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生活的儒学
关于儒学的几个问题
《论语》与儒家人生智慧
漫谈国学
《易经》卦象新解
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漫谈
汉代社会的读书生活
北宋政争与《资治通鉴》
新修《清史•艺文志》的现状及未来
《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四个交通:浅谈古典诗词的解读
清代书法综述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解读
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
一枝最美丽的古代花朵—中国古琴艺术漫谈
一轮明月——弘一大师思想解读
永恒的傅雷精神
两启轩国学十论
跋明黄君 刻本《水浒牌》
关于《四库提要分纂稿》
方逢时生年考
三星朗朗耀陵阳
文徵明书风分期特点及成因
大连图书馆满铁文书解题
《日下旧闻考》版本辨误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解读
作者:张本义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阴历正月二十七,没出正月,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壬辰龙年百事兴旺、身体健康!题目大家都看到了,“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解读”。这个题目很大,要分五次讲完,今天先开个头。

中国传统节庆的定义。什么是传统?传统是历代传续来的思想、道德、学术、艺术、制度、技艺、风俗等等的总和,它必须是历代传绪下来的,割不断的。传统不是死的,就如同现在有人说中医不科学,其中一条理由是因为中医所说的经络找不到。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在尸体上肯定是找不到的,因为经络只存在在活体之中。如同经络,传统必须是活的。节庆的“节”字,现在简写了,已经没有原来的模样了。原本“节”字是竹字头,竹子那一段一段的叫“节”。由这个引申意为一个一个时间段,节令、节气、节日。古代开始时只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节。后来,就扩大为二十四节气。再往后,就出现了我们传统的各种各样的节庆。

中国传统节庆包括中国各民族的节庆。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流传至今,即使在当今社会中还顽强地发挥着作用和影响。这里,我们仅以中国北方、特别是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汉族节庆为例加以论述。如果展开来说,五十六个民族中很多民族如何过春节,再展开来说韩国、越南、以及世界的华人如何过春节,延伸到现在日本的新年节庆,仅一个春节,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说明。我们就以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节庆为例,以我们身边的例子加以说明。中国传统节庆,是随着时序的变化和对人神的祭拜而形成的特定的时间内的民俗事项。其必须是经时弥久、传承有绪、仪式特定、约定俗成且文化内涵丰富的。

那么,中国传统节庆的核心是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也认为是中国固有的传统节庆。这里,一个词“中国”就界定了,必须是“中国的传统节庆”。中国传统节庆的核心用一个字概括,必须是以“祭”为主,“祭”就是祭祀。大家看“祭”字的初文,第一个是甲骨文的写法,最早的祭字,右边是一个手,左边下面是一个供奉的器物,人拿着酒往供器里倒,这个过程叫“祭”,也可见酒在祭祀中的作用。第二个是金文“祭”的写法,小篆基本上也是这样子。就是一只手拿着肉,在神主、在祭祀的对象面前贡献出来。这就是“祭”的本意。我们传统的节庆必须有“祭”,没有“祭”就不是中国传统节庆,而且就失去了中国传统节庆的核心和灵魂。然而,有些节日不祭祀。不祭祀的节日我们称之为“祝日”。大家看“祝”字的初文,这两个字,左边的是甲骨文的写法,左边部首大家叫“示”部,实际应念作歧,与“神祇”的“祇”同。“示”部的字多与祭祀鬼神、祭祀礼器、场所、仪式和吉凶祸福有关。“示”前面是神主,右边一个人跪在地上,突出表现的是一个大口,张着大口,在赞祝。什么是祝日?比方说,古时候的天长节,皇帝的生日,全国也要大庆、要放假,这都叫祝日。现在过的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节日,比如“三八”、“五一”、“六一”等等,这些日子,都叫祝日,没有祭祀的内容。祭日和祝日的区别就在于中国传统节日一定是祭日,一定要祭。像现在的“十一”国庆节,民国年代的“双十节”都是祝日。

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意义。

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我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呢?我做如下的解读,与大家分享。

