之二
梦绕长安魂欲芳,依稀妃子晚凝妆。闲烧银烛搜诗料,蜀锦纷纷上绿章。
德富猪一郎《大连杂诗》之一
满湾秋水碧于蓝,帆外斜阳岛影涵。吾亦江湖一竿客,却从星浦忆湘南。
原田光《送橘田永芳画史游支那余时在东京二首》之一
大瀛波静片帆驰,橐笔遥探禹域奇。看取天然皴擦妙,群山万壑有余师。
《送橘田永芳画史游支那余时在东京二首》之二
南宗心印既千年,笃意钦君追故贤。马首江山看不尽,健毫描破好风烟。
原田光《夏日曝画展玩之间作论画绝句十首之恽南田》
花卉描来称绝俦,风神高逸笔尖柔。成名别有存辛苦,曾作江山愧二流。
《夏日曝画展玩之间作论画绝句十首之林良》
黄徐异代态还陈,一派谁开面目新。併得草书遒劲手,翎毛花卉笔传神。
《夏日曝画展玩之间作论画绝句十首之郑板桥》
古怪书风独出群,离披兰竹姓名闻。趋奇笔少萧闲气,鬼面吓人偏惜君。
荒木伊平《题自画山水二首》之一
写出胸中一幅山,诗家清兴酒杯间。世人解否烟霞好,莫比寻常画士班。
《题自画山水二首》之二
烟霞性癖有谁同,雨读晴花诧此躬。人若欲知吾陋屋,光风台畔小桥东。
    杉原谦的诗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思想深处一直是在秉承“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华政策的。可以说,杉原谦的心态代表着当时侨居大连众多日本人的心态。野村直彦是《辽东诗坛》重要的发行人之一,而冈幸次郎、松崎鹤雄等人均是于清末时期就来到中国,在华时间都超过了二三十年,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之下,对汉学充满了兴趣。从其诗作中熟练地使用中国历史典故就可以看出象松崎鹤雄这样的日本人还是有一定的汉学造诣的。小平绥方是与田冈正树、松崎鹤雄等人同时来到中国,后来与宗社党主要成员肃亲王善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一起参与复辟,在其侨居于旅顺肃亲王府的时期,时常与广州文士北海钓徒高起元一起唱和。德富猪一郎曾经写过一组《大连杂诗》,足见其对大连自然风光的迷恋。原田光次郎号恕堂、荒木伊平号天空都是侨居在在大连的日本画家。虽然原田和荒木的诗作并不见佳,但可以从中看出,日本画家对中国画所拥有的浓厚兴趣,在创作之余也收藏了中国著名画家的画作,并且对中国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的迷茫
    辛亥革命失败后,大批的反袁志士相继避居大连,既寻求政治上的庇护,又表现出对革命不彻底的不满情绪。但是,大连毕竟是日本殖民统治地区,对政治人物的密切监控的程度并不比内地有所缓解。因此,大部分革命党人是在政治的夹缝中寻求一丝暂时的自由。一方面与内地的政治人物保持经常的联系,一方面盘桓于日本人中间,曾经参与嘤鸣社、浩然社的活动。许学源、傅立鱼、胡子晋等人的诗作中,迷茫、矛盾和对革命成功期盼的心理都有所表现。
许学源《省亲旋里京汉道中作》
    灵均促别故乡天,小住京尘五六年。行李半挑燕市月,归帆一角楚江船。铁肩道义心头血,铜柱河山梦里烟。三径菊松能耐老,先生何日乐陶然。
《丙寅秋感》
万事从来一笑空,但凭方寸答天公。茅庵不漏妨何雨,茶灶无烟讵怕风。蔓草藏奸沿砌绿,名花含艳依栏红。先生自有情如海,又放团圆月上东。
《丙寅大雪前一夕纪梦》
昨宵梦遇瞎尊者,手执图经示释宗。贫富定人原恍惚,去来由我太从容。高僧携月皆成佛,老树拿云欲化龙。揭谛波罗犹在念,枕边恰听一声钟。
《挽饶泌僧先生》
当年同誓旧山河,江汉澄清水不波。荐葛声名元直好,破曹文檄孔璋多。斯人早觉都如此,天下真成没奈何。我有一言知己感,范滂原是小东坡。
《哭蔡松坡》
迭见群星坠楚分,故乡鹤唳不堪闻,霸图未揭身先死,我为临风一痛君。
《近况并简笑萸鸡林子为震泽》
鬓边白发垂垂老,游戏尘寰六七春。心已出家长念佛,身原作客苦依人。和陶语句坡堪读,注老襟怀颖可亲。莫道遥遥千万里,天涯遍直若比邻。
傅立鱼《迎秋》
人迎春色我迎秋,冷淡襟怀异辈俦。却厌繁华随世故,好从平实证禅修。争名自愿退三舍,挽劫何人策万牛。久雨新晴晨气爽,临轩开卷思悠悠。
胡子晋《哭清道人》
去秋记负谈心约,今日凄闻撒手归。胜代沧桑能勿忘,故山薇蕨也增唏。忍披遗墨鸿留爪,怕说豪杯蟹擘肥。涕泪纵横入辽水,古欢云落已斜晖。
    许学源一名学沅,字觉园,号大洪山人,别署闲月。善写菊,人称许菊花。所居曰云窝。湖北孝感人。光绪十二年生。早岁就读两江师范,参加武昌首义,任职湖北军政府,旋调蔡甸和新沟兵站。一九一二年调湖北教育司。南北议和,有感于袁世凯阴谋,脱离政界,寄情山水,好吟咏,精岐黄术,与梁启超结为至交。民国中期至连湾,任教旅顺工科学校。傅立鱼字德新,号西河,别署读秋山房主人,又署西河渔父。一九一二年在天津创办《新春秋报》,因刊登反袁文章遭通缉,遂自天津至大连,入日人金子雪斋《泰东日报》社,任编辑长。后筹建大连中华青年会,任会长。许学源在大连期间寓居旅顺,以教育为业;傅立鱼则以新闻为业,但思想激进,同情进步思想,支持先生活动,也频繁地在大连组织社会活动;胡子晋则办理实业,自大连移居营口。这些人士在表面上都回避革命,在许学源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然而,他们在实质上并未放弃他们的初衷,那就是维护共和,反对专权独裁。在难以实现其革命理想的情况下,又受到日本殖民统治者的监管与猜忌。许学源以民族思想教育学生,遭到日本人的猜疑,于是愤然离去。抗日战争期间,许学源蛰居重庆,悬壶自养。与同邑董必武诗文往还。新中国成立后,董氏请其出山任事,以年老力衰谢辞。晚年出任重庆中医研究院顾问。一九七二年病逝于重庆。年八十有六。一九二八年七月,傅立鱼因支持张学良“东北易帜”,为日人逮捕,半月后被驱逐离连。一九四五年病逝于天津。年六十有三。胡子晋则于一九二九年秋病逝于营口。终年五十二岁。尽管当时寓居大连的革命党人在进一步施展革命抱负上是失败的,但是以许学源、傅立鱼、胡子晋等人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所反映出的爱国忧国情怀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却可以永远地载于大连地方的史册。
(四)留寓政治人物的心里独白
    二十年代的民国政坛如同一台大戏,政治形势跌宕起伏,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截止到一九二八年,在民国建立的十七年间,曾经有十三位总统,四十六届内阁。每一次内阁更换,都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由于大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气候,适宜于下野的政治人物暂避风险,谋求东山再起之计,因此,在二十年代后期,许多政治人物留寓大连。这其中即有主掌民国政权的段祺瑞、孙宝琦、王揖唐、黄炎培等人,又有清室遗老郑孝胥、罗振玉、王季烈、宝熙、杨钟羲等人。以田冈正树为代表的日本文士游走在两派政治人物之间,诗酒往还,雅集唱和,用“纯粹”的诗文“亲善邦交”,其目的不言而喻。而避居在大连的政治人物,与其说是躲避,不如说是蛰伏。在他们的诗作中几乎看不出任何的雄心壮志,只有对历史的哀叹以及对时局的淡漠。实质上从《辽东诗坛》所登载的这些寓居在大连的政治人物的诗作中,或多或少的能够洞察出他们的追求。
段祺瑞《旅大游》
重来四十年,不禁悲与伤。子徵镇金州,芗林旅顺王当时有此语。
鲁卿继其后,毅军屯其傍。甲午一战后,相率去不遑。
旅大俄所租,专横恃力强。比邻偏斗狠,促促走彷徨。
不及十年间,几度荆棘场。白骨冢如山,表彰有一坊。
当时豪杰士,已尽还北印。荣华浮云去,大梦若高梁。”
