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生活的儒学
关于儒学的几个问题
《论语》与儒家人生智慧
漫谈国学
《易经》卦象新解
中国古代藏书文化漫谈
汉代社会的读书生活
北宋政争与《资治通鉴》
新修《清史•艺文志》的现状及未来
《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
四个交通:浅谈古典诗词的解读
清代书法综述
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解读
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
一枝最美丽的古代花朵—中国古琴艺术漫谈
一轮明月——弘一大师思想解读
永恒的傅雷精神
两启轩国学十论
跋明黄君 刻本《水浒牌》
关于《四库提要分纂稿》
方逢时生年考
三星朗朗耀陵阳
文徵明书风分期特点及成因
大连图书馆满铁文书解题
《日下旧闻考》版本辨误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
作者:杨疾超

各位大连的朋友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中国古代书法方面的问题,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我首先要讲一下我来大连的印象。今天是我第二次来大连,我第一次来大连是在2000年,就是我硕士毕业的时候,七年过去,大连给我的印象现在是更加美丽。我刚刚参观了白云书院,这应该是我们向往的传统文化之地,在中国像大连这种地方也不少,可是在大连终于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这是不容易的,这是我的感受。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应该说跟白云书院有关联。刘熙载大家可能不熟悉,我做一下简短的介绍:刘熙载是19世纪中国书法界、文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光善于文学艺术创作,而且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造诣也非常深。刘熙载所处的时代应该说是清代走向衰败的时代,他经历了五个朝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在他人生当中的69年,应该说他主要的活动是从事治学,他也做了官,但是他的官都不是很显赫。就是这样一位思想家为我们后人留下非常深刻的艺术思想,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方面,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白云书院里面,找到了一个呼应。我们在是21世纪,大连图书馆的张本义先生在这里同样倡导国学精神,这是主动的选择。刘熙载所处的时代是无可奈何,是一种被迫来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他的《艺概》里面体现得非常充分。

大家知道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实际上遭遇到两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这对当时的文人应该说是没有遇到过的。当时的文人很多的感受就是诚惶诚恐,因为他对西方强制性的文化、这种入侵的文化了解和所知非常少。在中国两千年来,实际上都是以汉文化为中心,在中国流行的观念就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样的情况下突然遭遇到“野蛮文化”的入侵,对中国当时的文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有的人可能与西方文化同流合污,另外一种是有选择的吸纳,刘熙载是站在坚决捍卫传统文化的层面上来对待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想。

现在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从最近一些迹象表明,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复兴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如果把文化按照三个层面技术划分,一个是物质文化,一个是政治文化,还有一个精神文化。如果说西方文化在物质文化和政治文化方面对中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精神文化方面,西方文化在现在、甚至在将来也不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流。这是我的基本设想。

我们讲刘熙载《艺概·书概》研究,首先我们要讲到一个问题就是刘熙载《艺概·书概》形成的原因。要搞清楚刘熙载这本著作里面包含的思想,首先我们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那种特定环境是形成这一著作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他的基本依据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文化。政治对刘熙载著作的形成应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从历史上来讲,刘熙载跟旧时的文人是一样的,他接受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的教育,而且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博学多才。刘熙载的一生当中,都是在治学和教书,刘熙载活到老,学到老,他接受了很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而且在他的思想里面体现了一种兼容的思想。什么叫兼容思想?在清代形成一个非常有名的学派,就是乾嘉考据学派,乾嘉考据学派实际上是讲究汉学。汉学强调考据,宋学强调微言大意。这两个东西在刘熙载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考据学对刘熙载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刘熙载是仁人志士,博学多才,他不是随便地、随意地对待自己的人生,他是非常严谨的人。所以清代的著书里面给他四个字叫“信静勤意”。“信”体现了儒家的思想,“意”是道家的东西。