加强自己修养和身心健康的需要。中国人应该过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否则,就很难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要过中国的节庆,尤其是祭日。日本人现在对一些传统节日名称还用汉字的本义“祭”,如“大尝祭”(即用新谷祭祀天神地祗,以示谢意,同时品尝新谷,又称“新尝祭”,每年11月第二个卯日举行),又如“祈年祭”(是旧历二月初四举行的节日,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那么“祭”主要要素是什么呢?节庆的祭祀主要以“敬天法祖”就可以概括。中国古人是顺从自然的、敬畏自然的,中国人是尊重祖先、敬畏祖先的,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敬天法祖”。你要做一个中国人,怎么可以不知道祭祀呢?大家都希望做高雅的人,当你想做一个雅士,你就过中国的节日吧。它会使人趋雅而离俗,大家都对现在社会的沉沦,对社会的恶俗,深恶痛绝。中国的节日会使人境界提高的。刚才我说“敬天法祖”,其实还有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感恩”。中国人是最重“感恩”的。天地之恩,国家之恩,社会之恩,尤其是养育我们的父母之恩,再往上推,养育了父母的祖父母之恩,再往上推,曾祖父母之恩,再往上推,高祖父母之恩,以至于我们远古的祖先之恩。因为这个链条一秒钟都断不了,造就了我们个体的链条,亿万年来竟然一秒钟未断!这个恩情我们也一秒钟不能忘记。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祭日的目的。所以我讲,真正的中国人,就自觉地过中国的节日吧。中国传统的节日祭天、祭地、祭山川河流、祭万物生灵,尤其要祭祖。《论语》里有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学而第一》里的一句话。“慎终追远”,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孝道,有人说“孝”是不是有点棺材板子味了?现在还有必要讲孝吗?孝是以家庭、家族为背景滋生出来的中国文化传统,它是我们中国文化核心的精华之一。“孝道”是我们民族对人类哲学思想的伟大贡献。它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甚至穿越了阴阳两界。现在都在讲“终极关怀”,我认为,孝道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前面说了,“感恩”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中国的孝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发展的基本的维系力之一。为什么要讲孝?我说,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加强自己修养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如果你孝,那么至少说明你这个人情商是高的,那么别人就敢和你交往,有事敢托付给你。爹妈恩重如山,用《诗经·蓼莪》的话,叫“昊天罔极”的恩情,你都不想感恩,是人还敢交你吗?什么事情敢托付给你?

另外,《礼记·祭义》里有一句话叫“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就是说,孝分为三个层面。最上等的是使双亲受到社会的尊敬,其次是孝子为人处事不让父母蒙受耻辱,最下等的是只能养活父母而已。实际上,对爹妈物质上的赡养是最最下层的孝,最上层的孝是使爹妈感到了尊荣,生前死后都感到有面子,有尊荣:养了这么个好儿女,父母有尊荣,这是最上等的孝。“其次弗辱”如果使爹妈受到侮辱和伤害。是爹妈一辈子的耻辱和悲哀。是不是这样的?最下的孝就只是能赡养。什么叫孝?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就是追远。不止是三年,这里的“三”是个通数,这个“三”要读作去声,三年只是为父守制三年。全社会如果都崇尚孝,那么这个社会就“民德归厚”,民风就一定是趋向淳朴、厚道,趋向和谐的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祭祀,为什么要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不过外国的节日?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就像东和西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样,完全是相对着的。西方的文化是一元的,就是神,就是上帝,一切都是万能的上帝。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多元的,我认为至少是两元的,可否概括为是阴阳?人类有阳界,指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还有阴界,指死去的人。人有生就有死,一个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是两个方面的。就像我前面说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自身只是生命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秒钟都断不了的环节。在历史长河中我们虽然很渺小,但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怎么和过去的人联系和沟通,又怎么和未来的人联系和沟通呢?我想就是祭祀。祭祀把前人和后人都联系上了,只要有祭祀,我们这个链条就断不了,想想是不是这样?祭祀使我们知道自己在社会、在家庭、在国家,在天地之中的位置。把小我和大我联系起来,把自身和社会联系起来,把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你如果不关心祖先,那么后人也不会关心你,你不尊敬自己的祖先,后人也绝不会尊敬你。像现在,我们很多影视节目,我们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拼命地糟蹋和丑化我们的祖先。大家想想看,有多少电影是使我们中国人脸上增光的?你看一看当下我们很多艺术作品,不拼命把自己的祖先糟践到不是人的地步绝不罢休。这是一个令人深思和警惕的事情。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没有断过,这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我想和中国独特的节庆祭祀不无关系,祭祀使这个文化链条割不断。