王揖唐《辽东杂咏》
尘襟乍涤倦怀开,信宿淹留仅快哉。海上石礁莫相笑,此行不为买山来。
《星浦观月》之一
小园秋气夜沉沉,一片清光万古心。藤榻斜支星斗近,漫天风露噪虫吟。 
《星浦观月》之二
月明海静助吟思,不觉推敲夜漏迟。如此清光如此水,逡巡欲去又多时。
《海滨看月怀人》
今年海滨幸三至,万松深处无俗意。东山恣赏更西山,寻诗每爱观音寺。
杨子诗清胜妙文,久躭禅悦证声闻。月明夜静潮音好,愿借天风持赠君。 
孙宝琦《丁卯孟秋之月中浣西园亭宴集待月不置》之一
西园雅集乐今宵,伫月停云久寂寥。惟祝风驱浮翳静,冰轮一片照疏寮。
《丁卯孟秋之月中浣西园亭宴集待月不置》之二
百年身世几时开,爱月情多比爱山。玉宇琼楼虚想象,蟾宫兔窟费跻攀。
举杯岂让豪情减,索句应教俗虑删。知己天涯欣聚首,流连且莫唱阳关。
黄炎培《星浦感旧》
为寻皂帽辽东隐,早谢缁衣洛下淹。定坐忽惊身是客,劳生始笑突无黔。
十年宿草才余艳,万古昆冈火自炎。惨惨山花红欲醉,海潮音里读楞严。
《丁卯避居大连中日吟朋颇多投赠临别感赋即呈浩然诗社诸公教正》
天生万物皆吾舆,论交四海恨犹窄。问客无好惟好游,七万里程接几席。
朅来渤海一舸闲,挂书牛角行看山。相逢谈笑樽酒外,百日文字时往还。
方今交道成灰烬,朝结金兰暮白刃。家国汹汹貉一丘,覆雨翻云焉取信。
君不见星浦潮南山月,潮信分明夕与朝,月光不改圆和缺。吾徒怀此向谁说,各抱孤云自怡悦。 
《星浦中秋望月》之一
海水砰訇夜乐张,山云淰淰幕无光。靓妆儿女齐看月,隔着笼纱十幅长。
《星浦中秋望月》之二
乍明忽堕震云深,愁绝孤阳战众阴。合坐酒人拼独醒,一杯凉饮入冰心。
《星浦中秋望月》之三
土风伐鼓迓清辉,海伎笼灯醉不归。惊起林鸟啼远夜,绕枝百匝欲何依。
《星浦中秋望月》之四
万唤千呼白玉盘,举头望断海天宽。琼楼高处独惆怅,谁识鲛宫深更寒。
《星浦中秋望月》之五
去去回眸对碧霄,山妻鼓兴约明朝。酒阑灯灭人声绝,却放清光入帐绡。 
《秋之星浦》
大宇淡无极,数峰青奈何。忽疑天入定,真见海波平。
得势萧萧叶,禁寒薄薄罗。夕阳红没处,山外乱云多。
《宗风浩然两社中日诗人观月西园亭招游不果往》
西埯人家谁最乐,东山月色我无缘。眼前了了成蕉梦,天下汹汹苦豆煎。
得句聊当金谷酒,听琴何必剡溪船。云端放却孤飞鹤,瓜李南皮上客筵。
《怀人》
谁识瀛洲画日云,渊源强半出源汾。墙桑宅彘生平梦,付与隆中策鼎分。
杨钟羲《太白楼雅集感赋》
鹤语来何晚,龙蟠地有灵。酒痕重酿碧,山色四围青。
润泽资群雅,根源在六经。欲求文轨合,更于访东溟。
王季烈《雪野荒斋小集沈庵师成长歌纪事赠田冈淮海先生先生负索俚言因步韵呈教正》
我为东墙避世人,讵有北海座客满。胜流偶然辱蓬荜,忘形相共垂青眼。
主宾属毋不同邦,喜得同文车书混。论诗追溯浣花溪,釃酒欣歌伐木阪。
是时飞雪盈阶除,凉颸穿窗室不暖。玉楼起粟肩耸峭,琼树著花枝长短。
惟君兴酣累十觞,觞竟致辞披诚款。滔滔天下良堪忧,谁淬越剑羽吴笴。
昔者舜水适扶桑,水户为之授餐馆。岂惟学问使人钦,尤敬立身尽忠侃。
沈庵宫保昔贤俦,海东人恨相见晚。我闻斯言太息深,不禁越舞忘困懒。
诸夏无君举国狂,名论堪作清凉散。青山共励岁寒盟,云开日出期不远。
    一九二七年春,段祺瑞应已经定居大连的前山东省长田中玉的邀请蛰居大连,随同他一起到大连的还有他的部僚前众议院议长合肥王揖唐,随后前国务总理钱塘孙宝琦、前教育总长川沙黄炎培以及蔡廷干等人也先后来到大连。此时的段祺瑞已经不再是民国政坛的枭雄了,而是以佛教徒自居,因此在大连期间所作之诗,很多都体现出出世的思想。一九二七年五月黄炎培与妻子王纠思寓居大连,闭门撰写专著《杜诗尤》。由于其政治要人的身份,所以也受到日本军警的监视。《辽东诗坛》选登了黄炎培的十二首诗,其中《宗风浩然两社中日诗人观月西园亭招游不果往》、《怀人》为其诗中所不载。就显得弥足重要了。
    杨钟羲原名钟广,字子勤,号雪桥,又号圣遗居士,晚号南湖鲜民。汉军正黄旗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宣统退位后,以“旧史官”自居,靠著书自养。一九三零年九月,杨钟羲与田冈正树、王季烈、徐宗浩、黄棣华等人宴集大连太白楼。一九二九年冬王季烈在文化台自己的家中与宝熙、罗振玉、周善培、宪真、田冈正树等人举行雅集。从这些遗老的诗中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故国之思。
(五)民族资本家的文化追求
    在《辽东诗坛》所登载的作品中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诗作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用旧时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民族资本家的诗作,大抵要用附庸风雅来作以评价。其实,诗并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民族资本家的大量参与正可以说明,当时大连诗坛的兴旺发达。无论是嘤鸣社、宗风学社,还是后来的以文社,他们都是主力,大连岐山医院院长杨凤鸣从嘤鸣社到以文社一直参加诗社的活动,可以说是当时大连诗坛发展历程的见证人。《辽东诗坛》所登载的这一特殊群体的诗作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从诗的内容而言,大多是应酬唱和之作,诗的质量不高,真正优秀的诗作很少。其次,从诗的技巧而言,水平较低,语言平白如话,大多以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为主。例如在大连经营油坊业的山东福山人林培基在西园亭雅集之后与杨成能、杨凤鸣醉酒登山,有诗:“会罢西园兴不平,醉穿松径越山行。长歌代哭谁同调,诗笔如秋老益横。挹袖拍肩情洒脱,披襟按腹气峥嵘。酬君雅意惟豪饮,休借葛花自解嘲。”诗中也有一股豪爽之气。
王又吾《送张君度先生之北京》
连湾商隐十余春,经济奇才出众伦。却被梅花搅诗梦,马蹄又趁上京尘。
林化青《静修来书讯近况赋此答之》
自叹萍梗已年年,宝贵光阴贱卖钱。不识人情遭白眼,难得身世问青天。羡君海外修丹药,愧我辽东设市廛。安得风光次第至,英词妙墨洒云笺。
林化青《病中怀连滨诸诗友》
卧病他乡感喟赊,客窗镇日药党茶。风前苦忆杨红叶,月下常思许菊花。洒脱孤山饶韵致心栽,清狂万里见才华岐山。
缅怀旧雨情难已,力疾钞诗字半斜。
陈子勋《五十初度感怀四首》之一
疏慵颇似病维摩,舞袖郎当奈老何。湖海半生嗟落拓,功名两字悔蹉跎。郢中孰和阳春曲,塞上休听子夜歌。有酒学仙无酒佛,达观毕竟让东坡。
胡子晋《题黄越川小梅苑倡和集》
六载辽东尚未归,忆梅魂梦总依稀。连湾亦有小梅苑,韵绝余姚老布衣。
杨凤鸣《早春即兴》
兴与梅花浅水边,出郊光景自怡然。马蹄碎玉寒残雪,得意春风上纸鸢。
关俊明《春雪》
春来暖气未曾赊,风雪犹将道路遮。斜倚绮窗遥瞩目,误惊胡蝶闹梅花。
刘荫珊《时事有感》
生逢无道隐蓬茅,使我愁催两鬓焦。漫说流离堪免税,不分丰歉屡征苗。干戈遍地官兵乱,炮火连天民屋烧。安得桃源仙界内,潜居可以避征徭。
