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内容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非洲看历史文化
中国移民的过去与未来
用破一生心——从人性角度解读曾国藩
流人与吴兆骞──以《张居正大传》为例
佛教与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诗的创作与欣赏
《杨家将》故事的演变
从《围城》到《破围》——谈钱锺书的古今中外文化修养
解读二十世纪文化的科学底蕴
中国科学的传统与未来
天文与传统文化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书法的创作思潮
书法在新加坡
吟边紊语
罗振玉在近代书法史上的地位
经学的扬弃: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
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陈寅恪致桥川时雄书笺证稿
清朝关于海防建设的两次讨论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新考
《混唐后传》成书晚于《隋唐演义》论
明钞本《书画萃苑》略考
《清真释疑》版本考
《优语录》与《优语集》之比勘
敦煌本《肇论》校录
《文徵明集》校补
十载春风忆鲠翁
哲人千古传圭璋——忆于师植元先生
悼于师植元先生
您的位置:首页大图出版物
敦煌本《肇论》校录
作者:王 宇 孙惠珍
《肇论》是一部比较重要的佛经,一直未在敦煌文书中发现其唐代写本,日前,我们在旅顺博物馆藏敦煌佛经写本中发现一部《肇论》残本(缺首尾),实属意外。经与《大正藏》核对,异文颇夥。兹将校记录出,以期于佛经研究有所裨补。
一、敦煌本:所以圣迹万端,不为而造,统其幽旨,其致一而已矣。按大正藏本(45/1858/0153b)作:所以圣迹万端,其致一而已矣。
二、敦煌本:夫圣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应接无方,故动与事会。按大正藏本(45/1858/0153b)作:夫圣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应接无方,动与事会。
三、敦煌本:若夫忘知遗会者,是则圣人无私于知会以成其私耳。按大正藏本(45/1858/0153b)作:若夫忘知遗会者,则是圣人无私于知会以成其私耳。
四、敦煌本:寂泊无知,而无不知者矣。按大正藏本45/1858/0153c)作:寂怕无知,而无不知者矣。怕字当是泊字之形似致误。大正藏本尚有多处,不复一一。
五、敦煌本:即文求实,未见其当。按大正藏本(45/1858/015cb)作:寻文求实,未见其当。
六、敦煌本:若二都无得,则无所复论哉。按大正藏本(45/1858/0153c)无则字。
七、大正藏本(45/1858/0153c):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按敦煌本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
八、敦煌本: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名传。按大正藏本(45/1858/0153c)作: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
九、敦煌本:舍有而之无,譬犹逃峰而赴溪,俱不免于患矣。按大正藏本(45/1858/0154b)
溪字作壑字。
十、敦煌本: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乎?按大正藏本(45/1858/0154b)作: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得然乎?“得然”似衍。
十一、敦煌本:言用虽同而异,言寂则异而同。按大正藏本(45/1858/0154c)作:言用即同而异,言寂即异而同。
十二、敦煌本:夷岳盈溪。按大正藏本(45/1858/0154c)溪字作壑字。
十三、敦煌本:不为而为。按大正藏本(45/1858/0154c)作:不为而过为。“过”字似衍。
十四、敦煌本:外国法师常柸纳。按大正藏本(45/1858/0155a)作:外国法师休纳。孰是孰非,疑莫能明。
十五、敦煌本:始见上人示《无知论》。此论才运清俊。按大正藏本(45/1858/0155a)作: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
十六、敦煌本:物无不当,则当而无当。按大正藏本(45/1858/0155b)则字作故字。
十七、敦煌本:贫道劳疾多不佳耳。按大正藏本(45/1858/0155b)作:贪道劳疾多不住耳。“贪道”为印刷之误。
十八、敦煌本:由是异域胜僧,方远而至。按大正藏本(45/1858/0155c)作:由使异典胜僧,方远而至。敦煌本是。
十九、敦煌本:生上人顷在此,同心数年。按大正藏本(45/1858/0155c)心字作止字。
二十、敦煌本: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者。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a)作:斯理之玄,固常弥昧者。
二十一、敦煌本:谈者谓穷灵尽数,妙极冥符,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a)作:谈者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别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
二十二、敦煌本:且夫心之有也,以其有有。有自不有,故圣心不有有。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a)“有自不有” 作“有不自有”。
二十三、敦煌本:圣心不有不无。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a)心字作人字。
二十四、敦煌本:妙尽之道,本乎无寄,在乎冥寂。冥故虚以,谓之妙尽。存乎极数,故数以应之。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虚以通之,故道超名外。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a)作:妙尽之道,本乎无寄。夫无寄在乎冥寂。冥*绝故虚以通之。妙尽存乎极数,极数故数以应之。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虚以通之,故道超名外。