此外,祭祀还有个作用,就是能使我们回到心灵家园,使人心趋于安稳。实际上,我们未必相信各种神明,孔子也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的时候往往也是那么想的。如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给故去的老人做了一件衣服焚化,你未必就真信亲人在阴间能收到,但是当烧完这件衣服的时候,你心里边感觉非常好,有所慰藉,一定是这样的。中国人重视自己的心灵的家园。其实,我们心灵的家园在远古,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但现在,我们中国人几乎没有心灵上的家了。就像最近林徽因、梁思成在北京的故居被拆了,我说他们的灵魂也找不到家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家园,实际上现今我们中国人真正的心灵故园也几乎没有了。现在使人魂牵梦绕的故居大部分没有了,我们的文化家园也没有了,因此就在人生路上漂泊,令人苦闷,也很烦躁。现在,很多人从小学念到大学、念到博士后,各种专业知识都懂,可是就是不懂做人。从学校出来怎么办?没法融入社会,所以很痛苦。“仁”字解释有很多种,我认为“仁”字有个很简单的解释,即“二人”;就讲人际关系。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你去爱别人,别人就爱你,你去敬别人,别人就一定敬你。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人人处在敬爱之中,社会能不和谐吗?当我们知道这把入世钥匙,会如何爱人、如何敬人的时候,就不会吃亏,就不会遇到很多的凶险。我认为这也是哲学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做家长的对孩子最大的关怀,是你告诉他怎么修身、怎么做人。“孝”是一把很好的做人钥匙。

讲孝,除了生“事之以礼”,死了还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整个祭祀中,是要演礼的。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都很尊崇,尊崇他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老人家是非常注重礼仪的。他老人家从小就演习礼仪,讲究风度。过去的汉服不是现在我们穿的这种中式对襟服装,这种衣服叫“短打扮”,劳作干活时候用的。古时候汉服深衣的袖子展开了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宽大。所以,《论语·乡党》里说孔子趋进的时候“翼如也”,宽大的袖子随风而动,就像有翅膀一样。现在亦步亦趋的“趋”,古人念促,意思是促行,古人讲这个,这是礼貌,这叫风度。在重大的场合,不懂礼节,能有什么风度?连面子都没有,而礼节很大程度是一代一代在祭祀中演习而成的。

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家庭是中国社会组织的本元和基础,古人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君子务本”,这个“本”是什么?这个“本”就是孝和悌。孝是孝顺父母,悌是服从兄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儒家主张建立一个上下尊卑纲常伦理有序的和谐社会。《大学》的八目中之一“齐家”。“齐家”是从政、作事的根本。过去的“家”不是小家,往往是几十人、上百人的家,那里面有各种复杂的人员结构,如果能团结家庭成员,步调一致,那你就可能进一步治国了。“国”不是现在国的概念。那时的国往往是方国。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国分成若干个国。可以治国了,再进一步可以平天下。天下很大,我们是华夏,是天下的中央。古人认为,远到英吉利都是夷狄。直到现在,大家过春节都是一定要回家的,对春节特别重视的往往是农民工弟兄,千辛万苦也要回家。今年过春节,电视报道,有一个农民工从广东骑摩托车驮着爱人走几千里地回家过年,历经千辛万苦。为什么要这样呢?实际上,就是为了一个字“祭”。孔子说过“吾不与祭,如不祭”,我如果没参与祭祀,就像没祭祀一样。有人说不用我亲自上坟去祭祀,托别人代为祭祀,或替我买两刀纸送去。“吾不与祭”,我不参与祭,就像没祭一样啊。祭祀先人之事,要尽量躬亲参与。别人表达是别人的感情,你是你自己的感情,这是衡量对爹妈、对祖先的态度问题。

《国语》里有句话,就讲伦理关系。说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百姓和睦,皆得保养”。“父义”,这个“义”字就是“和”字,“义”和 “和”是一个意思,这个字原本的意思是适宜的“宜” 字,当合适讲。有人说这个孩子一点不会“虑事”,“虑”是考虑,不会虑事,实际上就是作事不义,做事情不考虑合适不合适,该不该做。“父慈”,父亲做事情很有尺度,很合适,很到位,“母慈”,母亲很慈爱,“子孝”,儿子又很孝顺,“兄友”,这是对弟弟来说,兄长拿弟弟当朋友一样,拿他当回事。“弟恭”,弟弟做到尊敬兄长,所以“百姓和睦,皆得保养”。这样家庭和社会能不和睦吗?