    二十年代寓居在大连的民族资本家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在夹缝中生存。很多人是从政坛而转入实业的,如王又吾字建堂,原为中国驻吕宋的副领事;胡子晋辞去新疆实业厅长,长期在营口办理实业。《满洲报》主笔金念曾在《记念胡子晋吴胥荪小集诗稿》序言中写道:“胡子晋先生广东南海人。善诗文。少时即有声誉。曾充新闻记者,于革命颇有功。橐笔来辽,历有年所。曾任为新疆实业厅长,不就。寄居营口办理实业,暇时以诗歌自遣,常往来于连营哈沈各地,交友颇广。今年双十节,忽以脑病逝世。”“吴胥荪先生,为鄂之武昌人。清季宦游西南各省,有贤声。光复后乃来连。为人热心,最好排难解纷。连滨人士多推重之。亦能诗。为嘤鸣社员。”另外,象黄广、黄棣华、李文权等人也是从实业起家,漂泊在大连经商,他们热衷于诗社活动,创作了大量诗作在《辽东诗坛》上登载。第一百零七号中登载《送黄伟伯南归泰华楼雅集诗稿》中有黄棣华《解职归里赋此话别》:“我本岭南人,身忽辽东谪。少读货殖传,慕作浮梁客。左挹猗顿翁,右拦陶朱公。此愿久未偿,头濡霜霰白。结习未尝忘,嚣尘弄算墨。嘤鸣坛坫开,容我试毛翮。熏染三益朋,金丹换骨格。荏苒廿七年,韶华虚梭掷。眼底几沧桑,惊心动魂魄。不如归山园,然藜颂古册。长揖赋斯篇,话别言难择。计日入青眸,我已乘海舶。后会无穷期,贞寿例松柏。倘有还云来,乞投瓮牖宅。”可以当作其自述来看。与黄棣华并称“二黄”的黄广有《送伟伯宗兄返粤》:“寄迹连滨三十载,诗名早已播东邦。怀思故国心何切,感慨新亭气不降。万里波涛浮渤海,一庭兰柱恋香江。嘤鸣社友凋零甚,又送君归月满艭。”这些长期在大连经商的民族资本家,在文化上的追求是执着的。河北人李文权字道衡。在其《四度东游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余自二十七岁初游日本,执教鞭于东京。凡十二年间,曾遍游其名山大川。所历三府三十五县,及北海道、台湾、朝鲜,尤以关于实业之调查为最多。”在大连期间以办理展览业为生。李文权极其排斥新体诗。在《戏题越川新体诗二首》中写道:“一首诗成惊四邻,满篇牛鬼与蛇神。斯文既坠吾何说,不见诗人见怪人。”其二:“手挽狂澜属我曹,奈何流末任滔滔。效颦也作新诗体,岂负诗人一代豪。”对黄广在记念野村直彦的雅集上的新诗给予了批评。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恰逢旧历辰年辰月辰日。李文权在是日下午二时在中央公园(今劳动公园)松山馆开修禊会,五时结束。晚间在泰华楼用餐。约请了田冈正树、胡子晋、王廉甫、黄广、吴胥荪、丁燮生、胡肇春、胡肇东等人。李文权有诗述怀:“半百逐风尘,偏惊白发新。几曾逢上巳,恰又值三辰。怅怅频沽酒,迟迟来贱春。青泥何所有,蛰伏有龙鳞。”因此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这一特殊的诗人群体,就会发现在他们的很多诗作中都体现出了对时局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对文化的渴求。
五、《辽东诗坛》的价值
(一)《辽东诗坛》的停刊
《辽东诗坛》从一九二四年创刊到一九三六年无声无息的终刊,杂志总共维持了有十二年之久。可以分作三个时期:
探索期:自第一号至第九号
成熟期:自第十一号至第七十六号
衰败期:自第七十七号至第一百二十七号
    第七十七号是伪满州国《建国号专刊》。正文共计三十叶。其中关于伪满州国“建国”的文告就有十三叶。田冈正树主笔的《史料杂俎》中的《清帝逊政最后之御前会议》、《辛亥之立宪党》、《清宫发现江南才子易实甫与西太后秋兴诗》、《清室遗臣燕南八旬老民慨世著书》等四篇文章均与清末历史有关。《摛藻扬芬》中登载的诗作有罗振玉一首;李西一首;袁金铠四首;田边松坡三首;王冷佛一首;李文权一首;冈奇琴堂一首;杉本重民一首;古泽北溟一首;水木彪二十首;溥濡《东园记》一篇。所登载的诗作除了“恭贺”伪满州国成立之外,就是“恭贺”阎传绂就任伪满奉天市长。而杉本重民诗的内容竟然是赞颂“三个肉弹”,带有极深的军国主义色彩。
    第一百零一号是伪满州国《执政登极记念专刊》。该号中大量登载了关于伪满州国皇帝溥仪“登极”的相关文书。而作为“诗刊”的《辽东诗坛》在诗作的选登上仅选取了郑孝胥、关尊德、刘铁仙、牛翔君、竟方、原田光、田冈正树等七人的八首诗。而且均为奉承之作。作为旧有的嘤鸣社、宗风社成员的诗作在《辽东诗坛》第一百号后出现的几率很少了。即使在第二门中登载了诗作,大多是在嘤鸣社、宗风社未解散时,诗社雅集时的旧作而已。取而代之的是登载大量日本诗人的诗作。第一门中所登载的大家诗作,多数来自陈宝琛、陈三立、王揖唐、曹经沅等人。还有少量伪满州国政要的诗作,特别是大量的登载郑孝胥的诗作。
    《辽东诗坛》从第七十七号以后,逐渐走向衰败。首先是作者和诗作的数量大为减少。例如在第一百零八号中登载了郑孝胥《使日杂诗》三十五首;其他诗作二十六首,而且全部是日本人的诗作。又登载了已故浩然社社友野村直彦的《遗稿》五首,为了庆祝日酋乃木希典的神社在朝鲜举行所作的移灵祭典的奉祭诗六首。其次是专刊的屡次出现。例如第七十七号《专刊伪满州国建国号》;第七十八号、七十九号《专刊天耕诗钞》。登载了田冈正树的朋友本多天耕的诗作。该号也未收其他任何人的诗作。栏目的编辑呈现出不规范的现象;大量的登载已经发表过的诗作等足以证明在维持杂志的编辑和发行理念上出现了问题。例如在第一百一十一号中《摛藻扬芬》栏目完全是日本诗人的诗作,中国诗人的作品竟然一首也没有。仅在附录中“照录满洲报”转载了欢迎张大千西园雅集诗稿。在其中登载了张大千、黄广、金念曾的三首诗。
    《辽东诗坛》在一九三六年(昭和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发行了第一百二十六号,该号正文共有十六叶。无目录。在《摛藻扬芬》中不分门,诗作部分仅登载了郑孝胥三首;宝熙二首;纯衷一首;袁金铠二首;杨凤鸣二首;陆清禅一首;三多一首;潢南鹤一首;金东雷四首;老呆一首;温故梦一首;杨成能一首;李文蔚三首;景麟二首;王采澄二首;王鹤龄二首;李静媛二首;王仁卿三首。共计三十二首诗。没有田冈正树的诗作。其他栏目仅设《游记》。还登载了许世英舟中所赋诗作;章太炎欲在刘基墓旁边购置自己墓地的往来信函;新设栏目有《花卉创文》,但是该栏目的题目竟然与正文不在同一叶面,足见排版与校对的粗心。
在第一百二十六号发行后三个月,即一九三六年(昭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发行了《辽东诗坛》第一百二十七号。该号正文共七叶。无目录。在《摛藻扬芬》中不分门,而且将“摛藻扬芬”印成“摛藻扬扬芬”。诗作部分仅登载了刘伟汉四首;张品清二首;瀛泉一首;行北一首;毕文堂二首;杨令茀四首;周之璞一首;古泽介堂四首。共计十九首诗。还登载了王鹤龄《七月食瓜赋》。最后还登载了介绍中医杨德成的《杨老先生传》。该号编辑非常草率。
    第一百二十七号是目前所能见到《辽东诗坛》的最后一号,是否是其终刊号还待考察,但是该号出版缓慢,印刷劣质,而且在该号中没有任何说明文字解释发行迟缓的原因,重要的栏目均被略去。也没有田冈正树的任何文字。这一切都不是田冈正树编辑杂志的固有风格。田冈正树的诗作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十月十五日发行的《辽东诗坛》第一百二十号上,登载了其早年诗作《蜀中杂感》:“西风满目候虫秋,往事苍茫岁月悠。一统原为先主志,三分已尽老臣谋。地开天府无双境,人属名贤第一流。如此山河如此迹,不堪凭吊独迟留。”并且有黄广的评语:“蜀汉四十三年之往迹,全在此五十六字中。声节悲壮,使读者莫不感慨矣。”因此可以推断,田冈正树虽然在杂志的封底中仍然以发行人的名字出现,但实质上在杂志的发行后期已经因为身体健康原因退出同文社《辽东诗坛》的管理工作。此时他已经七十二岁。一年以后,田冈正树病故于大连。 
(二)《辽东诗坛》的价值