第二个方面对刘熙载的思想形成起到促进作用的就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刘熙载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仁人志士和知识分子,他对待传统文化的那种依恋和眷顾应该说在特有的背景下非常强烈,非常执著,我们打开他所有的著作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他对待西方文化是不与人同。这是刘熙载成书的第二个方面,是出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一种责任感,在著作里面体现得很充分。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尊碑局面的形成对刘熙载的书概思想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自宋代刻帖以来,一直到清代中叶这一千年间一直是帖学占主导地位。在清代而言,最主要的两个时段,一个是在清代的前期主要是赵孟?的字影响非常大,在清中叶主要是董其昌,帖学写了一千年了就出了问题,已很难发展。这个时候刚才已经提到就是乾嘉考据学派强调对实物的考证,这种考证实际上让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碑版材料,这种东西发现以后,让一些书论家眼前一亮,这时候实际上碑学已经取代了帖学,这也就是刘熙载生活的时代,所以他不是真空的人物,他必须生活在他的特定时代里面,所以尊碑局面的形成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形成的原因就是科举考试。他自身是一位科举既得利益者。刘熙载同样也是一位非常有见地、非常有实力的书法家,他的作品所体现的就是碑学精神。刘熙载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对我们现在也非常有启发意义,他说书法最高境界不是求人爱,而是求人不爱。这话怎么理解呢?如果书法写出来大家都喜欢这种字反而俗了,那你的个性东西就失去了,所以他追求不求人爱,这就回归到了道家思想,所以这就是返璞归真。人的审美趣味是在不停地发生变化的,我认为刘熙载这一思想就跟碑学的思想有关。大家知道自隋朝建立科举考试以来,在唐代形成干禄体,就是科举考试用的字体。从唐代一开始就形成规范、工整、模式化的东西,这种东西延续到宋代是院体,到明代就是馆阁,到了清代就形成了馆阁体。什么是馆阁体?简单讲馆阁体强调乌黑光亮,就是所写的字的线条讲究光亮、干净,实际上我们现在写字不主张这样。古人强调写字要有一种力量感,在清代科举考试所用的书体里面是找不到这种感觉的。这种书法无形当中就抹杀了人性,抹杀了个性,使书法的发展路子越来越窄,我想这对刘熙载的影响是负面的。刘熙载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文化学者,他对书法发展到这种状况他肯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思想形成也跟这个有关。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为什么我要研究刘熙载的《艺概·书概》,《艺概》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谈文论意。包括文概、诗概、赋概、书概,另外就是经义概等等。“书概”就是讨论书法的一些思想。刘熙载除了这部书之外还有《游艺约言》,这本书里面补充了《艺概》里面的一些东西,我想研究刘熙载《艺概·书概》主要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刘熙载作为清末一位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思想家,他处的位置正好是从后往前看的。那么刘熙载这部著作里面,讨论了书法很多问题,包括书法本质问题、书法创作问题、书法建设问题、书法批评问题。作为中国古代书法思想的总结者,他是从后往前看的,他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影响、理解应该是最深刻的一位,包括后来的大家知道的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这部著作从高度上没有达到刘熙载的思想高度。

第二,刘熙载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我一直以来是对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兴趣,因为我最开始的研究是从苏东坡开始,也就是从苏轼的书论开始。在研究过程当中,我觉得刘熙载的这种思想,他这种书法概念是一以贯之的,现代人理解的书法思想是有偏差的。当代就出现了一些分离,搞书法的人不搞理论,一些搞理论的人不搞书法,这就形成对立。在古人眼里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协调、统一的,不是分离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当代书法发展始终达不到古人那种静度、纯度、深度,我们现代人超过古人的只有广度。我们每天数以万计的书法作品生产出来,但是古人的东西是少而精,现在的展厅文化对书法创造的影响非常大。

第三,我始终坚信在中国古代书论里面,很多的理论是不会过时的,不会被时代所淹没的,即便是淹没那也是暂时的。比方说刘熙载,有很多人引用他《书概》里面的一些术语、一些思想,但是就是没有人静下心来对他做系统的研究。我想我把他作为系统化的研究这是值得的,这是有价值的。