现在社会都是由许多核心家庭组成,体现不出大家庭那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只有过节,大家庭一聚几十口人,老人在世的时候往往是几十口人一大家。现在的孩子只知道有爹有妈,往往不知道有表舅、还不知道有表叔、还不知道有堂叔和其他本家叔叔。为什么?因为是小家庭,没有这些亲属,也就没有这些称谓。中国人的称谓是很复杂很准确的。为什么称谓不能乱?因为如果你对对方的称谓准确,也就找到你在这个大家庭准确的位置,不能乱称呼,否则就失礼。在西方,对谁都可以称哥们,因为都是上帝的儿子,平辈的,大家都不奇怪的。在中国可以吗?不可以,你必须弄准了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所以,我们泛用西方那种方式来称谓国人,就必然是另类,也很难融入这个社会。是不是这样的?这也是个伦理关系认知的过程。

再者,我们中国传统的节庆祭祀对象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祭祀内容,也是很包容的。这是中国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具有包容性,不排他。现在都在讲什么普世价值,我们很多人也跟着西方后面讲什么普世价值。中国的普世价值是什么?中国的普世价值“仁”和“礼”。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的权利。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咱们看《道德经》,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并不是说我们假仁假义。战争杀了人,一定要哭泣。战胜了,不要趾高气扬,要隆重地对死者举行丧礼,把被杀的人好好地埋葬。中国古人认为,战争是最后不得已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中国人是重视教化的。大家看,“教”字是由“孝”字和“攴”两部分组成的。“攴”这个部首念卜。像手里拿个带叉的棍子击打。由此可知,孝是教育的必须手段。也可见,“孝”字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了。文化不成了才武化,教化实在不行了才付诸武。

还有,继承和弘扬中国节庆文化,是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文化,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历史上多少民族没有了?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没有了,尽管这些民族的后裔至今还都繁衍在地球上。节庆是民族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我们要克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西仔”心理。就像些美国西部牛仔一样,没有文化。我们希望做西方的孙子么?如今西方拼命宣传他们普世价值观的目的,就是要用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化掉别人的文化心理和体认,说穿了,就是为了达到霸占资源、奴役别人的目的。

中国文化讲究守成,守成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前面讲了传统。现在学术界很多人都说“文化”一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哲学是西方的,中国人不知道智慧;美学是西方的,中国人不知道美丑;经济学是西方的,中国不懂经济,中国做了几千年的超级大国,在宋代,全世界财富的大部分在中国。竟然跟着说我们不懂经济等等。说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没有文化。“文化”一词是西方来的也是不准确的。现在好多人却这么说。看《周易·贲卦》就知道,其中有一句话,“关乎人文,化成天下”,这就是“文化”真正的本来意义。“文”只是一个手段,“化”才是目的。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说要重视文化,我们就往往统计送戏下乡多少场,送书多少册。像庸俗不堪的戏,低俗不堪的书,送越多,就越没有文化,社会就越庸俗、越沉沦,是不是这个问题?汉代刘向在《说苑》里就有“文化”这个词。刘向说“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也是主张“以文化成”。《易经》里还说“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过去新疆的迪化,现在改名叫乌鲁木齐,内蒙古的绥化现在改名叫呼和浩特。中国叫“化”的地名有很多很多,都是要化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人非常重视“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要大家和谐共处。

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和自信。要有文化自觉,要自己主动过传统节日,理直气壮地进行祭祀,主动维护家族的优良传统,维护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有自信,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统是无以伦比的,我们民族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一百多年,我们一直在努力糟践自己,糟践到如今这个程度,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糟蹋没了。现在,旧日的“礼仪之邦”不复存在了,是不是这样?

现在,中央号召要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而今,我们的国人出去后由于失礼,往往被人看不起。我们有的同胞出国购物,乌烟瘴气、大声喧哗,有的国家为此专门设立中国人交易区,你们就大声嚷嚷去吧。这样能行吗?一个被世界崇敬的民族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是传统的丧失,就是礼仪的缺失。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需要。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国学的一部分,与文学、语言、艺术、技艺、学术等并埒,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节庆文化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祖先留下来的宝贝,你轻易就扔了吗?比方说,家里本来有一个极为贵重的海南黄花梨的家具,是几代传下来的,但后来因为子孙不识货,被当柴劈了烧了。咱们现在有好多好东西,不知道珍惜就给扔掉了。我们的节庆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了?除了粽子、饺子、汤圆还有什么?裁缝丢了剪子,就剩尺(吃)了。难怪年轻人对过中国传统节庆往往不感兴趣,因为没精神内涵了!