    作为大连地方性的诗歌类杂志,《辽东诗坛》从创刊伊始就带有很明显的地方色彩,记叙了大连地方的历史、人物、风光、新闻等等,在当时看来或许仅仅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今天看来,却都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在《辽东诗坛》杂志中最为重要的栏目有两个,即《摛藻扬芬》与《诗坛漫笔》。而辅助性栏目如《著述绍介》、《现代支那世界人物》等的史料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摛藻扬芬》栏目中所刊登的近万首诗作,涉及到的的作者群超过一千余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就目前看来,还没有发现一种诗歌类的杂志从收诗量和作者群方面超过《辽东诗坛》。因为《辽东诗坛》是日本人所办的介绍中国诗歌的杂志,因此,可以不必忌讳所收诗歌作者的政治立场和个人观点,具有兼容并蓄性。例如,清朝遗老陈宝琛、陈三立、郑孝胥、升允、罗振玉、王季烈、宝熙、陈曾寿、樊增祥、杨钟羲等人的诗作;也收入革命党人胡汉民、杨森、戴季陶、于右任、邵元冲、冯玉祥等人的诗作;还收入吴佩孚、李烈钧、段祺瑞、唐继尧等军阀的诗作。至于当时北京、天津等地的诗社雅集的诗作,《辽东诗坛》也予以大量的收入,例如仅曹经沅的诗作就登载了八十五首之多;王揖唐的诗作登载了六十五首。在第六十八号特别辑刊登载了《时局要人集》。选取了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汪精卫、谭延闿、阎锡山、胡汉民、杨森、戴季陶、于右任、何应钦、张学良等人的诗文作品。在该号中还选取了部分当时要人吴佩孚、蒋介石、胡汉民、李烈钧、吴稚晖等人送给谭延闿的挽联。又登载了张学良《告河北父老》、《对时局通电》、《覆蒋主席电》;阎锡山《为救民通电》、《下野通电》;蒋介石《覆孙科电》、《告全国将士书》等电函。这些诗作、联语和电函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另外,收入大量日本诗人的作品,如田冈正树的弟弟田冈正枝;野村直彦的侄子野村龟吉;日本重要人士西园寺公望、金子平吉、山本悌二郎、长尾甲、内藤虎等人。更为重要的是《辽东诗坛》登载了大量大连地方诗人以及寓居在大连的文士、工商业者、书画家的诗作。例如,清末民初的地方绅士李义田。李义田字在旃,号薑隐。别署海外闲人。所居曰半可园、达观庐。双台沟人。光绪乙酉补博士弟子员,己丑恩科举人。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书法家。李义田生前创作了大量的诗作,但是,诗稿在日本人统治时期和文革中两次遭到破坏,荡然无存。因此,只能从现今所存的杂志中将其诗作整理出来。《辽东诗坛》中就登载李义田二十七首诗。这些诗作中大多关于大连地方人物和风光,如《金城杂咏》诸诗,涉及与王永江的一段交往。民族工商业者李文权在寓居大连时期,积极参与嘤鸣社、浩然社、以文社的活动,《辽东诗坛》中登载了一百一十二首诗作,涉及到诗社雅集的大量诗作,是研究当时大连文化的重要资料。
    《诗坛记事》和《诗坛漫笔》是同一内容的栏目。《辽东诗坛》从第十号开始,将《诗坛记事》改称《诗坛漫笔》。此栏目的价值在于是对当时在大连的中日两国人士的文化活动有比较具体准确的记载。例如:
    第四号《诗坛记事》中载有《汪兆铭氏欢迎诗稿》。准确地记载了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汪精卫与大连嘤鸣社、浩然社诗人在大连登瀛阁雅集的情况。
    第二十七号中登载的《孙宝琦氏之招宴》中详细记载了民国十六年九月五日孙宝琦、蔡廷干、黄炎培、李文权、武田南阳等人在越后町的聚会情况。
    第二十八号中登载的《在连是国要人来访》中记载了民国十六年九月十七日段祺瑞、孙宝琦、蔡廷干、王揖唐、黄炎培等人与傅立鱼、田冈正树交往的过程。
第十二号中登载的《宗风学社之创立》,详细介绍了杨成能所创建的宗风学社的情况。
第十三号登载的《宗风杂志》消息,介绍了杂志的创办时间和栏目设置。该资料可以弥补研究大连地方教育史和出版史的资料。
第二十六号中登载《武田南阳氏之书展览会》;《书画及古书籍展览会》;《素轩氏书展览绥方氏之来连》消息,介绍了武田南阳和野村素轩两位日本书家的展览和小平绥方来连的时间及行程;还介绍了由李文权主办的书画和古籍展览的简单情况。
第五十四号中登载《古墨展览会》消息,介绍了一九三零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大连中日文化协会所举办的宝熙、任凤宾收藏古墨展。
第三十号中登载《王永江氏之逝世》的消息,介绍了王永江与田冈正树的交往以及其葬礼的盛大情况。
第五十二号中登载《墙东避世居雅集》的消息,介绍了民国十八年在大连文化台王季烈的家中举行的一次雅集活动。是日大雪飘飘,肃亲王之子宪真、宝熙、罗振玉、周善培、王季烈、松崎鹤雄、田冈正树等人参加,而且记录有诗。
    另外,在《诗坛记事》和《诗坛漫笔》中大量的记载了田冈正树的行藏,包括其出外旅行、回国探亲、往来信函、唱和雅集的情况,可以说是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记录相当完备。是研究田冈正树的第一手资料。至于田冈正树的《长安纪行》,是其早年于保定陆军学堂任翻译教习时在中国旅行的信函汇编,详细记录了当时中国北方的风土人情。嘤鸣社成员李文权的《四度东游日记》在第四十三号、四十六号中两次以专刊的形式全文刊登。李文权在大连期间主要从事展览业。早年曾经组织过中国特产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因此,李文权作为民族资本家的代表在大连期间不仅创作有大量的诗作,并且撰写《道衡诗话》。至于满铁大连图书馆馆员松崎鹤雄的《著述绍介》栏目,具有要言不烦的特点,松崎在此栏目中所介绍的大量图书,有一部分今天仍然收藏于大连图书馆。应当承认,松崎鹤雄作为一个满铁图书馆的普通馆员,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汉学造诣,可以说是当时侨居大连的日本人士中汉学功底较深的代表人物。
六、《辽东诗坛》诗选
    《辽东诗坛》杂志共计登载一千余名中日朝诗人的近万首诗作,时间跨度从元朝直至近代。其中许多诗作是原作者诗集中失收的。可以补充黄节《蒹葭楼诗》、曹经沅《借槐庐诗集》、徐宗浩《石雪斋诗稿》、王揖唐《逸塘诗存》、郑孝胥《海藏楼诗》、周学熙《止庵诗集》、黄炎培《黄炎培诗集》、杨凤鸣《杨岐山诗集》、罗继祖《两启轩韵语》等诗集的不足。另外,许多诗人生前并未将诗作结集出版,例如宝熙、延鸿、靳志、傅立鱼、胡子晋、许学源、杨成能等人。特别是大连地方的诗人,除王永江《铁龛诗集》、杨凤鸣《杨岐山诗集》而外,其他诗人均没有诗集散布流传。例如李西、李义田、刘心田、王天阶、毕乾一、刘家声、韩冈瑞等人。《辽东诗坛》在诗作选登上还登载了一些当时政要,如段祺瑞、唐继尧、吴佩孚、孙传芳、潘复、张学良等人的诗作,也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辽东诗坛》登载了大量日本诗人的诗作,其中许多诗作创作于大连,歌咏大连地方山水风光,对地方史研究有一定帮助。因此,本着以诗传人;以诗传事;以诗传史的原则,从《辽东诗坛》近万首诗中相应的选取少量不经见的诗作,用以补阙。为了阅读方便起见,窃将诗作分为三类,即寄情山水;雅集唱和;书怀志感。这种分类是不够科学的,因为中国的古典诗歌是不能简单的用类别来区分开来的。这一点,尚希读者见谅。由于《辽东诗坛》采用铅字排版,错字、倒字现象较多,凡明显的错误之处,均行改正。拙文《青泥诗文补》中录用的诗作除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以外,不再重复录用。
(一)寄情山水
晚游星浦    王永江
廿年乍得游星浦,四面山峦抱海溟。山窟云如仙初岫,潮声音似佛宣经。月光隐见随波白,树色高低夹道青。对岸遥看名胜处,中流美石若浮星。
游大连二首    王永江
半岁闲居未出门,偶因访友到名村。名村楼阁成嚣市,连席笙歌伴酒樽。