二十五、敦煌本:不可可物,然非不物。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b)作:不可而物,然非不物。
二十六、敦煌本:物不物于物,则物而即真。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b)作:不物于物,则物而即真。
二十七、敦煌本:若如来心。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c)心字作旨字。
二十八、敦煌本:若以非色于色,则非色不异色。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c)则字作即字。
二十九、敦煌本:恐谈者脱空,谓有两心,静躁殊用。按大正藏本(45/1858/0156c)作:恐谈者脱谓空有两心,静躁殊用。敦煌本是也。
三十、敦煌本:寂寥虚旷,莫可形名得。按大正藏本(5/1858/0157a)作:寂寥虚旷,莫可以形名得。
三十一、敦煌本:涅盘无名论并表上秦主姚兴。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a)作:涅盘无名论第四表上秦主姚兴。
三十二、按敦煌本:肇闻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a)无夫字。
三十三、敦煌本:妙契寰中,理无不统。故能游刃万机。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a)作:妙契环中,理无不统。游刃万机。
三十四、敦煌本:肇不以人微,猥蒙国恩,得闲居学肆。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a 20—21)无不字。
三十五、敦煌本:虽屡蒙诲喻,犹怀漠漠。按大正藏本(5/1858/0157a)怀字后有疑字。
三十六、敦煌本:一日遇旨,蒙答安城候姚嵩书问无为宗极。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a)作:一日遇蒙答安城候姚嵩书问无为宗极。
三十七、敦煌本作:德侔慈氏。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b)作:德慈侔氏。非是。
三十八、敦煌本:岂直当时之胜范轨,方乃累劫之津梁矣。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b 06—08)范字作轨字。
三十九、敦煌本:可以近彼先进,拯拔高士。按大正藏本(5/1858/0157b)近字作匠字。误。
四十、敦煌本:岂曰关诣神心,穷究深远。当即以拟义玄门,以喻学徒耳。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b)作:岂曰关诣神心,穷究远当。聊以拟议玄门,班喻学徒耳。
四十一、敦煌本:吾常以为殊,太甚径庭,不近人情。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b)作:吾常以为太甚径庭,不近人情。
四十二、敦煌本:幸遇高判,宗途判然。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b)作:幸遭高判,宗徒[巾画]然。
四十三、敦煌本:僧肇言:涅盘盘无名论  九折  一核体  二征出  三搜玄  四难差    五责异  六诘渐  七讥动  八动寂  九考得  十演  一开  二位体  三超境  四妙存    五辩差  六会异  七明渐  八动寂  九通古  十玄得  第一开宗  泥洹  泥曰  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是正名也。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b)作:僧肇言: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盘,音正也。
四十四、敦煌本:余尝试论之。按大正藏本(45/1858/0157c)论字作言字。
四十五、敦煌本:骋六通之神骥,乘五行之安车。按大正藏本(45/1858/0158a )按“五行”作“五衍”。误。
四十六、敦煌本大正藏本:以此观者,乃名见佛。以他观者,非见佛也。按大正藏本(45/1858/0158b  21—22)作“见佛”作“正观”。
四十七、敦煌本:然则涅盘大道,不可以有无得之明矣。按大正藏本(45/1858/0158c)“大道”作“之道”。
四十八、敦煌本:是知存不为有。按大正藏本(45/1858/0158c)是字作以字。
四十九、敦煌本:有既有矣,不得不无。无不自无,必因于有。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a)“无不自无”作“无自不无”。
五十、敦煌本:又称三无为法者。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a  15—17)无法字。
五十一、敦煌本:妙于有无,即谓涅盘。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a  17—19)“即谓”作“谓之”。
五十二、敦煌本:岂足以统夫幽极,而拟语夫神道者乎。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b)作:岂是以统夫幽极,拟夫神道者乎。
五十三、敦煌本:论云涅盘既不出有无。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b)云字前有自字。
五十四、敦煌本:岂容可责之于有无之内,又可征之于有无之外耶?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c  11—13)无后于字。
五十五、敦煌本:三乘诸道。按大正藏本(45/1858/0159c)诸字作之字。
五十六、敦煌本:三箭中的,三兽渡河。得渡无异,而有浅深之殊者,为力不同故也。按大正藏本(45/1858/0160b)“得渡”作“中渡”。
五十七、敦煌本:湛若虚空,若如虚空,是如虚空,则涅盘先有,非复学而后成者也。按大正藏本(45/1858/0161a)作:湛若虚空,则涅盘先有,非复学而后成者也。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