第三大方面问题,也应该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刘熙载《艺概·书概》的主要内容。刘熙载这么薄的一本书,关于《书概》的部分也就是十页左右,也就是一万多字。但是古人用的行文的方式同现代人不一样,古人没有赘语,一个字代表很多含义,一个字里面包含很多的思想。比如说,老子讲“道”,“道”说了几千年了,现在还在说。说清楚了吗?我觉得也没有说清楚。还有一个“妙”,大家也在说,有时候“妙”是说不出来的,它只是一种感受。所以古人的语言非常简略、深厚,这就是古人语言的一个特点。就刘熙载这一万言,我把它写成一本书,这本书里面包含了刘熙载一万言在里面,我这本书有二十五万言。现在很多人一看到古书,特别见到没有标点的书更是感觉很难。所以古代很多好的思想就在现在人当中忽略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我就想在中间架起一座桥梁,说是刘熙载的代言者也好,说是刘熙载的升华也好,我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我不仅仅是停留在刘熙载的《艺概·书概》的上,而是把两千年古人很有见地的书法思想穿插在里面。在刘熙载的一万言里谈到的问题非常多,非常复杂,这也不是我们今天能说清楚的。关于刘熙载的《艺概》的主要内容,我通过反复的提炼,反复的理解,反复的琢磨,把它分成六个方面:一是书法的本体,就是书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刘熙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但是刘熙载的语言很简练,就凭两句话大家还很难把它理解透,无法捕捉到精神的东西;第二,讲到了书家的基本素养,一个真正的书法家要做好哪些方面;第三,书法风格与审美是怎样构成的,我们考量一件书法作品,什么是好的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作品,刘熙载给出了标准;第四,关于书写当中的一些问题,就是书写过程当中,或者书写之前的问题,刘熙载说得非常明白;第五,关于书体方面的讨论,就是对古代书体刘熙载有他独到的见解;第六,关于古代书法作品集锦。这六个方面贯穿在整个《艺概·书概》的始终。虽然刘熙载的《书概》理论与明代书法不一样,也不像唐代的《书谱》那么有系统化,但是他涵盖的问题是这两篇文章无法代替的。刘熙载是用札记式的方式记载的,从宋代开始,包括苏东坡、黄庭坚有很多的提法,是一种感悟式的。比如说有时候对某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间冒出了两句感言,没有什么系统性,但不等于没有学术性,不等于没有思想性。

那么下面我就挑刘熙载众多问题当中关于书法本体的问题来讲一下。应该说从最早的第一部书法作品诞生以来,一直快步发展,每个朝代都对书法的本体,也就是对书法的本质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比如说在汉代蔡中郎有一篇文章叫《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里面讲的是书道,书道是什么东西?从道家来讲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对书法本体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所以,王羲之的《书论》里面也讲到了书道问题。书之妙道,纯才为胜,就是说书法的妙道体现在神采,一个是形式,这是魏晋南北朝人对书法本质的理解。到了唐宋时,人们对书法的理解又深化了一步,唐代著名的著作《书谱》里面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也就是“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是《书谱》里面最精彩、最有分量、最有精神的一句话,就是讲书法本质的问题,书法的功能论。到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对书道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这个时候更关注人的自身,也就是说书写是人的书写,体现人的精神,这个时候大家知道一个非常著名的书论观点就是“书如其人”。在宋以后特别推崇颜真卿,他是一个非常有骨气、非常有节气的忠诚之士,颜真卿的字珍贵是因为了他人品的高贵。后来的人对赵孟?大多采取了贬低的态度,因为他是贰臣,对王勃是采取贬的,因为他也是贰臣。在古代书论里面体现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书道的体现。

在刘熙载书法本体论里面讲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第一,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这里面探讨到书法的本体。所以书法的本质应该归结在书法的意象。