四座衣冠推白傅,万家灯火破黄昏,多情旧雨兼新雨,颁祝欢呼撼绮轩。
大正六年中秋与诸君子宴星浦观月    大谷光瑞
明月在青天,清光满万里。万里天涯人欲老,白发如丝明镜里。
功名富贵复几时,百年倏忽如流水。时清不叹身不遇,屠龙不如雕虫技。冥栖林壑间,自爱春畴美。南国草木茂,日夕秉耒耜。
烟霞痼未痊,燕鸿无定止。关山到处恣游眺,来访辽东诸君子。
故人为我开绮宴,清夜对月更欢喜。秋天沈寥秋气高,天籁如水洗心耳。对此旷然散我愁,兴来放歌水槛倚。人生适意且行乐,何必姓名垂青史。
旅顺杂咏三首    宪宜
小卧园亭里,秋风阵阵来。虫声吟不住,凉月照楼台。
乘月泊江渚,闲来自抚琴。一篙秋水净,两岸起虫吟。
罢钓归来晚,泊舟近柳堤。相携一樽酒。共话子陵溪。
老虎滩瞩目    荒木伊平
凉风吹透白蕉衿,坐见新潮打断岩。老虎滩头渔唱起,斜阳一线逗归帆。
星浦闻笛    小室贞
一片冰蟾生夜潮,江平云散望迢迢。层楼时有思归客,烟外谁家弄玉箫。
壬戌夏偕遁叟立鱼酸叟大拙游金州响水寺    胡子晋
清泉洁我足,白石砺我心。地僻山亦傲,槐高蝉乱吟。
尤绝响水寺,红尘宁可侵。中有瑶琴洞,幽怀同此深。
黄州早春二首    吴佩孚
烟雨连江春水来,扁舟无事只衔杯。吴头楚尾三千里,卷上珠帘看一回。
水满长江酒满卮,春山如笑语如诗。东风吹绿黄州岸,自起开窗画竹枝。
访半可园    杨凤鸣
春寒料峭泠诗葩,古径穿云曲复斜。恰似灞桥驴背客,满天风雪访梅花。
唐王山下即景    杨凤鸣
云扶怪石倚天斜,海涨新潮浪啮沙。罢钓人归何处去,夕阳茅屋两三家。
重游小平岛    杨凤鸣
旧时烟柳旧时村,旧地重寻旧梦痕。旧雨今番何处去,不堪人事暗销魂。
大晦日与赵舜如游菱角湾    傅立鱼
人事纷如此,无端岁又终。携朋访岩壑,忧国祷苍穹。
水静冰如镜,山弯谷似弓。登高望辽海,游转夕阳红。
貔子窝途上所见    饭岛茂
百里江山首夏天,前林后草翠相连。柳花片片如飞草,原草芊芊似展毡。无意小尨随靿走,有请蝴蝶逐风旋。羡他牛马任人唤,一树轻阴枕石眠。
对门峡观杏花    河西复原
一路春塘锁彩霞,霏霏红雨杏林赊。庐山吾愧董家德,来看营城驿外花。
郊外观樱    福田象外
欲脱红尘名利关,逍遥半日听緜蛮。樱云十里春连野,始觉酒魂诗梦间。
响水寺即景三首    黄广
桃源未必在人间,一日清游一日闲。五月披裘观世变,赫山权作富春山。
水韵琴声两不分,清幽未许俗人闻。庭前更有花王在,四面风来扑鼻香。
几日风声又雨声,而今忽放一天晴。最高峰上遥相望,隔海齐烟点点明。
响水寺即景之一    杨成能
山巅雉堞望孱孱,时有飞云为掩关。猿鹤千年君子尽,茫茫史迹任人删。
响水寺即事二首    毕乾一
路转峰回处,梵宫隐翠微。渊深惊雪喷,磬响带云飞。
花落还迎客,山浓欲染衣。归间服芳草,物我两忘机。
来作清游客,萧然物外身。云山谁作主,花鸟总宜人。
煮酒开丹火,题诗藉绿茵。吾生如有涘,曷弗任天真。
雨后游凌水寺二首    荒井敏夫
禅房昼静隔尘寰,树树幽阴鸟语闲。曲径登来空翠里,白云时蔽万重山。
绿树薰风气爽凉,丛间花草吐清香。轻雷才过空山寂,雨霁蝉声送夕阳。
丁卯八月二十六日游大连口占    宝熙
争战频年未有端,遭逢衰世笑儒冠。纷纷辽海西来客,不见遗民管幼安。
己巳九月泛舟至大连    宝熙
浑忘理乱与荣枯,浮海西来意自如。晚涉波涛知定静,早经忧患笑狂疏。冲烟轮舰惊飞鹢,跋浪沧溟见巨鱼。好趁高秋风日美,辽东重访管公居。
凌水寺    延鸿
秋风飒爽吹衣起,驱车官路平如砥。山回村尽石桥横,西来一片清泠水。溯源真上翠微间,遥看红墙白云里。却从樵径入幽深,松皮鳞鳞石齿齿。绿阴里许不见天,时有泉声到人耳。两山夹峙芙蓉屏,中间兰若晴空倚。僧言历劫已百千,开山断自李唐始。那思帝力与神工,逢人但诩轮奂美。又言我来今非时,秋叶春花不曾见。当春杜鹃红满山,秋叶霜林俨锦绮。何时携榼试重游,扫径焚香候吾子。
南游杂诗节录    江庸
江南二月春寒重,留得梅花待我看。一任梅花尽摇落,水程半日好看花。
泠泠山雨著衣凉,风过残梅满园香,偃蹇四松霜雪里,不知人世有沧桑。
消受春波桨一枝,好风吹柳碧参差。夕阳忽下孤山路,一角湖亭露酒旗。
西楚霸王墓    程颂万
垄树大河明,穹碑对谷城。生余二十骑,死愧八千兵。
已背关中约,难分俎上羹。穷扄不可问,有客似田横。
拟大连八景之埠头帆樯    尹本和
刺天如剑复如枪,密密疏疏沽舶樯。飞集梢头高处立,海鸥闲煞看人忙。
拟大连八景之南山滴翠    尹本和
松杉点缀众峰连,郁郁葱葱碧海边。不染万家烟火气,终年常荫蔚蓝天。
拟大连八景之西园新绿    尹本和
芳林风软鸟声喧,翠霭朦胧映晓暾。正是辽东三月暮,春光怒泄到西园。
拟大连八景之星浦烟波    尹本和
数点青螺海面浮,山环如玦浪花柔。此间风景真佳绝,我愿遗家作钓徒。
拟大连八景之埠头帆樯    关俊明
巨埠巍巍渤海边,长空缭绕舞云烟。帆樯争长如滕薜,南北西东万里船。
拟大连八景之滨町渔舟    关俊明
渔艇逍遥不异仙,暮成村落晓来迁。浮家泛宅生涯好,万顷波涛万顷田。
拟大连八景之电园新凉    关俊明
小园林在小山头,半亩池塘引碧流。好是登瀛高阁上,骄阳西坠即新秋。
拟大连八景之虎滩皓月    关俊明
苍海茫茫映碧穹,广汉宫阙对龙宫。两间一个区区我,四大光明万虑空。
咏大连八景之电园晚景    李文权
不夜城开总莫愁,登瀛阁上识瀛洲。俯看多少园中物,鱼跃鸢飞失自由。
咏大连八景之松台飞雪    李文权
俯瞰楼台分外名,万松岭上万松清。天公玉戏非儿戏,顷刻琉璃世界成。
咏大连八景之滨町渔舟    李文权
不关地理古今殊,无数帆樯入画图。柳树草边来往客,半为商贾半渔夫。
咏大连八景之虎滩皓月    李文权
故园西望路漫漫,且向矶头理钓竿。啸月有时怀杜牧,令人疑作虎牙滩。
平番道中    俞明震
塞上西风吹黄土,疏林辜负好秋光。山如病马吞残雪,人似寒鸦恋夕阳。生计何尝关饱暖,沈忧只合待沧桑。天荒地老吾能说,多愁傍人笑酒狂。
沈阳怀古    内藤虎
沈阳风物入清秋,龙脉遥连古建州。霜陨东牟山色惨,云低北徼雁声秋。二陵佳期葱茏合,四塔寒光缥缈浮。历历兴王形胜地,登临人倚最高楼。
老虎滩即事    野村直彦
虎滩岩上一亭台,落日苍茫兴壮哉。白浪排天连渤澥,青山隔海望烟台。谁云洙泗缀遗响,岂识燕齐出霸才。我欲奋飞空屈志,长风吹发独徘徊。
松山台即事    山田武吉
雨歇松山晓气晴,柴门丛露数虫鸣。步臻后圃唐瓜大,早已凉风吹袂清。
大连八景之埠头帆樯    毕序昭
世界帆樯集一隅,舟车衔接建宏模。海天极目平如掌,万国期翻入画图。
大连八景之电园晚凉    毕序昭
登楼小饮豁吟眸,杰阁名园占上游。夕照返光留树杪,西风落叶忽惊秋。
大连八景之松台夜雨    毕序昭
四围山色万株松,入夜涛声撼远峰。他日龙舌争起陆,登台端合拜髯翁。
仲夏星浦晚眺    阎传绂
新潮初落晚凉升,万盏灯光照眼明。楼阁近山多雨气,枕屏何日不涛声。墨云供托虎滩月,碧水翻腾渤海鲸。回首幽燕望不得,连营突骑角弓鸣。
辽东杂诗四首录三    王揖唐
频年碣石耽消夏,此日辽东偶避寒。皂帽那堪人海闹,炎凉忘却本来难。
尘襟乍涤倦怀开,信宿淹留仅快哉。海上石礁莫相笑,此行不为买山来。
晴岚残雪影交加,似与行人斗鬓华。我亦山灵惭久别,十年辽左欠停车。
小平岛瞩目    小山内大六
悬岸清风至,翩翩燕子轻。涛声频洗耳,醉态趁凉行。
秋晚山居    李义田
长空瞥见雁南归,点点秋林鸦乱飞。石径晚松红叶艳,深桥疏柳碧条稀。朝来霜气侵阶砌,瞑觉炊烟没户扉。天遣风光留九月,菊花开后尚依依。
白门感旧    杨令茀
江头日落咽寒潮,易代云山吊六朝。丹凤城南新鬼哭,钓人居畔马蹄骄。江楼别夜明灯晦,玉树歌残木叶凋。怅绝月阑霜靓里,天风吹雪送征轺。
车抵金州    韩冈瑞
顿觉乡音触耳来,金城晓日射楼台。车窗也有沧桑感,走树飞泉唤不回。

(一) 雅集唱和
赠诗社蔡清禅杨橐吾即步清禅首唱元韵    胡子晋
百般心事憔悴阑,老虎滩头亦钓台。吾辈多艰随遇了,和希同调得来难。
世情经过成沧海,诗学凋残共岁寒。无赖吟怀无赖酒,此缘应与色空看。
祝金州刘伯良词宗七十大寿    金念曾