弘扬节庆文化关乎国学的命运。我觉得节庆文化应该是国学的一部分,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技艺,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技艺的总称。像中医在《汉书·艺文志》中是归结到方技一类。我觉得应该建立中国传统节庆学,成为一个专门学科才可以。清末以来积贫积弱,怎么办呢,就向西方找救世的药方。于是有人说,我们中国一切都不行了,文字不行,语言不行,社会制度不行,教育不行,文化更不行,这一切都是儒家传统文化造成的。忘记了中国几千年是世界上超级大国,几千年啊!结果一百多年来,折腾到现在,民族自信心没了!现在,连月亮都是西方的圆,什么都是西方的好。矮子看戏,很多人跟着喊,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现在,一些人对中国传统节庆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说是封建迷信。须知,就因为有了封建制度,中国两千多年来才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说到迷信?我们现在痴迷西方,痴迷的还少吗?五四以来,我们唤来民主、科学,一个德先生一个赛先生,两个大棒砸向中华传统文化。应该说请来这两个棒子在当时应该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所谓矫枉过正嘛!但是,到今天我们还要在继续挥舞这个大棒,中华的文化传统不断绝就奇怪了。文化传统需要薪尽火传,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古人说:“礼失求诸野”,“诸”是“之于”的合音,“野”是国以外的,我们中央大国礼仪已经丢得差不多了,但是在韩国和日本,尤其在韩国,中国古代的各种礼仪,很多还原封不动地保持到现在。明代《茶疏》的作者许次纾曾经有过慨叹,说“礼失求诸野,今求之夷矣”,他讲的是茶道。我们还在讲茶道,其实我们现在根本谈不上有严格意义上的茶道,我们只有茶艺、甚至是像变戏法一样,在那杂耍。“道”是形而上的东西,“道”承载的就是礼,是仪式。看看日本的茶道,那是中国唐宋传过去的茶礼的放大,它和佛教结合起来,实际上它是一种准宗教,它能够使人心灵安静、干净和诚敬,通过喝茶这种形式,安慰和升华自己的灵魂境界。前两年,中日友好青年大联欢,这边日本青年表演茶道,咱们这面弄个大茶壶表演各种身段的冲茶,像杂耍一样!

第三个题目,讲一下中国传统节庆的种类和数量。传统节庆的种类如果包括少数民族的节日算,约有一百多种。人伦方面主要是祭祀祖先的,有春节、清明之类。在季候方面,立春、立秋、夏至、冬至,还有重阳等。在人物方面,纪念介子推的寒食,端午和屈原有关系,丁祭是祭祀孔子的。有的传统节日,祭祀的色彩淡了点,但文学上有一定的色彩。如元宵、上巳、七夕、中秋。在神教方面,佛诞日四月初八,观音诞日二月十九,还有娘娘会,也叫皇会,妈祖、海神娘娘的诞辰是三月二十三,这都是农历的日期。中元日(也叫中元节、盂兰盆节)是七月十五,老百姓也叫鬼节等等。这些都是与神教,佛道和民间信仰有关系的节日。

传统节庆祭礼的要素。祭礼中核心要素是什么?我认为,第一个是祭祀对象。这个节要祭祀什么?比如说家祭,祭祀祖先就要有木主。旧时对木主有严格的规定,你看朱子《家礼》都有图,都有规定。我复印了一下朱子《家礼》里一张木主图,大家可以看看。另外我画了一张示意图,也就是现在很多人在用的牌位样式。关于神主的制定古时有固定的尺寸,有固定的材质,比方说用栗木,很硬的木质,我估计古人这么规定,主要是考虑这个材料坚硬不容易损坏,可以传之久远。它的写法、文字、用材、尺寸都严格规定。现在大家都用便当的办法,用纸板做一个牌位,然后包上红纸,写上内容摆上供奉,然后到初二(或初三,也有的在十五)送神时,一起焚化了,这是一个便当办法。旧时的神主要从殡礼中产生。殡礼最后一部分“点主”也叫“题主”。出殡之日,请大先生点主,点主者都是有身份的。在什么什么之位的“位”字或者“神主”的“主”字的点留出来,沾上白公鸡冠子上的血点上,然后再用墨点上。这样人和神就联系到一起了,子孙后代要保留下来。经过文革到现在,各家神主保留下来的基本不多了。现在便当办法就是牌位,牌位大致的写法就是十个字,为什么是十个字,里面是有说法的,就是要赶吉字,胶东和辽东半岛百姓至今往往用这个办法,但是也有的家族不完全这样。祭祀的形式包括家祭、庙祭、墓祭、祭坛等,祭坛古由天子主祭,是国家典礼,有天坛、地坛、月坛、日坛等。庙祭是祠堂里祭祖,家祭是在家里完成。太庙也是皇家的祠堂。墓祭是上坟,在坟前祭祀。现在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就在路口画一个圈,焚化了纸钱、香码,奠一下水或清酒完事,这是一个简宜的方法。但要注意卫生和文明(我在台湾看到“尾牙”祭祀,商家门前焚化纸钱时都用一个金属或陶瓷器皿盛着,不污染环境,我觉得应提倡)。