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书家的精神、书家的意气、书家的品质、书家的字相都包容在里面。第二个层面是书法作品当中的意。我们常常讲这个作品很有味道,这个味道是书家的意在书法作品当中的体现,如果缺少了这一层面,书法作品是没有味道的。我们通过一个书法作品可以观察到这个书者的精神。第三,意体现主体与客体的相融合。我们说世界万物本无情,情是人赋予的。宋代一个词人讲,“我见青山多妩媚”,这里面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庄子的《梦蝶》里面。书法的意应该体现主观的意和客观的意。为什么我们喜欢梅兰竹菊,是因为它们的品格是人们所崇尚的。

象是什么东西呢?它也表现在三个层面上。首先是自然的万象,本来的形态,自然万物本来的形态。比如说我们人,比如说建筑物,都是自然的形态,建筑物是通过人的设计建造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眼中之象。第二个是主观对客观附加的情感的象,这就是胸中之象。我们在竹子里面看到是精神东西,不是竹子本身,是本身所包含的东西。第三个就是审美意象,就是艺术家笔底下的东西。应该说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书法孜孜以求、就是书法的本体论问题。关于意和象的问题最早是在《易经》里面讨论过的。那么刘熙载把书法的本体反馈到《易经》里面我觉得是非常有见解的,在刘熙载之前虽然有些人讨论到了意的问题,象的问题,但是没有像刘熙载这样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认为这是刘熙载书法思想里面体现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这一思想源自于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的《观物》内篇和外篇里面。

观物讲了两个层面,以我观物情也,以物观物性也。也就是说以我,我就是物,以我看物,保持一种独立,这叫以物观物,这就是人的本性,就是我看到的是自然物的本性。那么以我观物情也,以我的主观色彩来看待万物就是你付出的情感。刘熙载这一观点的提炼非常深刻,所谓人们对于书法的理解,人们对于书法的发展,人们对书法的创新,人们对书法的喜爱,实际上来自于人对它之外的客观世界的观察,也来自于人对自身世界的认识,因了这两个世界的结合,书法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背景下生成,就注入了永恒的魅力,在中国这种文化背景下我认为是不会衰亡的。为什么这样讲,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文字的形成是怎么来的?是仰者观象于天,俯察于地。文字之所以能够形成中国独有的特点是因为它源自于自然,来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包括对人自身世界的认识。所以中国的汉字非常有特点,中国最早的汉字是象形,就是把万物的形态描摹出来的,为什么说书画同源,就是这一思想,最后分离了就是书法沿着自己的线路发展出来,书法是抽象的,越来越抽象。我们现在写书法还是借助汉字,汉字最早的形成是象形字,在文的基础上又演变成字,所谓文字,它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文就是最早画出来的形状。中国在天文学方面发达实际上源自于观察。在《周易》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的字,刚开始书写的字是很稚嫩的,很拙劣、很粗俗的,到越来越返璞归真的时候他的字就很纯了,人们观察自然物不是把物当作一种跟人毫无关系的东西,是有关联的。一个人写字有两个归属,第一个是不断的提升道德境界,写字的人和不写字的人最后有分别,分别在什么方面?写字的人感觉比较高雅。关于道德境界在道家里面讲自然,在儒家里面讲中和,在禅宗里面讲空理。第二个归属,人们为什么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对于书法乐此不疲,是因为人希望有一个情感的寄托,书写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种寄托了。为什么这样讲?书可以达其性情,行其哀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几件非常有名的作品。我举三件作品,一个是颜真卿,还有苏东坡的作品,再一个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首先来看看王羲之写兰亭的情感所在,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次非常高雅的聚会,叫兰亭雅聚。当时东晋著名的文人雅士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就会在绍兴兰亭举行诗会、酒会。他们在一起谈人生,抒发情感,寄情山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王羲之写了千古不朽的《兰亭序》,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王羲之“兰亭”给人的那种潇洒、自然的精神,那种意气。颜真卿的《祭侄稿》书法,当他得知侄儿被杀害的时候,他悲痛万分的情感溢于言表,在字里行间你可以感觉到,完全就是一种情感的抒发。第三件作品是苏东坡的《寒食诗帖》,那是当时他被贬到黄州,所以我觉得我在黄州读书还是很幸运的,起码可以跟苏东坡作一个伴儿。苏东坡被贬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江北非常落后、偏僻的小镇。苏东坡在黄州一共呆了四年半时间,生活困顿,连烧柴都没有。在这样情况下,苏东坡写出来的字表达出来的是另外一种情感,是郁闷。一个宋代的才子来到了黄州,他是何等的悲哀、寂寞。他在字里面体现了出来,他没有颜真卿的感觉,也没有王羲之作品的潇洒。三件作品体现三种不同的情景状态。所以我认为书法的归宿是两方面,一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另外就是表达抒发情感。我认为现在书法的这种功能不但没有弱化,而应该是强化的。