林泉高蹈爱清闲,老去名犹动宇寰。宾礼人尊朱舜水,诗坛窃仰白香山。时逢苔紫荔红候,画在倪迂董巨间。愿祀大年同绛县,屡回甲子尚童颜。
夏历甲子十二月得醉轩题画诗次韵    齐璜
霁雪增寒酒兴狂,对花倾倒一千觞。风流浊世传诗句,壁上笼纱耀国光。 
题渡边晨亩画    齐璜
折枝画法染徐黄,十日长安劝酒忙。我愿让君赢一著,丹青将老鬓无霜。
奉题淮海先生清风明月集    刘心田
淮海东瀛士,诗文冠辈曹。千秋怀胜迹,一宴续风骚。
眼底沧溟合,灯前意气豪。题诗无魄力,愧我首频搔。
次越川同志原韵    蔡清禅
编花为坞竹为椽,酒满吟樽月满川。时局纠纷犹待理,文章性命本相怜。彼苍好乱应知悔,我佛多情亦说缘。漫作天涯沦落感,一回相值一欢然。
和伟伯词宗赠嘤鸣诗社原韵    毕乾一
云树茫茫极目边,又从海上遇成连。灯前夜话三生约,塞上春深二月天。半壁江山寻醉梦,一帘风雨拟飞仙。别来怕折阳关柳,且看辽天絮化绵。
敬步淮海先生原玉    毕乾一
寄身大地一浮鸥,几向天涯散客愁。踏破尘寰三万里,溪山胜处任勾留。
步淮海道长元韵之一    毕乾一
人间无地可埋忧,慷慨犹存旧侣俦。一曲伊凉歌不得,春风夜月上高楼。
和越川先生忆梅    尹本和
蹈遍岩阿与水湄,铜瓶纸帐有谁宜。难忘东阁曾探日,恰是西洲欲下时。千里关山稽驿使,一天风雪动乡思。挥毫累煞江南客,背写仙人绿萼诗。
阅林化青林珊叟唱和有感于此    黄广
忆从连水赠将离,意绪撩人乱似丝。塞上云深千里远,梁间日落五更迟。论心此日仍相注,睹面他生合有期。笑我孤山双处士,重提旧事亦书痴。
十二月十九日景苏雅集敬步淮海先生原韵    侯云峰
年年此日剖浮瓜,白雪徒增古调嗟。重叠寒云接辽水,皎澄清梦到梅花。三皇圣迹添秋草,二帝贤名问倦鸦。只有天性真造化,苏公曾否到龙华。
敬步淮海先生原韵    李西
四年不见旧诗盟,今夜高楼意气倾。无限沧桑增感慨,忙中岁月转堪惊。风云变态愁何日,樽酒相逢信有情。深羡髯仙能报国,文章万古达丹诚。
谨步田冈淮海先生大苏生日书怀原韵    林化青
群雄割据类分瓜,如此河山足可嗟。禹甸已无干净土,神州难觅自由花。秋风故国传兵燹,落日荒城起阵鸦。塞外遥逢坡老祭,勉随词客效摛华。
和欧阳予倩原韵    陈锡庚
正欲冲霄敛羽翰,自家辛苦任人欢。知音寥落琴心远,侠骨摩挲剑影寒。强醉要从豪客饮,忍饥羞共腐儒餐。李宁已逝中山老,歌哭英雄到夜阑。
赠燮生先生    陈锡庚
吉金乐石久罗胸,铁笔纵横刻画工。国粹消沈谁管得,嗜痂我独爱雕虫。
越川先生南旋赋诗留别之一    徐宗浩
故园猿鹤定欢颜,检定琴书一棹还。笑我骨缘图竹瘦,怜君发为作诗斑。
好将佳句吟东阁,不许移文赋北山。同是索居云树感,长河双鲤望时颁。
越川先生南旋赋诗留别之二    徐宗浩
倦游我亦知还鸟,人海蹉跎岁几更。诗酒一船寻旧梦,竹梅二友结新盟。苦深哀乐中年感,空系莼舻故国情。独愧团栾天上月,清光千里送君行。
赠松崎柔甫    延鸿
一水迢迢泛客楂,采风留滞久长沙。齐名淮海方田氏,敩学郋园主叶家。
有子箕裘传艺术,随身铅椠送年华。琳琅金薤堆芸馆,手自偏摩眠不花。
和淮海先生    万云鸿
三年书剑滞天涯,落拓青衫恨尚赊。相约登楼期畅饮,不须遭际问枯华。
和淮海先生    万云鸿
十年孤剑在天涯,走遍风尘意未谐。今夜盍簪名士会,满天星相动秋怀。
赠满洲报主笔金念曾先生    万云鸿
落落钦同调,枌榆谊更亲。文名惊世俗,清操出风尘。
十年离别意,两日笑谈人。相约还山后,烟霞结比邻。
重九奉和薑隐山中见寄原韵    杨成能
英雄淘尽大江东,辽左犹存处士风。几点残山限局棋,一方秋水寄诗简。无缘采菊随陶令,有待探梅觅放翁。满地祲气何处避,重阳枯坐小斋中。
和淮海先生二首    杨成能
曾看落日大江头,又泛连湾海上舟。季世功名画地饼,高人气宇摘星楼。诗怀朗处应如雪,酒力胜时不觉秋。竟夕联吟苦不足,催更何须唱鸡筹。
破帽深情只恋头,夜凉如水酒盛舟。忘机疑人远公室,选藻同登萧统楼。细雨留宾应到晓,春风生座不知秋。神交万里相逢易,何事营营莫展筹。
壬戌十二月三日泰华楼雅集得陌字    吉平金子
老子邹阳与太白,同辰降岳几垂迹。雌黄阳武魄何雄,谈笑死生亦魂硕。千秋赤壁见冰心,一夕诗宴咏鹤趾。云间若有坡仙窥,应恨后生多酒客。
答云鸿词宗    田冈正树
天涯谈志眼初醒,多感如君性有灵。往事怜才嗟薄命,他时阅世叹飘萍。春来椽笔应加力,乱后乡山不改青。除却良朋我无愿,相逢痛饮醉魂馨。
答逸塘再叠论韵见酬兼示纕蘅    章士钊
鄙志劳君仔细论,行藏吾辈略同源。寓情多在风诗外,玩世终嫌素志存。典午已还无量劫,灵均即是未招魂。文章政事应翻案,会与诸公议百番。
题胡子晋广州竹枝词    王又吾
读罢新词慨五羊,关怀时局太苍凉。浮沈千古沧桑事,都贮先生一锦囊。
步淮海先生入蜀原韵    杨凤鸣
江郎椽笔放翁诗,老去诗人又壮游。遮莫风光描不得,芦花枫叶满江秋。
风雪中傅君立鱼见访感赋即呈郢政    周学熙
门掩空山野径斜,寒风栗烈雪飞花。数声凄断穿云雁,一片依稀点树鸦。白发无情侵岁晚,青灯有梦到天涯。袁安深愧高人访,却忆山阴好事家。
雪中访止庵乡丈蒙赐大作谨步瑶韵奉酬即希教正    傅立鱼
文化台前一径斜,冲寒访道拜名家。诗情公似云中鹤,字拙余惭纸上鸦。一性真如期共证,万方祸乱叹无涯。为希雪兆丰年瑞,楼畔同看六出家。
夜宿貔子窝赋赠当地诸友    傅立鱼
水秀山明地,兹来兴倍浓。轻帆浮浅濑,皓月浸孤峰。
烽火惊心少,弦歌入耳重。有怀眠不得,倚枕听吟蛩。
闲居书怀步淮海词宗登瀛阁雅集元韵    傅立鱼
国家畛域泯何难,把酒论文见肺肝。儿女多情终薄命,英雄无力竟偏安。松风谡谡岑云淡,树影幢幢夕照残。幸游客来谋一醉,读秋楼畔夜方阑。
辛亥冬至沪上奉赠柔甫盟兄正吟    瞿鸿禨
儒风侠气并超群,尺素双鱼寄意勤。惆怅吴门秋色远,江流尽处一寻君。
步岐山星浦观樱遇雨原韵二首    林培基
灿烂春光剪采成,樱红柳绿照人明。我生本有探花癖,得句穿林学语莺。
烟迷柳荚怒生嫩,雾点樱珠分外娇。本欲夜游赊月色,阻人暮雨待明朝。
和胡子晋五十诗原韵    李义田
忧乐曾传范仲淹,年华迟早亦何嫌。只宜知命道思孔,宁似将兵老诩廉。名士光阴惊石灰,世间经济总鱼盐。行藏仕隐随时适,莫管人情凉与炎。
贺子晋作翁    黄节
少日辛勤老更贤,识君吾在廿年前。尚耽词赋争名业,且傍湖山结绮筵。子舍礼修见雁奠,寿星芒出女牛先。商量瓜果秋宵事,好听儿曹叠管弦。
田冈淮海先生枉诗次答三首    王揖唐
如画秋林映薜萝,有人顾影立晴波。纵横霸气消难禁,绚烂诗才淡已多。泰岱一登天下小,桑田屡换眼中过。江山盛会拼辜负,美景翻飞唤奈何。
遨游海上缔诗盟,惭愧鸡林薄有名。我是岫云今息影,君如辽鹤久闻声。遥怜琢句髭常捻,未及传杯气已横。残暑渐消秋渐老,何时赏折两怀倾。
秋雨秋风得月台,新诗锦绣报成堆。先施似子难能也,未饮输吾亦快哉。洛社主盟推健者,槐南后劲数雄才。德星万里无端聚,岳岳清光照上台。
中秋对月和身云    杨钟羲
何事新阳改故阴,延秋赏月旧时心,桂香四出霏黄雪,竹影横陈踏碎金。中夜清辉当户正,隔年酒病怯杯深。西风吹换人间世,怨曲孀娥不自今。
病起和纕蘅移居    周善培
浮家何必计南东,独感荣枯转移中。谁使乌愁无屋止,可传诗不与人同。峨眉缥缈神俱往,桑下低回相未空。一病竟非前日我,杖头镜里两成翁。
雪桥先生以太白楼宴集新诗见示步韵奉答    王季烈
我爱杨夫子,闲吟养性灵。乱时头易白,古道眼长青。
野史遗山稿,离骚屈子经。远人来问字,不惮涉重溟。
奉和二峰先生见怀之作二首    罗振玉
十载桑隅逝水流,身今隐矣复何求。哀时但有心如咽,对镜还惊雪满头。百岁竟教闲处老,两京惟向梦中收。多情旧雨怜衰朽,远寄新诗话旧游。
神州廿载叹横流,敷奠时从梦里求。汎梗久嫌身是敖,饰巾不觉雪盈头。频年烽火乡关渺,何日虫沙劫运收。多谢故交山吏部,更期蓬岛接清游。
越川先生招宴登瀛阁次韵赋谢即呈郢政    韩冈瑞
鸟语枝头正早春,狂来诗思直通神。沧桑有客忧时局,风絮从谁证果因。极目园林情自远,放怀天地句常新。骚坛廿载闻声久,珍重初逢胜故人。
(三)书怀志感
