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解放六十周年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总序
一个女报务员的日记
蚕花
路障
后窗
敬礼!妈妈
阵痛
除夕夜
干草
蓝天呼唤
年年相见处
夫妻粉
那一片泽地的芦草
无限乐观的错觉
空白地带
陈麦子你别发芽
石磨
秋歌
漩涡
七色潮
花季
台阶
老尤之侃(小小说二题)
八月
马凯的钥匙
谁能让我忘记(小小说二题)
后记
您的位置:首页地方文献大连优秀文艺作品
夫妻粉
作者:庞泽云
    蜀中小吃多。什么“龙抄手”、“赖汤元”、“麻婆豆腐”、“担担面”……看得人眼睛发花不说,喉咙管里都能伸出爪爪来。
    雨镇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夫妻粉”。这“夫妻粉”虽不见上书,不入菜谱,但说起来也是很有来头的。听老辈子们讲,早在前清光绪皇帝的时候,就起锅开了张。摊主是一个姓鲍的跛子和他的婆娘鲍罗氏。两口子精钻手艺,潜心经营,竟把那碗平平白白的粉条做得开了花;这开了花的粉条,又把千万张嘴巴弄得直“啧啧”;“啧啧”过后,又都吐出四个字来:硬是安逸!
    碗头的粉条根挨根,大路边上人挨人。不久,这粉摊的名儿就传到二十里外的雅州府。于是,府大人便坐了八人大桥,专程到雨镇来吃粉。三碗粉条下肚,府大人咂着舌头拍案叫绝,问:“此粉何名?”这一问却把两口子问了一个跟头,不知如何作答。寻思好久,才道:“此乃贱民粗做的下食,无名。”府大人捋着胡须,微微一笑,又道:“此粉如是鲜美,岂有不名之理?来,本官今天便予你们正一个名!”说罢,差人取来文房四宝,当即就在那张活摇活甩的粉摊上铺上宣纸,落下三个字:“夫妻粉”。两口子如获至宝,叩头谢恩。第二天就找来凿刻高手,把三个字化在匾上。从此,这粉摊便日益兴旺,经久不衰了。如今,这粉摊经过几代的单传,传到了鲍大勺手里,那手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鲍大勺的婆娘无生养,因此,这粉摊上卖的是名副其实的夫妻粉。摊上只有两张案桌,是用四条长板凳支起的。为了找平,凳腿儿底下总是塞着几块瓦片儿。案桌周围参差不齐地摆着几把竹椅、几个方凳和几个石礅,那便是食客们的座位。旁边,是一张放调料、碗具、家什的条桌和一个泥炉。泥炉上架着一只深底铁锅,锅上没有盖儿,却横着一个钻着密密麻麻小眼的桃木压漏。因为夫妻粉的传统忌用现成儿干粉条,说是“干粉不鲜”;都是把粉面和好了,放入压漏里挤压,直接从眼儿里落水下锅的。这样,煮出来的粉晶莹透亮,有鲜气。这粉摊整个设在露天街沿上。因此,还用斑竹竿址起了一张白布做篷。说它是白布,实在是有些不准确。因为上面补了四五处蓝布巴不说,还整个地泛了黄。只是由于人们视觉上的惯性,才认定它原来是块白布。不过,这倒并不重要。它照样避雨、遮阴、挡落叶、防鸟粪。总之,这粉摊是寒酸的,而且它还不处于热热闹闹的“正街”,而处于一条又窄又短的“背街”。
    然而,人美不怕衣裳粗,好酒不怕巷子深。这粉摊天天都挤满了食客,座位有限场地无限,人们宁肯站着吃,从街沿这边站到街沿那边,也要来光顾。这和正街上那个叫“一枝花”的国营粉馆人稀客少的场面,形成了一鲜明的黑白区差。人多逼得手脚忙,两口子半天下来,裤裆里都是汗。

     是的,这粉摊有些与众不同:只卖半天。倒不是怕忙,而是要用半天去预备调料。饭靠火候,酒靠窖,百样佳肴靠调料嘛!这粉,绝就绝在调料上。
    咋绝?酱油醋,葱姜蒜,味精白糖辣子面。这些普通的玩意儿它都下,自不必说。可有两样东西,却是外界人不大晓得的,那就是娃娃椒和雅鱼汤。