祭品的种类。国家的祭祀,都要有“牺牲”,即讲究太牢和少牢。“牺”是纯色的牲畜,“牲”是三牲,牛羊豕(猪),太牢是指三牲具备。祭孔、太庙里祭祀和祭天,规定一定是用太牢,整猪、整牛、整羊。这个“牢”是养牲畜的圈,要好好地善待牺牲,圈养一段时间。人要斋戒,要沐浴,穿戴整齐,穿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在饮食上、起居上、生活上都有特定的要求,做好准备,叫斋戒。另外一个必备的是清酒,看一下《仪礼》和《周礼》,就知道,古人祭祀时往往是用“玄酒”。玄酒是什么?就是清水。祭祀一定要有酒,因为古人把酒看得很神化,远古人类古人对酒有一种神秘感,喝酒各种幻觉都出来了,觉得这个东西肯定可以交通人天的,所以,人神之间沟通离不开酒。穷人没有酒,可以就用玄酒,心里有酒,清水都可以,水也是人类必需品呀。现在祭祀时焚化纸钱,老人说,“酒不点,钱不拣”,实际上,是让你一定要敬酒。正式场合一定要经过“三献”,即初献、亚献和终献。鱼肉、果品(水果、干果)、各种时蔬、饭食(面食、米饭、糕、羹)。糕在祭祀中很为重,过去春节祭祖一定要做年糕和糕片汤。可能是因为“糕”和“高”同音,要有鱼,可能是“鱼”字和“馀”字同音吧!

祭品的摆放有所规定,这是朱子《家礼》的供品摆放示意图。最上是考位、妣位(故去的母亲叫妣,故去的父亲叫考,活人不能这么称呼。)摆放的位置,最前一排一定是果品,而且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好的东西在左边,对着神主,左为上。

大家看,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某姓前几年的祭祖仪式。很粗糙,粗糙在哪里?这里作为供品的干鱼竟然连个盛放的盘和盏都没有!你看这个跪拜,行礼不如仪,根本不成体统。再看看这张图,这是韩国家祭时祭品的摆放,看看多精致!这就是中国古代家祭本来要求做到的,事死如生。这基本上按照朱子《家礼》所要求的祭品的位置,什么摆在哪个地方,都一丝不苟。当然这是殷实人家的正规的祭祀,即使是老百姓也不应该乱摆。有些供品是必须有的,在韩国,柿子、梨、枣、栗子是必须有的,我估计是取“早利子”,“早利市”这个彩头,是不是这个意思,有待研究。但是咱们一般忌讳摆梨,可能与“离”字同音吧,这就是不同风俗。到日本,家祭品中喜用加吉鱼。咱们祭祀一般崇尚用鲤鱼,大连地区旧时都用加吉鱼。另外,所有的餐具都必须是非常清洁的。因为,这是给祖先和神明用的啊,就像请客人喝茶,杯子洗不洗,干净不干净,客人不知道,谁知道?你知道,你心里觉得应不应该这样做?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君子之祭也,躬亲之致,其中心之诚,尽敬洁之道,以接至尊。”可见洁净在祭礼中的重要性。

这是韩国的一个家庭中秋祭祀的场景。韩国一年中最大的祭日是中秋。韩国人中秋只要有可能,一定要回家,因为这是个团圆日子,要参与家祭,“吾不与祭,如不祭”就是这样的道理。城市人很多无所谓,越在农村,传统保留得越完整,回家的欲望也就越强烈。都着传统正装,这是《家礼》要求的。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连正装都没有了。有时开会要求着正装,我有时候就很茫然,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好。中国人好几千年没有正装,就现在才知道有正装?要说西服正装,现在那个西服也不行啊,你要穿燕尾服啊!“服”字的本义是服事,“服”就是服不服,我们臣服了。现在台湾祭孔,还是穿长袍马褂,尽管也不太符合古礼要求,但是那还是有传统的东西,我想祖先看了高兴,是不是这样?这是韩国一个祭祀的场面,你看是不是肃穆严整,行礼如仪?

祭具是必须有的。祭台上有供桌、供器、碗、盏、豆等器具都很讲究。过去的“五供”,殷实人家都是很讲究的,用银、锡、漆、细瓷的。供品要讲究色香味俱全。我们吃饭为什么要色香味俱全,看着就有食欲。那么给祖先献饭为什么就乱七八糟的?韩国人的祭祀,全家人跪在那,要按照中国古礼经过初献、亚献、终献三献之礼。初献,就是主祭祀者祭酒,亚献是主妇或陪祭者祭酒,终献一般次一等级和辈分的人再献酒。经过三献,甚至费时达一个多小时。是什么意思呢?是在认真地伺候祖先吃完这顿饭啊,事死如生就是这个道理。古时规定要有屏风,因为古时是席地而坐。咱们看到他们前面都有屏风,有屏风的是神主所在的位置。现在这张照片上祭祀者对着的不是主神,看起来感觉是对着是祔位。这是祖宗的位置(指边上),这可能是面对考妣的位置,这个是祔位。