金城杂感    李义田
斗大孤城傍海滨,风光犹带古时春。最怜夹道依依柳,一样迎人复送人。
附郭人家近水涯,短篱种豆盛开花。沿溪多少浣衣女,犹著红裳是小娃。
芳草天涯绿讯稀,王孙昨日故乡归。余来重访宣城宅,通德门前尚旧徽。
金城访王岷源永江归途口占三首    李义田
柳未清时杏未红,出城一路纸鸢风。凭君莫问春迟早,我已皤然成老翁。洋场楼阁矗云霄,往迹何须溯旧朝。斗大孤城春孰主,风光淡荡水西桥。车行不厌故迟迟,一路窗栏纵眺宜。海色山光都入目,故乡风景系人思。
山居杂咏二首    李义田
一角茅亭云雾里,恍疑家在武陵源。世人莫问秦耶汉,津水桃花两不言。小小轩窗四面开,海容山色近蓬莱。不须采药雪深处,烟径苍茫迷去来。
偕郑让于重游老虎滩    溥伟
十年奔走历诸艰,胜地重来得暂闲。游子鬓丝惊岁月,英雄血泪洒江山。又看岛桕飘红叶,依旧青螺拥翠鬟。万里西风东海畔,聊将杯酒破愁颜。
辽西道中    溥伟
辽西河北阻龙沙,大漠云阴动晚笳。自相山原成部落,直将牧烈当桑麻。马前寒色城头雪,枝上莺儿梦里家。俗厚民勤存太朴,穹卢石弩旧生涯。
西河先生开诗会于万松山下之读秋楼以红叶为题即席赋此    吴胥荪
烽火连天客子惊,塞南塞北振秋声。可怜霜叶红如醉,怕是沙场血染成。
岁杪杂感之一    野村直彦
落托江湖岁岁更,回头世路太峥嵘。射雕大漠当年志,拊缶穷居此日情。北斗光芒混同渡,西风苜蓿女真城。投荒万里功名老,一夜灯前白发生。
从军有感    靳志
书生事戎马,开匣拭龙泉。白玉千山月,黄云万灶烟。
杀声连远海,秋色入胡天。篝火前林炯,将军夜不眠。
黄海中元旦    叶楚伧
一舸远发载年来,欲叩龙宫惧未开。无地榜门存甲子,避人学步近蓬莱。
是谁旗鼓增新戍,如此江山要霸才。莫笑寄身如一粟,尚堪摇笔起风雷。
春兴二首之一    松崎鹤雄
边城暂少劫尘侵,细雨轻风花满林。逐鹿场中多乳臭,听莺陌上怕春阴。吴山穷处烟波阔,楚水尽头杨柳深。何似桃源避秦地,柴桑有客隐江浔。
病怀二首    张锡銮
梅雨连宵又澈明,羁愁如草雨中生。兵戈阻绝云津使,涕泪难忘吴下情。乱世功名伤老大,花时别梦感凄清。茶烟一榻维摩室,卧听春鸠唤晚情。散病窥园草满畦,荒城兵过不闻鸡。熟谙世味甘杯酒,老去雄心厌鼓鼙。三月莺花春雨外,一家妻子战云西。辽河半壁旌旗遍,寂寞音书转寄迷。
同淮海柳洲大拙饮    许学源
皂帽辽东羡幼安,生逢磨蝎做人难。虎麟未别宜民术,猫犬先方化丹鹤。扶道只今无羽翼,论诗谁复露心肝。擎杯我问青天月,曾许商山四皓看。
反对洪宪筹备    许学源
辇得黄金浪筑台,后庭花向眼前开。郭隗岂作燕王计,乐毅徒夸魏国来。故垒秋风梁上燕,新亭血泪掌中杯。而今多少攀龙客,谁识王孙杜老哀。
小平绥方以盆栽海棠征诗学放翁体应之    许学源
绿章不奏春阴绝,辜负猩红花似血。神仙亦自爱天真,有色无香纷瑞雪。蓬莱一叟醉东风,约梅融作同心结。妆成睡态鬓轻松,银烛高烧情亦热。何必金屋贮娉婷,只须瓦盆无圆缺。植根罗隐住钱塘,巢客移巢相提挈。绿肥红瘦罪关情,毋使徐熙枝横折。
登白玉山鼓琴    许学源
自挈龙腰教小红,霓裳才唱未全工。出关有愿凭谁诉,白玉山头怅晚风。
海天宽处题壁    许学源
不学蒙庄不学禅,胸中无事即神仙。死生有定能忘我,成败何常但听天。饮食箪瓢颜子巷,云烟图画米家船。怜他世上争名客,长向台城痛纸鸢。
植树    傅立鱼
植树如养儿,期望每迫促。怀中方襁褓,想象赫舆服。一年立根本,
三年遂发育。五年始开花,七年果实熟。十年已成长,荫下奇书读。
吾生丁丧乱,风云起大陆。曾提三尺剑,走逐中原鹿。时非意乃倦,
辽东甘雌伏。赢得卖文钱,买山大赫麓。掘井得甘泉,山腰结茅屋。
林檎树千株,选种在幽谷。栽植土亲培,灌溉水亲掬。以我爱树意,
苞茂日必祝。嘱咐尔园丁,殷勤善抚鞠。爱树如爱儿,关心候寒燠。
岂为图奉养,亦以慰幽独。
初春即事    傅立鱼
底事辽东春到迟,东风二月始来吹。闲搜菜种播南圃,为护花苗补北篱。逐暖游山携稚子,抒诚念佛学沙弥。一年好景从今起,行乐吾侪要及时。
甲子旅连岁暮感怀    尹本和
中年投笔谢名场,西抹东涂炫寸长。岂有佳篇厌元白,聊从绝学究岐黄。何时归去寻陶径,无计谋生涩阮囊。赖有天公偏厚我,迩来腰脚尚顽强。
抒愤    杨成能
寰中何处托孤根,渀瀁乾坤浊浪翻。事业阿蒙探虎穴,文章神禹凿龙门。少年肝胆成心疾,老去琴书有泪痕。愿假抟风鹏辈泪,独携白棓叩天阍。
甲子岁暮感怀和介公原韵    杨成能
羁愁得酒便全删,陋巷真堪乐孔颜。照眼珠玑欣共赏,芬吾兰芷欲同攀。激昂漫起中宵舞,淡泊赢得晚岁闲。我是天涯沦落惯,更无魂梦到家山。
乙丑春日书感    杨成能
怆然天地古今愁,欲控长鲸跨海游。空有文章思报国,更无舟楫济中流。
万花苦笑幽岩夕,一酌难温大宙秋。无限伤春心内事,自家排遣独登楼。
无题二首    章炳麟
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谁道江南徐骑省,不容卧榻有人鼾。
怀中黄素声犹厉,酒次青衣泪未收。一样勋华成贱隶,诸君争得似孙刘。
哭谱兄刘伯良先生仙逝    王天阶
绿满斋空忆旧盟先生在民务处名其室曰绿满斋,匆匆仙驾返蓉城。园林已舍生前乐,书画尚留身后名。月夕风晨谁共语,落花芳草总伤情。他年若念金兰好,华表归来应一鸣。
乙丑夏历二月既望西河招饮于读秋楼赋此谢之    林培基
红叶诗歌醉酒筹,飞觞又上读秋楼。消寒九九图方尽,修禊三三水欲流。为借花苗移旧圃,愿分采种补春畴。及时莫负行吟乐,罪我凭他唤马牛。
寄子晋社长    陈锡庚
四年前送岭南谣,气大难收有怒潮。工部晚年诗律细,哀时忧国寄情遥。
寄怀金十五老友    陈锡庚
费尽黄金买绮愁,夜深肝胆语绸缪。男儿自有千秋业,漫把雄才付玉钩。
书愤    陈锡庚
砚作雕鞍笔铁弓,词坛驰骋误英雄。抛书猛射南山虎,醉饮葡萄看血红。
南旋二首之一    黄广
       忆从连水停踪后,夏葛冬裘十度更。白首仍无山河买,素心惟与水同盟。春来屡作梅花梦,老去尤深梓里情。料得南枝犹未落,虽寒我亦放船行。
           书愤    刘家声
       苦吟老我未疗贫,食不鼎樽坐不茵。郡国待年重入关,诗书自昔已焚秦。寄怀沂水企高士,洗耳颖川仰异人。和雪嚼梅聊下咽,寒香挂齿腹为春。
           春日山居有感二首    罗继祖
地僻喧埃绝,深居事事幽。中原时见鹿,缓浪不惊鸥。
搴幌迎青嶂,开轩面碧流。何当凌万顷,击楫解烦忧。
辽海春如此,中原血战红。人间方逐鹿,大野尽哀鸿。
不信王纲绝,何时否运通。东风作寒食,霜露感无穷。
读剑南诗    罗继祖
诗亡千载复谁删,神往车攻六月间。栗里杜陵堪继武,漫言衣钵在茶山。
燕京杂感之一    田冈正树
对酒悲歌蜡泪流,壮怀谁抱百年忧。江声不洗英雄泪,山色空留世代愁。权重李唐藩镇制,威轻赵宋守防谋。名园焚燹今非昔,莫到斜阳更上楼。
春柳    毕乾一
丝丝疏雨客魂绾,隐约轻烟昼掩门。几处竹楼沽酒市,谁家水榭卖鱼村。随风弱质春无主,漾月新姿夜有痕。绝代风流谁管领,年年清梦付金樽。
席间感怀题诗    毕乾一
休叹笔墨是生涯,气纵凌霄志未谐。醉后狂歌休笑我,年年孤愤动秋怀。
留呈淮海野鹤柳洲诸吟长哂正    毕乾一
三生旧梦飘零惯,湖海犹存不羁身。得地开樽曾宴客,廿年误我是儒巾。当筵喜造诗盈箧,处事欣同德有邻。拂耳笙歌多感慨,劫中未满许斯人。
十笏园醉归    贺良朴
犹是人间快活事,归途处处听筝弦。残花坠水惊溪鸟,深柳沿堤咽露蝉。屠狗客眠燕市上,绣鸳人滞鉴湖边。余生纵断繁华梦,不向蒲团与坐禅。
绥方以盆景海棠征诗学放翁体态应之并求郢政二首    高起元
多谢春阴护此花,翩翩西府擅名家。园丁好漉坡公酒,五度东风醉绮霞。
锦幕春寒日影迟,晓妆才罢艳方脂。最怜袅娜迎风立,恰是华清出浴时。
绥方词坛索盆栽海棠诗以此应之即乞斧正    宪真
濯锦江头百亩春,谁移西府赠骚人。丹葩翠叶娇难掩,婉态幽姿画不真。艳丽杨妃新带酒,妖娆西子半含颦。群芳草卉争颜色,寄语东风用意匀。
故国    汪荣宝
故国烟尘首重回,风廊愁对夜帘开。天临大野星辰远,秋入空山草木哀。一夕商歌催发改,万方羽檄阻书来。龙拿蚁斗知何限,同付残僧话劫灰。