    娃娃椒又叫母子椒,这是离雨镇十五里地青溪山上的特产。一般的椒,一粒就是一粒,可娃娃椒大粒上还背着个小粒,肉头厚,润色好,油气重,不但麻味浓,还有一股醉鼻舒肺的特殊香气。这娃娃椒在青溪山上只有几十棵树,夹杂在遍坡遍岭的普通野椒之中;而且,还专爱往那悬崖峭壁上长,所以,是不好得的。
    雅鱼则是雨镇边羌江里的独产珍品。肉细嫩,且无刺,熬出汤来,又白又酽又鲜。清朝时曾是皇帝的贡品,因此,在当地又有御鱼之称。可是,这御鱼专生于江边激流拍岸处的石穴、石腔,像皇帝一样,深居简出。因此,得此物不但很难,而且,还有几分危险。历来夫妻粉的摊主儿都有“上青溪,悬采娃娃椒;下羌江,险捉雅御鱼”的本事。不然,就当不了摊主。
    然而,也曾有人把以上调料样样数数弄了个齐,但做出粉来,却仍然比不上“夫妻粉”。于是纳闷儿了:日怪!这是咋球搞的?他们不晓得,这料的齐全,还只是事情的一半;还有那怎样配料的另一半呢?  
    配调料也像和墙泥、抓中药一样,得严格地讲究比例,这就全靠人的摸索了。
    如今的鲍大勺,是朗个在配调料?那是金口玉牙也问不出来的。人们只是传说着,说他都是五更半夜起来配,把窗户掩了,把门闩子上了,还要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因为有祖训,配调料传男不传女,怕她们漏给了娘家人。女人们只能烧水、熬汤、收碗、抹桌子,招呼食客。
    在鲍大勺这辈夫妻粉摊的食客中,有一个是最为精细的了,那就是糖酒公司退休的袁老头儿。这老头原是公司的品酒员,那味觉器官灵得令人吃惊。蜀中之酒,甭看商标,他抿几口就能叫出名;而且,酒里掺没掺水,掺了多少,是什么粮食做的,是何种香型,都能一一报出。用这张嘴来吃粉,那体验当然就比别人更为深、细,评价得也就更为中肯。这几年老头儿退休在家,嘴闲得慌,没那么多酒品了,就一头扎进了雨镇的小吃摊儿,这夫妻粉摊当然是常来的。他要像品酒那样,来细细地品一下雨镇的小吃风味。什么事情都是触类旁通,就像那花腔高音学京戏,弹三弦的学琵琶一样,打几个滚儿就会。很快,他就能把雨镇的小吃说得头头是道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大概就是一种技能的正迁移吧。
    “喂,鲍老板,”有一回,袁老头儿吃完粉,一边捏着根火柴剔牙,一边就对夫妻粉评起来,“这粉,入口酸辣,入喉麻辣,回味香辣,酸中有甜,甜中有咸,香中透鲜。安逸得很哟!我的舌头儿都差点吞下去了。”
    鲍大勺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自然惬意。一乐之下,便把自己那张竹马架搬了出来,给袁老头儿做了一个专座,只有他来才打开。
    随着生意兴隆,票子大把进,婆娘便来话了:
    “我说,把这套破家什换了吧。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
    “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
    鲍大勺说的这个祖训确实有。那是在旧社会,小本生意人,为了减少苛刻的捐税,在赚钱的同时,总是要把门面故意弄得寒寒酸酸的。以后就作为一条生意经,一辈辈交待下来了,现在时代不同了,但传统的车滚子还有惯性。你看这鲍大勺吧,他就还坚持着两个“凡是”:凡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都不能改,凡是……
    “既不肯换摊子,那就多卖半天嘛,”婆娘忍不住又说,“大家都在向钱看,咱不当出头鸟,也别做排尾雁呀。”
    “多卖半天?”鲍大勺觉得婆娘说话太可笑,“那找哪个去给我下江捉雅鱼?第二天还卖不卖了?”