第三,“书肇于自然”与“书当造乎自然”我觉得是最重要的。这里面讲书法从哪里来,从自然里来的,就是刚才讲的观物。但是刘熙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认为蔡邕的话没有讲明白,如果说书法只是复制自然界,只是照抄、模仿自然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可以去画画、写生就可以了。所以他认为蔡邕讲的不完备。刘熙载认为这是立天定人,那么“书肇于自然”,强调自然书法立下了一个原则,一个法则,就是书写的法则。刘熙载讲,书写仅仅停留于这一层面是不够的,他提出新的观念就是“书当造乎自然”,强调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人的个性的发挥,就是“由人复天”。“立天定人”的天是自然的天,“由人复天”的天是艺术的天。“书当造乎自然”这句话在汉代就出现过,我们都知道扬雄有一句话叫做“书心画也”,这讲得很笼统,也就是我们后面有一个话叫“书为心生”,这里面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很复杂的。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讨论,首先我们对于自然是如何理解的。自然最早出现在老子的著作里面,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自然存在的东西,就是本来的样子,这叫自然。这个事情直到魏晋玄学家那里才得到解决,对自然的本义进行了很有意思的探索。我们今天将自然用三方面的东西表现出来。第一,自然是至真的东西,我们通常讲自然表现的是一种本来的样子,就是真实。那么,自然的东西正好体现这一情感,书法努力的境界也应该达到这样一种至真的境界。第二,至美。为什么说自然是至美的东西,我们从一些古人的叙述当中可以了解,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典故叫做“东施效颦”,东施长得很丑,她要模仿西施,东施效仿西施的美反而更加丑。自然的东西就是至美的东西,我们讨厌假的人,最讨厌算计别人的人,因为他表现伪善的东西,这就是不美,所以我们认为自然的东西就是至美的。第三,至法。自然无法,但是自然就是大法,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最高法则的体现者。自然我们看上去是没有什么东西,道是无形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可以感觉它的存在。道不是无,而是更高层次的有。不是死的法则,是一种至法。所以,我们对自然应该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书当造乎自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分界,宋代以前“书肇于自然”讲得不多,宋代以后“书当造乎自然”的论述才渐多。这个观点跟书如其人的观点是结合起来的。“书肇于自然”与“书当造乎自然”两者之间是存在关联的。我们说“书肇于自然”是书法从哪里来的,“书当造乎自然”是书法往哪里去的问题。书法如何发展,是有去的问题,追求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它对我们的当代的创作和理论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书家之基本素养,这在刘熙载的著作当中应该说也讲了很多,但是,我认为他主要是在这些方面同古人有不相同的地方。第一个,他讲“书如人”同“书当造乎自然”是对应的。书法不是很随意的东西,书法表现人的志向,表现人的才气,表现人的学问。这应该是刘熙载对真正的书法家提出的比较高的要求,真正的书家应该朝这些方面努力。第二个他提出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笔性墨情,皆以人的性情为本”。怎么理解这个话呢?就是书法家写出来的字,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它是生命、是情感的载体。一个人写的字不能脱离他本人的性情,性是内在的,情是外泄的。第三个他讲到了“学书者,务益不如务损”。关于“损”和“益”的问题是古代哲学家讨论非常激烈的问题。什么是损、什么是益?从字面上理解“损”是减少,“益”是增加。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分为两个阶段来讨论。所谓益,我们在刚开始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应该是追求“益”,要兼容百家,取百家之长,孔子就主张“益”,一个人从没有知识到有知识就是学习的过程,增加的过程。“损”就是艺术到最后,学到了最高境界,“损”就是把外面很多粗的东西、俗的东西去掉,保留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损”。这就是老子、庄子的,就是强调“无为”,最后的东西应该是“无为”的东西。第四方面他对书家提出的要求就是“书家,用生为熟,熟乃可贵”。他讲“用生为熟”,这个熟才是主要的。