沪渎感事二首    狄宝贤
碧天露下悄无声,银电依微恰四更。惟惜空江好烟景,旧时明月照铜人。危楼大有沧桑意,占断斜阳脉脉红。流水孤村何处是,古槐驰道辨西东。
时事杂感二十首录三    蔡清禅
鼙鼓咚咚促胆寒,一声呼哨枕难安。苍生垂尽犹多劫,水火兵刀一例看。沈沈大陆去龙舌,漠漠长城起暮笳。一将名成枯万骨,夕阳终古泣虫沙。故宫禾黍已青蕃,满目河山冷月痕。欲避桃源无寸土,可怜逆旅泣王孙。
出都至天津遇仲兄留三日送之旅顺    姚永概
御沟柳色不留行,送我征车出帝城。岂料津沽三日酒,得倾坡颖隔年情。路边红颊从人说,故国苍颜入梦惊。兴尽河梁又分手,成连好去听涛声。
题胡冷庵画扇丛谈二首之一    徐行恭
催租吏到一文无,触热心情寸寸芜。难得风流苏大守,替人画竹了官逋。
峡中杂诗三首    邓镕
峡中之石石盘陀,峡中之水水漩涡。公母渡河公竞渡,如马瞿塘奈尔何。
螺纹回旋万山环,江水一流一转湾。割据英雄几成败,坐辜天险好江山。
拒秦端在结齐婚,一赋高唐岂寓言。云雨荒台令梦醒,更无神女有啼猿。
塞上初秋    王永江
飒飒轻寒响苇芦,满洲旧土半荒芜。乱山红叶自秋色,大漠黄沙空霸图。丛薄烟生闻犬吠,疏林日落有啼鸦。牧儿不解兴亡恨,犹向西风抚缶呼。
感事二首之一    王永江
几度与人家国事,纷纷成败不堪寻。进谋亚父空撞斗,纵间陈平妄用金。漫将将军称揖客,何曾丞相解攻心。到头一掷轻孤注,谁念苍生误到今。
辛酉十月西江舟中    唐继尧
十载浮名误赤松,无端平地起英雄。大江流月波翻白,老树凌霜叶更红。放眼以观尘世小,开襟一笑海天空。沧桑棋局知多少,又看旌旗在眼中。
辛酉除夕次韵    唐继尧
扰扰频年任未终,无端疮痍愧元戎。乐忧有异分先后,造化无心问拙工。云树漫忘归倦鸟,渔矶犹望起飞熊。风吹春酒象仍冽,共醉华山翠滴中。
热河避暑山庄即事    熊希龄
打桨前湖更后湖,荷花荷叶杂蒲菰。此花不解兴亡恨,依旧争妍入画图。
落花    赵尔巽
春光底事去葱葱,摧折琼枝瞥眼空。剩有余香归净土,更无一语向东风。萦回锦障情何极,悔煞金铃护未工。毕竟芳魂总哀苦,含悲欲叩蕊珠宫。
寒夜感怀    陈子勋
风雪边关寄此身,前尘回首暗伤神。伯鸾岂肯因人热,鲍叔应能知我贫。随遇而安皆乐境,秉心无愧见天真。迷漫八面烽烟起,何处桃源可避秦。
送春三首    毕乾一
回首人间事,低徊感落红。繁华能几日,转眼即成空。
烟雾萧萧里,蹈青侣未招。天涯怜草色,多半过红桥。
魂销真个里,旧梦板桥西。乌识诗人苦,迎林不住啼。
咏雪二首    段祺瑞
瑞雪兆丰年,哀鸿转弗安。众生悲业绩,我佛结缘难。
冬至阳生渐,春回气不寒。闭门思寡过,善恶待天干。
压尽尘氛雪,元元可暂安。蜉蝣宁计暮,松柏不知寒。
赫赫消威易,嗷嗷哺益难。逾恒非得己,熏空漫相干。
哭王静庵二首    内藤虎
连宵噩梦绕幽都,把臂当年识凤雏。早岁共论天问语,南齐俄徵草衣儒。著书海上深宁叟,讲学舟中陆秀夫。缅想招魂赋成处,青枫冥雨晦半湖。
频年烽火犯薇垣,野老江头泪暗吞。南渡六风评乐府,湘中遗响赋名园。于今寒士能甘死,自古微官每感思。一事知君尤惬意,昆明湖上瘗芳魂。
偶成    内藤虎
聊释索居感,敲门有高人。川原连诺乐,烟霾罩恭仁。
寺古钟声远,空墟草色春。衔杯且缓坐,前路尽红尘。
哭王静庵    长尾甲
读书义不辱,身死道斯崇。断送山河美,长嗟社稷空。
文章发正气,著述照无穷。千载孤臣骨,何曾去故宫。
偶感    蔡廷干
江中风雨急,渔父一舟横。顺逆逍遥去,纵横自在行。
军次游赵故城邯郸宫感怀二首    张学良
沽酒邯郸大道傍,村人都说武灵王。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履廊。
光武艰难定洛中,颇沱一饭困英雄。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
挽李薑隐先生二首之一    王仁卿
耆彦胸怀博古今,文章著述冠南金。壮登云路名先立,老读楞严功弥深。荆棘丛生忧祖国,枌榆归隐傍园林。居然驾鹤游仙境,空使乡邻感不禁。
出关    杨钟羲
朴被囊书父子俱,残年风雪竟登车。波臣自荡终依海,关尹相留强著书。六十得归仍远出,两都欲赋更何如。辽东皂帽吾宁敢,差胜高贤是旧闾。
挽孙宝琦    张一麟
    浙西门望旧风华,矫矫孙郎尤客家。建旄曾树齐州纛,持节频乘博望槎。沧海桑田仅流传,胸中芒角仍槎枒。贱子与君始相见,长髯飘拂如瓜面。朗润园中海淀旁,卿聊云集麄官贱朗润园编纂官制皆京官君与杏城为提调外吏惟余一个。元丰官职出心裁,巴力门规多舌战清光绪季年预备立宪咨议局资政院两制为民权基础。马周属稿代常何,长揖鲰生焚笔砚君本任资政院起草员事冗揖余乞代草。是时宪政只初桄,弹章蜂起心旁皇汪衮甫告我日賷川资为遇变即上火车之用。甘陵分部罡风起,漳水观兵豹雾藏唐君绍仪劝项城出京适项城秋操自豫回仍返直督任奏谢四镇兵权。真除京尹夸眉妩,卫霍椒房叨肺腑君女嫁庆亲王之子。珍珠泉畔拥旌旄,黄鹤楼头动鼙鼓外简东抚未几武昌革命军起。拔帜易帜何纷纷,绾毂中原望战云。闲事楚齐惟利国,生憎绛灌太无文君独立又取消惟民利是视。岩疆谢事逢清晏,人海丛中重识面孙大总统退位让袁余入都君亦卸任。上考频书郭令公,大人回纥倾厨傅君出使归荐至外交总长。欧风亚雨忽雷霆,海水群飞山岳变,尺书来自大桁头。奚啻燕云十六州,莱国须防孤注谮。留侯愿罢席前筹日置益递觉书廿条君与余言不甘当外交任余为转达乃代陆徵祥代。甫离火宅谋幽憩,万一新亭各收涕。又传谶语应当涂,同上危言却秦帝筹安会起君示谏书甚切置太息一日同至公园一往大典筹备处而去。同室操戈建义师,云翻雨覆鸟号遣。从此便成相斫史,一朝烽火发吴越。才冠批发江之湄齐卢战争君在下关示予息争电稿未果废。手无寸铁空伤悲,王冠不复猴冠贵。醋浸曹公酒一卮,几把寸胶止河浊曹锟以公为总理公要以须罢兵乃就职。吕瑞大事不糊涂,富弼晚年尤桌荦。丁卯桥边同岁生,闻君小疾心悬旌。病榻呻吟惊瘦骨,赴书突兀几吞声与余同庚闻病往沪中西疗养院省之未几已去世。雪龙上下吟东野,环海咸称君长者。思君不已作长歌,哀声呜咽胥江马。
哭秦萼丈    王季烈
歇浦重招屈子魂,贞元朝士几人存。长安世事如棋局,靖节心期托酒尊。垂老偏逢多难日,孤忠永矢故君恩。挥戈未遂平生志,此去还应诉帝阍。
五妹贻书劝作归计以诗答之    王季烈
同怀总九人,我长妹最稚。稚者年四五,长者六十二。
棠棣荣连枝,萱草茂于背。天伦有至乐,曷为辽东滞。
殷勤寄远音,劝归亦良是。岂知阿兄心,别有难言意。
我幼秉庭训,家世传修名。人臣既委贽,所矢惟忠贤。
我年当强仕,遭遇帝祚倾。故乡交蹄迹,狺狺吠尧声。
正言触时忌,跬步胥榛荆。鸿鹄远罗纲,宁可事遐征。
在昔谢叠山,十年逋闽峤。母寿登九十,寄诗述怀抱。
教子欲何为,冰玉坚清操。痴儿何时归,江东兴礼教。
我亦有此心,旦夕苍穹祷。中原澄清时,儿归奉色笑。
吾妹通诗礼,甫嫁丧所天。靡他柏舟心,抚孤逾廿年。
河间妇闻之,谓愚不谓贤。恶直而丑正,浊世良宜然。
兄妹性情肖,相期秉彝全。独行我所是,何恤今人言。

-------------------------------------------------------------------------------------------------------------------

主要参考书目
《辽东诗坛》    田冈正树 编       大连图书馆藏
《清风明月集》    田冈正树 编     大连图书馆藏
《淮海诗钞》     田冈正树 著      大连图书馆藏
《铁龛诗存》     王永江 著        大连图书馆藏
《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陈玉堂 编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辽东诗坛》编刊一览表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