祭仪很重要。行礼如仪,中国人讲究仪式,否则就不要祭,祭就应该好好的祭,要行礼如仪。像现在给人鞠躬,就点一下头,歪歪身子鞠一下躬,那叫鞠躬吗?鞠躬虽然是最简单的礼,但也要怀着诚敬的心,按照对方的身份,或鞠躬15度,或鞠躬30度,或鞠躬45度。按照要求,选择不同的度数向对方行礼。不能不到位,但也不能过了。现在有人行礼90度甚至还多,都不符合要求。你要抱拳拱手作揖,就好好地作一下,这都有规矩。跪拜礼男的吉礼是左手搭右手,凶礼是右手搭左手;女的吉礼是右手搭左手,凶礼是左手搭右手。今年央视春晚给爹妈拜年,就这么随便拱拱手,这就拜年了?什么时候中国人给爹妈拜年改成拱手礼啦!给爹妈拜年最起码要三鞠躬45度啊!

另外得有傧祝。祝是干什么的?得有人大声喊,有人主持。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起),是这样喊的,那么这个人就叫“祝”,也叫傧祝、礼傧。祝词要唱的,也就是要拉长音读出来的。这张图是《家礼》中的祝版式。祝词要有稿,看到前面左手这个男的手里拿的就是。过去的祝版就是这么一块。祝要有祝版,放在那儿。不能乱喊,喊错了怎么办?唱读的内容叫“告”。祝版的内容是按着不同情况填写的。祭祀的“告”很重要。

看一下这个祝版的内容形式:维某(年号)元年,岁次壬辰,正月朔,(朔是正月头,晦是正月尾,望是十五),某日,孝曾孙某,(对着高祖,叫曾孙),敢昭告于,为什么要抬头呢?因为古人讲究行文平阙,对尊者的名号,不能这么写下来,一定要抬头另起行。敢昭告于高祖考某官,御史大夫,高祖妣某,(如王氏、李氏)。高祖父是什么官职,祖母得过什么封号。这是祭祖的,从己身上推五辈以上所谓“五服”。爹做过什么官,某是什么名,这个名不能直呼,一定要加个“讳”字。旧时直呼其名是最不能容忍无礼的。过去两个小孩打仗,不用骂脏话,就喊对方爹的名,对方就忍无可忍了。节序易流,时维仲春。或者是仲夏、仲秋,这都是套话。说节序易流,时维仲夏也行,说节序易流,时维仲冬也行,仲冬是十一月,可随着时日填改。追感岁时,不胜永慕。这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像铭文一样而且押韵。谨以洁牲庶品,干净的肉,丰富的祭品,粢盛醴斋,恭备常事。就是告诉祖先,现在到仲冬了(春天了),时序虽然变了,但是我对你们的敬慕和爱戴的心情不变,谨准备了这些东西,按照常规礼仪献给你。最后要“尚饗”,看到那个“饗”字,单独另起一行,抬头。那个“饗”是省略了主语,献给您。这个“饗”字,上面一个“鄉”字,下面一个“食”字,是吃饭。“尚”是贡献给您,“饗”是请您享用。这个跟向往的“向”和响应的“响”,这两个字是同源字,现在都简化了,都有个“向”字底,有希望得到回应的意思。现在一些便当办法,旁边一定有人(妈或者其他家庭主妇)念叨念叨或者喊着,这也是祝的变种。好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祭祀,实际上有一套固定的套数的。祭祀要有祭告文和祝词等套话。当年毛泽东祭母的告文很有文采,也很真挚,至今读来都很感人。