关于书法风格与审美的构成要素,刘熙载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比如说他主张一个书家不追求姿态万千,这叫姿势,他追求崇尚的是气格。我们说婀娜多姿,但是我们说松柏的姿势不跟杨柳那样,但它有自己的气质,松柏的本性不是姿势之情。他还提到了“书贵如神”,书最高的境界是要有神采,神有吾神和他神之区别,刘熙载强调写字“写吾之神”,不是写他之神,要写我自己的精神意气。他讲第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大家最令人费解的观点就是“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个话的理解应该回归到道家的哲学里面去,才能讨论清楚这一问题。什么叫丑到极处,这里面的丑是一种外在的形态,在中国古人眼中,一个人外貌的丑陋并不是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灵魂的丑陋。这里面强调的应该是灵魂,尽管外在的形式不是很美,如果真正达到了极至应该是美的,一种东西达到了一定的形态是可以转换的。庄子也讲化腐朽为神奇,化神奇为腐朽。不管是丑和美的东西应该是自然的,自然的东西就是美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他又讲“书之要,统于骨气”,关于“骨”和“气”古代书论里面讨论得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的解释。在这里我把“骨”和“气”可以合在一起理解,也可以分开理解,“气”意味着人的生命的生和死,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书法也是这样,书法如果说没有气,这个字写的就是死字,就没有生命。这种东西是我们在写字的过程当中时刻要关注的。“骨”是指力量,有生命就有一种力量,“骨”通常是讲风骨,书法里面有筋骨,古代的论述非常多,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气”还可以和“润”联系一起,有气才有润,如果缺少了气,润也就不存在了。他在书法风格里面,讲的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曰苍曰雄曰秀,更当曰深字”。这里面涉及到碑学的一些审美价值的内容。“苍”通常跟老、通常跟劲也可以和“雄”联系在一起。苍老、苍劲,我们说这个东西经历了长时间自然风雨的洗礼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称之为苍劲。这是时间的概念,同时是一个标准。“雄”很容易理解,雄浑博大,这就是中国人的概念,中国人的精神,万里长城的雄壮。“秀”体现修养,秀丽,是追求壮丽和秀美的东西。“深”是刘熙载总结出来的,我的理解应该是深蕴,一个人写出来的书法作品要有很深的意蕴。