    “我说你就是个铁脑壳,三根砧子打弯了都打不透。离了红萝卜就不成席啦?没有雅鱼汤,就用草鱼汤顶嘛,北市上天天有,又好熬,省得又是那文火呀,细火呀,慢火的,弄得天天黑了睡不伸腰。”
    这回,婆娘的话来得有点冲。
    鲍大勺眼睛一鼓,想发火,但和婆娘的眼光一碰,又马上收住了。他就像放牛人深知牛性一样,深知婆娘的体性。这婆娘的体性就像牛,平日里温温顺顺,一旦发了毛,眼珠子一红,也是要踢人的。刚才他就看到了,婆娘的眼睛有些发红。于是,便赔了个笑脸,口气软软的:
    “嘿嘿!这鱼汤怎么能换呢?祖上没这个规矩,再说,让人吃出来,不就丢人现眼了嘛。”
    “你呀,就是……”就是什么,婆娘一时找不到合口的词儿,就跳过去说,“那些吃粉的,哪个不是窸窸乎乎,几个三下就搅完了?还像戏台子上吃饭呀,慢下慢下地品?孙二娘开黑店,用人肉包包子,不是看到几根什么毛,武松还吃不出来呢!”
    “不会品?袁老头儿会不会品?”
    “雨镇上有几个袁老头儿?他不来,又咋样?”
    是的,就是袁老头儿不来,也不会影响夫妻粉生意的。夫妻粉名声在外,就是换了鱼汤,一般人马上也不会就吃得出来。特别是那一群一群来雨镇旅游、公干的人,他们晓得个啥?可是,鲍大勺还是不愿这么做。因为他看惯了袁老头儿吃完粉后那眉毛胡子一齐舒展的样子,听惯了他的“啧啧”声,似乎那就是最高的奖赏。还有,那么多挂不住相的食客,不能对不起人家。做食道的不能背了祖训去欺人,要不,是要遭天灾人祸的。想到这几层,鲍大勺有了底气。他决定,不管婆娘朗个猪吼狗叫,这换鱼汤的事,断然不能做。
    婆娘拗不过他,最终只好骂一句了事:
    “你狗日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早晚有你着辣的时候!”
    婆娘的话真还说准了。不到两月,鲍大勺碰到了难事:由于农村的承包越来越彻底,青溪山的林坡划给了十户农民。这一划,阵式就不同了。以前,归集体的时候,他只要同意队长、书记和他们的婆娘娃儿、舅子老婊到雨镇吃粉不给钱,就可以上山采它一大篓娃娃椒,拿回来焙干磨细,够用一年的了。可如今,各家各户的地盘里,特别是那些经济林子,都拦了刺墙,还插了不少“严禁入内,违者罚款”,或者“此处下有夹子,危险”的牌子,让人一看就有些提心吊胆。要吃娃娃椒,只剩一条路:买。可是,现时的物价,又兴自调了。物以稀为贵,物以需为贵。娃娃椒对于鲍大勺来说,既需又稀,因此,人家就拿竹杠敲他了。要三十块钱一斤。天哪!比以前整整多了五倍。俗话说,要得你不挨除非你不来。既然来了,总不能白跑一回,于是,一百二十块钱只拿了四斤椒子回去。
    这事使鲍大勺很伤心。那十户农民,可以说每回到雨镇赶场,都要吃他的粉,吃过又都不止一次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如何如何的好,又价廉,又物美。还牵及到人,说鲍家两口子的品性也好,没有因为有块金招牌,就黑起心肠要食客的高价。可是,这些人的脸,朗个一下子都变了呢?手头有点娃娃椒,熟人熟事的,就能厚起脸皮说出那么高的价!

 

 
 
总机:0411-39662300  邮政编码:116012  传真:0411-39662300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7号  版权所有:大连图书馆
辽ICP备05018088号