下面就讲礼仪。是否有礼是区别野蛮人类和文明人类的标志,礼节是文明民族的符号。从民国废跪拜礼至今已一百多年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跪,什么是拜了。古人是席地而坐的,大家看,屁股坐到脚后跟上,就是坐,古人说的那个坐,不是现在的盘腿坐。起身直立便是跪,又叫长跪。这是跪礼的一套示意图,演示的都是吉礼,一定要一个腿一个腿跪下,两个腿一起跪那是丧礼上的,跪死人的。左腿先跪下,完了右腿跪下。吉礼是这样,凶礼反之。行跪拜礼时男子慢慢地将手举过额头,左手搭在右手上,慢慢往下做一个揖,然后左腿先跪,右腿后跪,行跪拜礼。然后左腿先起,右腿再起,作揖结束。这是跪拜礼一个基本过程。最隆重的礼是稽首礼。屈膝跪,左手按右手,支撑地上,然后缓缓叩首至地,要稽留多时,这是行大礼。稽首礼是拜天地君亲师的礼,对上天、大地、国君、老师、父母要行这个礼。顿首礼,顿首与稽首礼不同的是,头点到手为止,这是一般的礼,这是下对上一般的礼节。一般的写信,写某某顿首,那是一般的礼节。空首,一般来说这个礼是最轻的,双膝跪地,双手拱合,男子左手压右手,举手加额,然后弯腰鞠躬,俯首不及手,与心平而不着地即可,故称空手,又叫拜手,此礼最轻,也是最常用的礼节,一般有时候长辈答谢晚辈的礼节的时候也用这个礼。这张图是韩国的过春节,一家子在行跪拜礼。你看都很讲究。还有一种礼叫肃拜礼,肃拜一般用在行军中之礼,因为穿铠甲不便于跪拜,这是军礼,或者是妇女行所用的礼节。

古人有句话“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这是《礼记》里的话。什么叫“祭不欲数”?“数”当动词讲,念作朔,就是不断的、繁杂的、数量很多的。太多了就太烦,天天祭,365天都祭,不生产了不生活了?显然不行。就按国家规定,正经的正祀日才祭。有些人祭虫王,祭娘娘,祭这个老母那个仙的,不是正祀,当然你爱去祭你就祭,但不是正式的,国家认可的。“数则烦,烦则不敬”,也不是一种敬,你祭祖先这么祭,你回头祭那些乱七八糟的神灵,你也那么祭,(有的被称为“淫祀”),一样的待遇显然不合适。“祭不欲疏”,一年不祭一次和几年不祭一次也不行,“疏则怠”,时间长不祭就怠慢了。“怠则忘”,这个忘不仅是忘了祖先,而且也忘了礼仪。礼仪是需要演习的,经常演习就忘不了。如果家长一代一代亲身演礼作给孩子看,孩子这样看着,自然就会了。你看图中韩国这个小孩子,都不用刻意教,他都自然就会了祭拜礼节,这也是传统最好的传承方式。

那么,祭祀的最大的要素是什么?就是诚敬。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从这个“如”字看,孔子他老人家也不一定就相信这个神就一定有,是不是?但是要如仪,要虔诚致敬,“祭神如神在”。我们祭祖,就像故去的先人在眼前一样。内心诚恐和充满着尊敬,这是祭的基础,敬畏为礼仪之本嘛!只要真正发自内心示敬,这个祭祀一定会如仪的,所有礼仪都会很到位的,否则就是徒具形式。

前两年,我曾参加一个丧礼,孝子在灵堂旁边叼着香烟,说说笑笑,吸完了烟头往逝者牌位前的香炉里一按,香炉成了烟灰缸了,真是叫人无法接受。朱子《家礼》有句话:“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贫则称家之有无。”真正贫穷,你就看家里条件量力而行。“疾则量筋而行之”有病了看身体情况。如果就是病了,一定要亲自与祭,这个也不现实。“财力可及者自当如仪”,如果财力到了,你就应该是这个样。所以,我们说诚敬是祭祀,特别是节庆祭祀的根本和基础。现在祭黄帝,祭炎帝,还有祭孔子差不多都是国家的大典了,可是我们看一看网上视频,真是让你哭笑不得,存在很多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行礼不如仪,为什么行礼不如仪呢?就是没有对祭祀的对象怀着一种诚敬之心。曾经看过一个祭孔视频,一个领导穿着西服革履,念着味同嚼蜡,驴唇不对马嘴的四句骈体祭文,而且这个祭文像对着下级作报告一样,屁股对着神主念,还弄得像个圣旨一样的手卷在那念。把背对着神主,显然大不敬,这非常不合适,和爹妈说话把屁股对着他们合适么?这些根本问题在于没有诚敬之心。记得有一年祭孔,献什么呢?献花圈。献花圈你就别“尚饗”了,还要念“尚饗”,你让孔夫子吃这个花圈么?为什么现在的祭孔(应称作“释奠礼”)不用古礼,却改造成这么乌七八糟不伦不类的礼数?我看主要问题还是对我们节庆文化的本质缺乏理解和认识,或者说是,对我们的传统已没有了自信,对我们的先师已不诚敬了。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深刻思考和讨论我所讲的这些问题。

(本文根据2012331日在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演讲整理而成。)

(张本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华诗词协会理事,大连书法家协会主席,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研究馆员。)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