关于书写,他还提到书要“有为”,又要“无为”。所谓“有为”,我们刚刚练习书法的时候就是一个“有为”的过程;所谓无为,我们真正进入到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第二个讲到要让人用笔,不是要为笔所用。所以我们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字还不会用笔,这个对用笔的要求是很高的。关于用笔古人讲的是很多的。关于字架、字构,他认为要有传统和自己创造的东西结合起来。章法方面他强调一个是空间,一个是变化。这对我们现在的人很有借鉴价值。另外还讲到“意”,就是一个书家的个性,书写的法度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的人只抒情不讲法度,有的人只讲法度不抒情,没有情的东西是不能打动人的。关于书体问题,我觉得刘熙载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书体兼通”的问题,各种书体可以打通关节。像刘熙载这样一个位置上的人重提书体是别有一番意义,就是在碑、帖并存的时代,不要有门户之见,要打破这种观念,是兼通。另外他讲书体的流变的动力,为什么从篆书到隶书到草书,推动书体的变化是正体与俗体。所谓正体是指朝廷用的体,比如说皇亲贵戚的小孩子读书有的就是正体字,俗体字就是民间百姓用的字,书体的演变一直就是这两种书体在相互的交叉。这样的发展使整个书体的演进在唐代完成了。就书体的本身而言,刘熙载总结出两个字,他把书体分成两类,一类是静态,一类是动态。静态的书体是楷书、篆书和隶书;行书、草书是动态的。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划分。

关于古代对书法的批评,刘熙载有他独到的见解。主要在对批评方法的总结,再一个是对批评的标准。他对书法的评价是:“重骨力、重趣味、重变化。”关于书风的问题,刘熙载总结得非常全面。最后要同大家说的问题就是在书法批评当中,对碑、帖问题的态度。当时对于刘熙载来讲,他能够对碑、帖持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像一些人对帖进行完全否定,他对帖在某种程度上是肯定的,他不反对碑,也不同意人家反对帖书,他的立场是中立的,就是碑、帖兼容。这对后人的书法创作还是起到作用的,现在还有人走碑、帖兼容的路线。他对碑、帖的看法是,从出入来讲,就是南北的书风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北方以碑胜,南方以帖胜。所以,刘熙载说“北碑以骨胜,南帖以韵胜”。这个差异确实存在,尤其在古代。现在的交通发达,地域性的书风虽然还存在,但是没有原来那么明显。除了北方和南方人的差异之外,还有北方的地理环境和南方的地理环境也有差异。这些人的差异、环境的差异,文化也有差异,这众多的差异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南方和北方的书法不同的地方。“骨”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北方人写字强调风骨,强调大的气势,强调粗放、雄壮的美;南方的“韵”表现细巧、空灵的美。“骨”给人的感觉是大江东去的感觉,而南方就是小桥流水的感觉。刘熙载还说“北书雄健,南书温雅”,这里面的“雄”跟“温”和刚才讲的“骨”和“韵”是不同说法而已。我认为刘熙载最让人称道的是“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北书自有北之韵也,南书自有南之骨也”。所以南北的书风不要给予轻易的否定,各自有各自的好处。中国的书法最后南北书风还是兼容了,南朝的书风和北朝的书风在唐代、宋代融合了,我们现在依然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

第四个方面我想说,刘熙载的这部著作对于我们当下的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有没有价值?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当代书法的发展,当代书法创作的发展,虽然我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但是中国的书法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生成的,如果说真正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写字恐怕是很难的。前些年一些现代派的书法也在鼓噪,最后还是灰溜溜的,没有形成气候。特别是近两年以来,有一点向帖学复归,叫“新帖学派”。最近几年“二王”的书法受到重新的重视,所以当代书法的那种变化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艺术发展的晴雨表。这是跟我们国家整个大气候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们说中央领导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是什么?中国古人老早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儒家提出“中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人们发现西方文化的魅力还是不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研究讨论刘熙载的著作还是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

第五个方面,我们如何评价刘熙载《书概》这部著作。这部著作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体例的限制,这种限制引起了后人对他关注度的减少、兴趣的下降。另外,刘熙载对古代书法批评限定在宋代以前,对以后的书家没有做评价,这也应该是一个缺陷。这是两方面的不足。他整体上的价值是肯定的,刘熙载这部著作里面讨论到了中国古代书法中最核心的问题、最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杨疾超,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根据2007623在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演讲整理而成。)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